年過五十,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很「安靜」

2022年10月08日16:44:22 情感 1671

01

作家周國平說過:「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浮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誠然,過了五十歲之後,誰都希望做一個豐富而安靜的人,走好下坡路,可是如何才能做到,很少有人明說。

如果你認真觀察,根據年齡的特點分析,就會發現,那些厲害的人,在不動聲色地做以下幾件事,值得我們學習。

年過五十,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很「安靜」 - 天天要聞

02

嘴靜:做一個沉默寡言的「旁觀者」。

宋代文豪蘇東坡,潑墨就能成詩。可是他卻因為一句「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引發了一系列的矛盾,導致了烏台詩案。他本人,也陷入牢籠。

「禍從口出」,一句話,就可以誤終生,這樣的例子,讓人警醒。

陷入人生低谷的蘇東坡,感慨:「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小孩子亂說話,大家會覺得好玩,畢竟,童言無忌,無需計較。但是你已經五十歲了,到了做長輩的份上了,在職場上,也是「老手」了,還亂說話,就不應該了。

曾經,我們經歷過人生的低谷、頂峰,也看過不少稀奇古怪的事情,發現了別人和自己的家醜。要是你向人輕鬆,幾天幾夜都說不完。

有道是,閉口是金,開口是銀。

人生的苦,不要向別人說。因為別人的經歷不同,不能理解。外界的是非,與自己無關,不要談。

嘴巴安靜了,禍事就少了,還有很多的時間,你可以揣着明白裝糊塗。

03

身靜:做一個嚴格自律的「運動員」。

人生的後半段,能否活得幸福,關鍵是「身體是否健康」。

健康的標準,一兩句話說不清。但是身體安靜了,就是健康的特點之一。如果身體有了病痛,就會覺得這裡疼痛,心裏慌亂,眼神沒有力量,甚至是坐立不安、睡不踏實、吃不下飯。

如果一個人患了大病,身體就要被推進醫院。雖然是躺着,但是身體很不舒服,還會躁動。

作為男人,應該羨慕王德順,一大把年紀了,還能做演員,走上舞台。

作為女人,希望自己成為趙雅芝,到當奶奶的時候,還能神采奕奕,做不老女神。

在你羨慕別人的時候,應該看到——所有的健康、年輕,都有年復一年的「自律」。

趙雅芝一直做瑜伽,嚴格控制飲食,常常去健身房,揮汗如雨;王德順,一直在鍛煉達人。

身體安靜,其實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以靜制動,以動養靜」,不是每天蹲坐着,暮氣沉沉。

五十歲之後的我們,應該堅持自律,不要等六十歲才開始運動和養生。關注身體健康,越早越好。

年過五十,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很「安靜」 - 天天要聞

04

心靜:做一個寵辱不驚的「職場人」。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安靜的心是最高的品質,它是沒有分界的,是完整的、純潔無染的。」

五十歲的我們,徘徊在退休和工作之間。有的人,已經退居二線了,處於半退休的狀態。因此,我們在內心做好退休的準備,不要以為自己還有多大能耐,可以折騰到某個位置,拿到很多的獎金。

努力工作是精神,接受現實的本分。做一個不沽名釣譽的人,不管成績還是過錯,都要放下。

宋代名臣歐陽修,為了朝廷,兢兢業業,但是他仍舊沒有躲過被貶的結局。他被貶滁州之後,沒有頹廢,反而覺得是給自己放了個假。

閑來無事,和朋友喝酒,寫下了《醉翁亭記》等佳作。「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人生起起伏伏,樂在其中,如果不這樣,就是和人生的發展,背道而馳,就會心痛不已。

五十歲之後,你把職場看淡了,對人生的起落不在意了,反而會進入「無欲則剛」的人生佳境。

05

眼靜:做一個尋找美景的「旅行者」。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等六十歲了,就和老伴一起去看風景。世界那麼大,不看白不看,免得留遺憾。

可是,什麼是風景呢?我們主張旅行,而不是旅遊。到一個地方,不僅要看風景,還要吃點什麼,住下來,和當地的一起享受生活。

如果你在職場上,還是一個頂樑柱,那麼你的時間不夠充裕,也不要急躁。人生的風景,其實是自己找出來的。

用眼睛去發現美,「美」就無處不在。風景好不好,其實是一種心態,一份愛心。如果你愛一座城,那麼城裡的花草樹木,都是風景。這就是,愛屋及烏的道理。

從五十歲開始,給自己制定旅行計劃,家鄉周邊走一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要是等六十歲之後,身體滑坡了,夢想就難以實現了。

發現了美景,眼睛裏就多了柔情,靈魂就會變得乾淨。

年過五十,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很「安靜」 - 天天要聞

06

大學》說:「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靜下心來,人生就安寧了,身邊的一切,就真正擁有了,無法得到的,就真正放下了。得失之間,幸福自然來。

生活好不好,人生美不美,是源自心靈的感受,並不是手裡有無數的錢,身在風景區,住在豪宅里。

我們總是以為,厲害的人,就是擁有想要的一切,其實不是這樣的。一個人,勇往直前、貪得無厭不算厲害,能進能退,才真厲害。

古人云:「安莫安於知足;危莫危於多言;樂莫樂於好善;苦莫苦於多貪。」

做一個安靜的人吧,曼妙的人生,在眼前,也在心裏。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修車棚里的「月光寶盒」:打開父親沉默的愛 - 天天要聞

修車棚里的「月光寶盒」:打開父親沉默的愛

那年深秋的夜晚,我在老家雜物間翻出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皮盒。盒蓋內側貼着張泛黃的日曆,1998年9月12日被紅筆重重圈住——那是我被診斷出先天性心臟病的日子。盒底散落着醫院繳費單、中藥藥方,還有張皺巴巴的便簽,上面歪歪扭扭寫着:「砸鍋賣鐵也要治
藏在快遞盒裡的秘密:當我拆開母親寄來的第108個包裹 - 天天要聞

藏在快遞盒裡的秘密:當我拆開母親寄來的第108個包裹

上周收到母親寄來的包裹時,同事們又開始打趣:"你媽是不是開快遞公司的?"我笑着拆開牛皮紙,二十包真空包裝的槐花蜜滾落出來,最底層壓着張泛黃的便簽:"新蜜,記得每天沖一杯。"這是母親今年寄來的第18個包裹,而從七年前我到外地工作起,這樣的包裹
凌晨三點的急診室,我終於讀懂了父母的「謊言」 - 天天要聞

凌晨三點的急診室,我終於讀懂了父母的「謊言」

凌晨三點零七分,急診室的熒光燈刺得人睜不開眼。消毒水的氣味混着此起彼伏的呻吟聲,我攥着繳費單的手指冰涼。走廊盡頭傳來熟悉的咳嗽聲,轉頭看見父親弓着背蜷縮在塑料椅上,母親正用掌心輕輕拍着他的後背,像哄着小時候發燒的我。
准婆婆用二手貨當婚房:二婚女孩的尊嚴,真的一文不值? - 天天要聞

准婆婆用二手貨當婚房:二婚女孩的尊嚴,真的一文不值?

「看到全屋二手傢具時,我突然明白——在她眼裡,離過婚的我,連套新傢具都不配。」最近,一位網友的婚房經歷引發熱議:她曾有過失敗婚姻,如今遇到真心相待的男友,卻因「二婚」標籤遭准婆婆嫌棄,不僅被安排二手房當婚房,屋內更是堆滿不知從哪淘來的二手貨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1986年,汪英和劉青兩人結婚。汪英漂亮,劉青高大英俊瀟洒,人人都說,金童玉女非常相配的一對。酒席整整擺了30桌。酒席後回到家,汪英劉青和父母家一家四口,一起清點收回的紅包。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謀出路」了 - 天天要聞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謀出路」了

01絕大多數中年人都抱怨,人到中年不如狗。「不如狗」的根源,究竟是什麼?一針見血地說,人到中年不如狗的根源,就是讓人既愛又恨的婚姻和家庭。不論你是男人,還是女人,一提到婚姻和家庭,絕對會各種抱怨。但是,又無可奈何,畢竟日子還需要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