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當中有一個自我選擇效應,它指的是我們當下所做出的選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們未來的走向。
我們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是沒有任何遺憾的,就算是沒有特別的突出,但也應該是如自己所願的。
而想要實現這樣的目的,就需要我們在面對人生選擇的時候,有所取捨,有所經營。
如此,我們才可以在人生這條路上暢通無阻,不至於說是有什麼後悔的地方。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你是聰明的女人,請教會自己:拒絕4件事。
拒絕為愛情迷失自己
在一段感情當中,女人最怕的就是因為一個男人而迷失自己。
在她們的眼裡,愛情是凌駕於一切之上的,為了愛情她們甚至都可以犧牲自己的利益。
可這樣處理的結果,往往是不會被男人在乎,到最後甚至連她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這幅陌生的樣子。
愛情是一場情感博弈,最重要的就是勢均力敵,把自己低到了塵埃里,是不會得到男人的在乎和尊重的。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學會做自己,以及愛自己,先愛己爾後愛人。
李碧華說:「往往身價最高的,是較沉默的一個,何必浪費姿態?不僅要貴,還要高貴。」
我們唯有讓自己的姿態高了,才可以在感情當中擁有話語權,才可以享受愛情當中的幸福。
所以,不管和誰在一起,我們都要拒絕為愛情迷失自己。
拒絕成為討好型人格
心理學當中有一個討好型人格,它指的是個體為了讓別人開心,不斷去迎合他人的言行,
甚至不惜讓自己委曲求全的行為。
討好型人格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
由於特別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評價,會把別人的評價看得特別重要,因此不會拒絕;
由於內心缺乏安全感,所以她們特別希望自己能和別人保持和諧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人就會變得沒有原則和底線,從而一味討好他人。
擁有討好型人格的人,通常不會因為討好而獲得別人的尊重,反而會因為姿態太低而被他人看扁。
林語堂先生說過:「生活的智慧在於逐漸澄清濾除那些不重要的雜質,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因此,聰明的女人不應該把過多的精力放在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不要討好別人。
如果非要選擇一個人去討好的話,那麼這個人一定是自己。
拒絕因為一次失敗而放棄繼續前進的權利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裏面的男主被冤枉入獄,長達16年的時間裏,他從未放棄過逃出去。
僅憑藉聖經裏面一把小鎚子,他就給自己鑿出了一條通往只有路,而這條路足足花了他十幾年的時間。
如果因為失敗而放棄了往前走,那麼男主必定會在監獄裏渾渾噩噩地度過自己的餘生。
可他沒有,他選擇了繼續努力,他選擇了逆風翻盤,向陽而生。
《菜根譚》中說:「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砥節礪行而不覺;處順境內,滿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不管在什麼時候,能夠真正把我們從深淵拉上來的,向來都只有我們自己。
所以,一次失敗算不得什麼,只要我們從中汲取經驗教訓,那麼我們就會有機會去遇見更好的自己。
拒絕讓自己原地踏步
電視劇《幸福到萬家》裏面的何幸福原本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小媳婦,因為得罪了當地的地頭蛇,沒辦法才拋家舍業的來到了城裡工作。
何幸福在一家律師事務所當勤雜工,即便是如此,她也沒有認命,而是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立志要當更有文化的前台。
除此之外,她還學習開車,拿下了屬於自己的駕照,幸福的人生正在一點一點變好。
如果說,一個女人這輩子最大的投資是什麼,那麼答案一定是投資自己。
因為巴菲特曾在接受《福布斯》的採訪時說:「有一種投資比其他所有的投資更具價值,那就是投資自己。沒人可以奪走你自己學到的東西,每個人都存在這種投資潛力。」
只有投資自己,我們才可以提升自己的價值,讓自己擁有更多可以供自己選擇的機會;
只有投資自己,我們才不會像溫水裡的青蛙那樣麻痹自己的神經,我們可以在未來收穫更多的幸福,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