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才知道,兒女孝不孝敬,跟性別無關,關鍵在於3點

2022年09月28日18:46:39 情感 1140

老了才知道,兒女孝不孝敬,跟性別無關,關鍵在於3點 - 天天要聞

養兒防老,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從古至今,這都是人們養老最常用的方式。

事林廣記》中有這樣一句話:「養兒防老,積穀防饑。」

從前,在人們的意識中,養兒防老的「兒」,指的就是兒子,不包括女兒,只因女兒早晚是要出嫁的,是別人家的人,要孝敬男方的父母,管不了自己的父母。

於是,養兒防老,成為了很多人重男輕女最理直氣壯的理由,直到現在,依然如此。

老了才知道,兒女孝不孝敬,跟性別無關,關鍵在於3點 - 天天要聞

就像我小的時候,沒少聽到親戚們勸說我爸媽再生一個,要個兒子,理由就是養兒防老,說女兒早晚要嫁人,是別人家的,若是沒兒子,我爸媽老了之後沒人管。

雖然我爸媽沒信,但是很多人是信以為真,不然也不會有不少父母到了五十歲,還高齡生二胎。

事實上,老了才知道,兒女孝不孝敬,跟性別無關,關鍵在於3點。

老了才知道,兒女孝不孝敬,跟性別無關,關鍵在於3點 - 天天要聞

第一,跟你做父母合不合格有直接關係;

「我有兒子,她只生了一個丫頭,憑什麼我病了躺在醫院裏沒人管,她卻過得無比舒坦?」

看到姐姐有養老房住,女兒給請了保姆伺候,日子過得逍遙快活,鄭阿姨就感到嫉妒,也實在是想不通。要知道,這些年來,她一直在嘲諷姐姐,說她只有一個女兒,老了之後肯定沒人管,不像自己,有了兒子,就有了保障。

鄭阿姨的姐姐不以為意,全身心培養女兒,在她的培養下,女兒十分優秀,也十分懂事,十分孝敬,結婚了之後,婆家人對有了這麼一個能幹、懂事、孝敬的媳婦十分滿意,也對教出這樣女兒的鄭阿姨大姐十分敬佩,女婿對丈母娘更是客客氣氣的,經常給丈母娘寄東西,逢年過節回來看望丈母娘,要不是鄭阿姨大姐不喜歡大城市的環境,非要在老家,他早把丈母娘接走了。

老了才知道,兒女孝不孝敬,跟性別無關,關鍵在於3點 - 天天要聞

由於鄭阿姨大姐不肯去大城市養老,女婿便在老家縣城全款買了養老房,還找了人照顧丈母娘。

而鄭阿姨,由於她跟丈夫還有公婆對兒子十分溺愛,從小到大有求必應,捨不得管教,兒子別說成才了,能不惹是生非讓鄭阿姨收拾爛攤子就算好的了。

鄭阿姨之所以會病倒住院,就是因為兒子在外打架惹是生非,躲起來了,人家找到了家裡,要求賠錢,而老家的房子早就賣了為兒子還貸,因此,不知道怎麼湊錢的鄭阿姨才急火攻心,病倒了。

《顏氏家訓》里有一句話: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

子女孝不孝敬,跟性別沒多大關係,跟你會不會做父母有直接關係。

老了才知道,兒女孝不孝敬,跟性別無關,關鍵在於3點 - 天天要聞

第二,跟你如何對待子女的另一半也有很大的關係;

「媽,我知道你愛吃餃子,給你包了100個,都塞進冰箱里了,你要是餓了,懶得做飯了,熱了就可以吃。」

「我看了一下藥箱,你的葯吃完了,我已經讓老公去醫院給你買了,很快就給你寄回來,你千萬記得,一天吃兩次,不可以斷。」

「今年過年我們可能不回來了,會接你過去過年的,到時候,我安排你去醫院,好好做一次全身檢查。」

「這裡有5000現金,我知道你不喜歡用手機支付,老家這裡也不多,特地取的。你別太省了,該吃的吃,該花的花,沒錢了就跟我說。」

老了才知道,兒女孝不孝敬,跟性別無關,關鍵在於3點 - 天天要聞

可能,很多人以為,這位在叮囑老人的,是老人的兒女,事實上,她是兒媳婦。

這是中秋節假期結束的時候,兒媳婦臨走之前對周奶奶的叮囑。要不是周奶奶不肯去大城市,兒媳婦早把她接走享福了。

兒媳婦之所以會這麼孝敬,也是因為周奶奶是一個好婆婆。在兒子和兒媳婦最繁忙的時候,周奶奶帶了18年的孫女,將孫女從一個呱呱落地的小嬰兒帶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讓兒媳婦毫無後顧之憂。

老了才知道,兒女孝不孝敬,跟性別無關,關鍵在於3點 - 天天要聞

而且,周奶奶很是來事,每次兒子和兒媳婦吵架,哪怕不講道理的的確是兒媳婦,周奶奶也只訓斥兒子。

很多老人晚年生活過得不好,就跟得罪了兒女的另一半有關係。一旦你跟兒女的另一半處理不好關係,兒女被夾在你跟自己小家之間,就會很難辦。

善待兒女的另一半,就是在善待兒女,同時,也是在為自己的晚年生活積攢福氣。

老了才知道,兒女孝不孝敬,跟性別無關,關鍵在於3點 - 天天要聞

第三,若你自己可以省心一點,兒女在孝敬你的時候就不會有那麼多怨言。

「媽,你病了怎麼不跟我們說?我要不是打電話給你的時候,覺得周圍環境不太對勁,問了鄰居,還不知道呢!」

「說什麼啊,沒啥大毛病,你們都忙得厲害,休息都休息不好,我再打擾你們,你們豈不是更難受嗎?我病了,去醫院就好了。」

何阿姨不但沒有告訴兒女自己生病了,連尋醫看病、安排住院、請護工都是自己安排的。兒女回來了之後,見何阿姨一切都安排好了,噓寒問暖了一下,留下了一筆錢,就趕緊回去了,不過,他們走之前,都許下承諾,國慶節會回來陪伴何阿姨。

「做父母的,照顧好自己,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別讓兒女太操心,就是對兒女最大的幫助了。他們不是不孝,而是真的沒時間。那個階段壓力有多大,我們這些過來人還不清楚嗎?若是自己可以解決這些麻煩,何必要給兒女增加壓力呢?」

要求別人,很難,在要求別人之前,還是先做好自己吧!只有這樣,你才能理直氣壯地要求別人。

老了才知道,兒女孝不孝敬,跟性別無關,關鍵在於3點 - 天天要聞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養老跟兒女的性別有直接關係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鄉村輕喜劇(2025-73)一別兩寬 - 天天要聞

鄉村輕喜劇(2025-73)一別兩寬

聲明:本文為我是入葉見微涼的原創作品。禁止搬運抄襲。感謝大家的評論和點贊。內容純屬虛構,請勿過度解讀。人物皆為化名,如有雷同,請勿對號入座。大虎媽回來一次,前夫哥沒在家,只碰見了老太太。老太太苦口婆心地勸她,別再來找前夫哥了。
丈夫離世,生前欠債妻子應該承擔嗎?立「有條件欠條」能免責嗎?判了 - 天天要聞

丈夫離世,生前欠債妻子應該承擔嗎?立「有條件欠條」能免責嗎?判了

丈夫去世後,其生前所欠債務妻子應該承擔嗎?「若無法維繫家庭正常生活開銷可不償還」的特殊欠條能得到法律認可嗎?近日,平江縣人民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萬某生前經營一家汽車修理店,長期從供應商胡某處購買汽修配件,累計拖欠貨款90000元。萬某去世後,胡某找到其妻子陳某索要欠款,陳某表示她雖然認可萬某與胡某有...
《與神對話》3句簡單的話,讀懂了人生就順了 - 天天要聞

《與神對話》3句簡單的話,讀懂了人生就順了

《與神對話》由美國作家walsch創作,其獨特的對話形式,深入討論了人生,金錢,慈愛等話題,話題直擊生命的本質。當我們面對人生的困境時,如果能從更高的維度來看待生命,人生往往就會有不同的結果。01.
32歲董宇輝回應被父母催婚:工作後談過幾段感情,沒有成 - 天天要聞

32歲董宇輝回應被父母催婚:工作後談過幾段感情,沒有成

近日,董宇輝在與新浪財經CEO鄧慶旭的對話中談及自己的感情生活,他表示在工作之後其實是談過幾段感情的,但是後來可能是當時的自己狀態不夠好,也不夠成熟等等好多個原因也沒有談成。「現在我連新認識人都比較難,我現在世界其實是比較封閉的。」關於網友提問「如何拒絕喜歡自己的女生」,董宇輝笑着說:「這種情況比較少...
中年之痛:父親的沉默,兒女的迷茫,誰懂這其中的辛酸? - 天天要聞

中年之痛:父親的沉默,兒女的迷茫,誰懂這其中的辛酸?

小時候,父親總是很忙,感覺很模糊。他像棵樹,默默保護我們,卻很少表達愛。冰心奶奶說的「父愛是沉默的,是含蓄的,卻又是最偉大的」,我現在才懂。父親的愛,藏在無聲的付出里我小時候海鮮過敏,難受死了。父親馬上過來,幫我擦汗,喂水,眼神心疼。他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