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84年到1993年的老山戰役,歷經10年,我軍成功收復老山,中越之間也迎來了久違的和平。然而正是這場戰爭,改變了一個女人的一生。
因為這場戰爭她失去了自己摯愛的丈夫,隨後她又嫁給了自己丈夫的大哥,而這僅僅只是因為一個承諾,那麼究竟是什麼承諾讓她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謝玉花
新婚丈夫遠赴戰場
這名改嫁的女子名叫謝玉花,她是河南農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她和丈夫王長獻是同鄉。謝玉花到了可以結婚的年齡之後。
附近有不少人都到她的家裡提親,可是沒有一個人可以打動她。偶然間她見到了回鄉探親的王長獻,她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兵哥哥。
她的家人在得知這件事之後,紛紛勸她最好不要嫁到王長獻家,因為他家出了名的窮,如果嫁過去會給自己帶來很多負擔。
王長獻是河南葉縣人,家裡世代務農。王長獻兄弟姐妹一共5人,他有兩個哥哥,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雖然他的父母一直都在辛勤耕作,可是微薄的收入還是不足以養活一家人。
從小時候開始,王長獻和兄弟們就經常吃不飽飯,久而久之家裡的孩子們身體也都出現了問題。他的大哥因為長時間的營養不良體弱多病,附近沒有人家願意把女兒嫁給。
王長獻
一直到30多歲還是一個光棍兒,王長獻的二哥情況和大哥類似,雖然他的身體要好一些,可是也沒人願意嫁給他,無奈他只好選擇入贅。
如此貧困的生活並沒有讓王長獻變得消極,對於生活他一直都保持樂觀的態度,他也相信靠着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在平時他會主動幫助父母分擔農活,別的鄰居有需要他也會主動幫忙,村子裏的人都很喜歡這個小夥子,可是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王長獻遲遲沒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1981年的時候,王長獻決定參軍,他在35211部隊66分隊擔任副班長。入伍三年之後,他終於有機會回鄉探親。
在當時軍人是很受人尊重的,因此他回鄉探親的時候,附近不少村民都來到王長獻家附近,其中就有謝玉花,她一眼就看中了對方。
謝玉花一家
家人和謝玉花介紹了王長獻家的情況,希望她可以回心轉意,可是在聽了他的過往之後,謝玉花反而更加滿意。
王長獻之前的經歷讓她更加認可他的為人,她覺得王長獻是一個踏實可靠的人,她也相信結婚後靠着兩個人的努力,一家人的生活一定可以有所改觀。家人見謝玉花心意已決,知道拗不過她,就允許她和王長獻接觸。
隨後兩個人就開始了交往,在這個過程中,謝玉花被王長獻的樂觀所感染,同時王長獻也喜歡上了這個善良樸實的女孩。
兩顆心越走越近,隨着彼此的熟悉,兩個人都萌生了結婚的想法。這個時候謝玉花的父親還想要勸她一下,可是最終她還是堅定地選擇嫁給王長獻,她告訴家裡人自己一定可以過上好日子。
兩個人最終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可是新婚僅僅只有3天,王長獻就接到了部隊發來的急電,上面寫着我軍要對盤踞在老山一帶的越軍發動攻擊,需要他儘快歸隊。
謝玉花
王長獻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刻開始收拾行囊,謝玉花雖然有些不舍,可是她也知道丈夫背負的責任。
她默默幫助丈夫收拾行李,臨行之際,她看着丈夫告訴他自己會在家裡等他回來。看到妻子王長獻心中也有萬般不舍,不過他還是毅然踏上了戰場。
突聞噩耗
王長獻走後,謝玉花就開始在家裡忙裡忙外。雖然和丈夫結婚不久,可是她完全把家裡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隨時都在為這個家考慮。
在結婚之前她就知道丈夫的家庭生活很困難,可是直到她真正來到這個家之後,才知道這個家庭面臨的困境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多。
好在謝玉花做好了心理準備,她知道在這樣的家庭中,除了要為自己和丈夫考慮,同時也要考慮到其他家人。
對越反擊戰
因此謝玉花從嫁到這邊的第一天就開始忙裡忙外,這些王長獻的家人都看在眼裡,看到新媳婦為了這個家如此操勞,他們都非常的感動,甚至有些過意不去。
不過在謝玉花看來這些都是自己應該做的,畢竟這也是自己的家。在結婚之前她就曾經和丈夫對未來的生活做了規劃,他們除了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好日子之外。
還希望可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讓大哥可以找到媳婦,妹妹可以嫁一個好人家,最關鍵的是讓弟弟接受良好的教育,變成一個有出息的人。
在照顧家庭的同時,謝玉花每天都會關注老山戰役的新聞,每當她聽到前線傷亡數字的時候,她的心都會揪緊。她也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丈夫在前線可以平安無事。
沒過多長時間,謝玉花突然接到一個通知,讓她到當地的部隊去一趟。當時老山戰役剛剛開始不久,按理說丈夫不可能這麼快回來,她的心裏升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榮譽
在前往部隊的途中,她的內心非常擔心,不過她還是安慰自己,或許是丈夫有其他任務被調回了國內,或者丈夫有什麼東西要交給自己。
同時她也做好了丈夫負傷回家休養的心理準備。只是那個最壞的結果,她卻想都不敢想,可是當她來到部隊,卻聽到了最不願聽到的消息。
在1984年5月15日,王長獻所在的部隊參加了收復老山八里河東山的戰鬥,王長獻奉命帶領一個突破小組向敵軍的陣地發動衝鋒。
在衝鋒的過程中王長獻一馬當先,結果不幸被敵人的流彈擊中,壯烈犧牲。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謝玉花頓感天旋地轉,再堅強的人也無法經受這樣的打擊,她一下子就哭了出來。
隨後謝玉花前往中越邊境,在那裡她拿到了丈夫的遺物以及一張冰冷的陣亡通知書,此刻的她內心無比崩潰。
烈士墓碑
部隊的領導察覺到了她的異常,於是派了幾名戰士照顧謝玉花,暫時把她安頓在了招待所里。此時的謝玉花一度想要一死了之,她謊稱自己睡不着,和戰士要了一些安眠藥,等到攢了一些之後,她一口氣吃了下去。
好在戰士們發現了昏迷的謝玉花,在搶救之後謝玉花轉危為安。這個時候部隊領導找到了王長獻留下的遺書,這份遺書讓謝玉花重拾活下去的信心。
王長獻在信中說如果自己在戰場上犧牲,希望家人尤其是謝玉花不要太難過,他也希望謝玉花可以勇敢地活下去。
改嫁大哥
看到丈夫留下的遺書之後,謝玉花放棄了輕生的念頭,她決定完成丈夫未竟的心愿,讓丈夫一家人可以過上好日子。
當時部隊的領導也了解到了王長獻家裡的情況,他們知道謝玉花的困難,為了幫助他,部隊主動幫她安排了一份工作。
謝玉花
不過謝玉花卻拒絕了這份好意,一方面是她本身就很要強,不希望給組織添麻煩,另外如果她接受了這份工作,平時就很難分心照顧家裡,公公婆婆年紀越來越大,丈夫的大哥身體也不是很好,她放心不下。
隨後謝玉花拿着丈夫的遺物回到了家裡,因為她和王長獻結婚只有幾天,因此很多人都覺得她會改嫁,去找一個好人家。
可是謝玉花找到了自己的公婆,告訴他們自己希望可以留在王家繼續生活。她的這個決定讓王家人倍感意外,不過更讓他們震驚的還是謝玉花後面的話。
謝玉花很清楚自己這麼年輕就守了寡,將來想要長時間留在王家並不容易,尤其自己娘家也會施加壓力讓她改嫁。
為了可以更好地留在家裡照顧他們,她決定改嫁給王長獻的大哥,這樣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留下了了。
謝玉花
雖然謝玉花說得輕描淡寫,可是王長獻的父母知道她這番話背後有多大的決心,因為如果真的這樣做,未來整個家庭的重擔都會落在這個女人的肩上。
在失去兒子之後,老兩口內心已經瀕臨崩潰,如果謝玉花選擇改嫁,那麼這個家很可能就維持不下去了。所以在聽到兒媳的話之後,兩位老人跪倒在謝玉花的面前,眼含熱淚地說她就是王家的大恩人。
晚上回到房間之後,謝玉花冷靜了下來,看着這個家她想起了自己之前和丈夫制定的計劃,她決定靠着自己一個人實現丈夫的心愿,讓妹妹嫁一個好人家,讓弟弟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後來她就像之前說的那樣,改嫁給了王長獻的大哥,當時謝玉花只有22歲,大哥足足比她大了十幾歲,這讓很多外人感到無法理解。
在結婚之後謝玉花很快就承擔起了養家的重擔,家裡的大事小情都落到了她的頭上,為了養家,她經常忙碌到深夜。
謝玉花
不過這並沒有累垮謝玉花,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她反而變得更加振奮,她變得越來越有幹勁。
謝玉花的表現也讓王長獻的父母很快走出了喪子之痛,他們也振作了起來,和謝玉花一起忙碌,家裡的生活也漸漸有了起色。
不過隨着公婆年紀漸長,他們也患上了疾病,好在這個時候妹妹也可以幫助謝玉花分擔一些壓力,她終於可以輕鬆一些。
此時除了地里的莊稼,謝玉花還養了幾頭豬。到了90年代,兩位老人相繼去世,妹妹也嫁了人,這個時候所有的擔子再次壓到了謝玉花的肩上。
不過她依舊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因為弟弟已經快要完成學業。可就在這個時候,意外再次降臨,快要畢業的弟弟感染了肝炎,病情十分嚴重,一度威脅他的生命。
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謝玉花沒有放棄,她拿出所有的積蓄給弟弟看病,甚至去賣血籌錢,最後弟弟終於痊癒,他也在謝玉花的安排下娶了媳婦。因為公婆都已經去世,謝玉花這個嫂子扮演了父母的角色,一手操辦了弟弟的婚禮。
謝玉花
三十年後的相見
在謝玉花多年的堅持和努力下,她終於完成了王長獻的心愿,讓這個家的生活好了起來。可是她也有一件煩心事。
那就是王長獻去世之後,根據規定謝玉花作為烈士家屬,每個月都應該拿到一筆撫恤金。可是自從王長獻的父母去世之後,這筆錢就斷掉了,一家人也少了一個經濟來源。
另外雖然她一直努力經營這個家,可是家庭的生活也不過可以勉強維持下去,一家人算不上富裕。
而且他們家的生活水平達不到低保的要求,所以雖然年紀漸漸大了起來,謝玉花還是要努力打拚奮鬥。因為多年的操勞,她的身體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可是她一刻都不敢休息。
唯一讓她感到欣慰的是,她的孩子們一個個長大成人。不過命運似乎並不像就此放過這個苦命的女人,她的大兒子雖然娶到了媳婦。
墓碑
可是因為家裡太過貧窮,兒媳婦在生下孩子沒多久之後就不告而別。大兒子遭受不了這樣的打擊,在不久之後也選擇離家出走。
家裡只剩下僅僅十個月大的小孫女,不得已謝玉花只能在照顧丈夫的同時,拉扯孫女,她就像之前幾十年時間裏那樣,一個人苦苦支撐着這個家。
好在後來謝玉花的事情被其他人得知,他們也向外界宣傳了她和王長獻的故事。很快王長獻當年的戰友紛紛向謝玉花伸出了援手,他們都盡自己所能地為她提供了一些幫助。
後來社會上也有很多人得知了這件事,他們也通過各種渠道為她提供了幫助。不過謝玉花婉拒了社會人士的幫助,她不希望自己麻煩太多的人。
謝玉花的做法感動了很多人,不少記者也來到她的家中採訪這個堅強的女人。記者在採訪的過程中詢問謝玉花有沒有什麼心愿。
墓碑
聽到這句話,這個一向堅強的女人終於沒能忍住自己的淚水,她表示自己自從當年到前線之後,就沒有再見過王長獻,她希望能再去看看他。
部隊很快就得知了她的心愿,在部隊的安排下,謝玉花在2014年再次回到了位於雲南的烈士陵園。此時距離她上一次來到這裡已經過去了三十年,三十年足以改變很多,可是歲月並沒有沖淡謝玉花對王長獻的愛。
再次站到王長獻的墓碑前,謝玉花不再控制自己的情緒,嚎啕大哭起來,多年來的辛苦和委屈終於得到了發泄。
再次看到王長獻的長眠之地,謝玉花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在大哭之後她又恢復了平靜,因為她知道自己不能沉浸在悲傷之中,她還需要扛起整個家,她也再次變成那個堅強的女人,似乎從來沒有流過眼淚。
祭奠
在這之後她的事迹也傳到了當地政府那裡,他們在調查之後也為謝玉花補上了王長獻的撫恤金,有了這筆錢,一家人的生活也好轉了一些。
王長獻犧牲之後,謝玉花為了曾經的諾言留在王家,為了這個家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在外人看來她付出了很多,因此也經常有人會問她這樣做會不會後悔。
儘管自己的生活並不是那麼如意,可是謝玉花依然表示長獻為國家犧牲,自己願意為了長獻犧牲一切。同時她說如果有來世的話,她還願意做王長獻的妻子。
謝玉花與王長獻之間的愛情是樸實無華的,卻也是刻骨銘心的,她用自己的方式踐守了兩人之間的諾言。
他們的愛情平凡而偉大,這讓無數的人為之動容。如果不是中越老山戰役,這段愛情應該會有一個更加完美的結局。可惜殘酷的戰爭硬生生地拆散了一對佳人。
老山戰役
老山戰役在很多人看來可能規模並不大,傷亡人數也較為有限,可是對於謝玉花來說,這場戰爭幾乎毀了她的人生。
事實上還有無數的家庭因為戰爭而支離破碎,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避免這樣的慘劇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