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廬山市一年多的他,懷念着自己的父親

2021年10月12日18:59:13 情感 1990

重陽節懷念父親

今天,看到重陽節主題是尊老愛老,講述對家人的愛,客居廬山市一年多了,這邊沒有年老的家人,然後想起了我的父親,所以沒有繼續去追劇,靜下心來,懷念一下我的父親。


父親辭世已經二十年了,二十年間,由於離得太遠,我很少有機會去他墳頭掃墓。家山千里遺孤冢的遺憾一直在心頭縈繞多年。每個有關於祭奠和牽扯親情的日子,我都會默默地想着老家大坡頭村河台自留地里那座孤墳,悵然的心情抵不過遙遠的距離,現實的無奈最終淤積成越來越濃的鄉愁,或許葉落歸根的傳統觀念也證明了我的逐漸蒼老。


客居廬山市一年多的他,懷念着自己的父親 - 天天要聞

父親的一生,與我來解讀,是奮鬥的、悲傷的、孤獨的一生。

我深刻的記憶,都來自他退休後回到老家,完成把大山深處那只有幾戶親戚組成的村落帶入欣欣向榮的夙願,而在一步步艱難實施的過程中,他在我眼裡慢慢的衰老。地處山裡村小人少,我們這幾戶人家自文革初離開故鄉十年飄蕩後,82年再次遷居回來,面對的環境用群敵環伺毫不過分。無論保護土地還是草原,都顯得力不從心。當時的情景因為我年小不在現場,腦海沒有記憶,都是後來父親和母親及其他人口述中聽說的。附近的村落當然不願意看到這麼幾戶人家憑空降臨,且分走了他們佔據十多年之久的土地和草原。經歷了一場流血衝突,幾戶人家總算十年後在故土扎穩了腳跟。這段歷史在後來我想起了艱難建國的以色列,貌似是同一個版本,太過久遠沒有親歷,我無法詳述。


客居廬山市一年多的他,懷念着自己的父親 - 天天要聞

我一直不知道是什麼力量支持着父親義無反顧地帶着幾十口人不惜一切代價要回到故土,如果僅從土地草原來說,當初離開的村落,其實所有條件也不比如今的故鄉差。我在家裡放羊的那段時間,總看到父親省吃儉用的背個包,來回奔波於村子和各級政府部門之間,有時候半夜睡醒,還看到他在昏暗的燈光下寫着上訪材料,一堆煙頭的桌面上,是早已冷卻的茶水,直到父親提前退休回到老家,開始他一系列的計劃之後,我才大概明白一些,擁有自主耕種的土地和涇渭分明的草原,家家能通水通電通路,以幾戶為基礎成立自然行政村,所有的這一切,都為了兩件事,人權和獨立。說來很是可笑,到現如今,老家應該還沒有幾個人能體會到這裏面深刻的意義。那句久有凌雲志,重上大坡頭!從一個只有一米六身高而且飽經磨難的軀體里吶喊出來的重量,在我真正懂事後,才體會得到。社會在進步發展,隨着時光慢慢流逝,一切似乎都成了順其自然。能記住那張疲勞倔強的面孔的人真的不多了,而我在多年後,遠在千里之外的新疆,會看到那張臉,經常出現在我的夢裡。


客居廬山市一年多的他,懷念着自己的父親 - 天天要聞

我們是一個組合的家庭,和母親一起生活是當時無奈的選擇。同枕三十多年,母親對他不是很理解,他們之間沒有愛,有的只是時間積累的親情和責任。我們兄妹間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複雜關係,被父親的博愛無聲的化解。對於子女,他要強的性格,給每一個人都想規劃一條完美的將來,然而最終只有我走上了全出乎他意料的道路,我們沒有帶給他成就感,起碼,我是沒有。因為我是他們結合後唯一的孩子,這特殊的身份,父親對我是期望的、疼愛的。而伴隨他生前歲月的我都是荒唐而頑劣的,每每讓他恨鐵不成鋼。我想,我是扎在他心裏最悲傷的那顆種子,他走得倉促,讓我措手不及,在我還沒有真正懂得如何作為一個父親,他已經帶着我給他的悲傷撒手而去。在他的生命里,我這顆種子,始終沒有精彩地綻放過一次花蕾。


客居廬山市一年多的他,懷念着自己的父親 - 天天要聞

父親像村口的那棵松樹,孤獨的站立了那麼多年,直到他轟然倒塌在冰冷的手術台上,也一直保持着頑強的姿態。我們兄妹無論務農在家還是求學在外,沒有幾個和他有過深度的徹夜長談,他像一棵樹為我們擋風遮雨,成為我們的依靠。而我們並不了解這棵樹是否需要營養水分,根部土地是否乾涸。父親生前,我們兄妹並不時常圍繞在他身邊,很多大年夜並不能全家團聚,即便偶爾有團聚的幸福時刻,他臉上的笑容也是含蓄的。或許是我們一兩個子女不美滿的生活,抵消了他心裏幸福的感覺。也或許,一生苦難的煎熬讓他獨自堅強成為了一種習慣。我們觸摸不到他慈愛的威嚴背後,深深隱藏的孤獨。


客居廬山市一年多的他,懷念着自己的父親 - 天天要聞

遠在新疆的我沒有父親的照片,母親桌上供的遺照,是從他生前不多的生活照里翻拍的,模糊的沒有一絲笑容,讓我後來回老家每次看到後,心裏都有一種畏懼和陌生。只有無數次在夢裡出現面孔,才是清晰的、熟悉的、讓我滿含歉意失聲痛哭,繼而驚醒之後久久難以入眠的父親。


如果他還在世,也是一個兒孫繞膝耄耋之年的老人了,有些遺憾是不是可以彌補呢?可是這世上沒有如果,我只能藉此機會來抒發對他的思念。

懷念我的父親。

作者:西域大奔流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97年我大學畢業,家裡張羅相親,女同學連夜上門:馬上娶我 - 天天要聞

97年我大學畢業,家裡張羅相親,女同學連夜上門:馬上娶我

1997年畢業季分配製突然叫停,縣城教師李建國和銀行職員王曉燕相親現場變成談判桌,女同學抱着鋪蓋半夜砸門逼婚。那年夏天的婚戀市場是場赤裸裸的生存競賽。分配文件作廢的油墨還沒幹透,相親茶桌就擺上了砝碼。銀行櫃檯制服比教師編製重三斤,三代貧農的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 天天要聞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也應該說:女人敢說這三件事,是把心掏給你了 感情里最珍貴的,從不是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語,而是一個人敢於對你暴露軟肋的勇氣。尤其是女人,若她肯對你坦白這三件事,其實早已愛到了骨子裡。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在傳統家庭結構中,男人是家庭的頂樑柱,男性被視為家庭經濟支柱和決策的核心,需承擔養家糊口的責任。這種角色的定位源於農業社會對男性體力優勢的依賴,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 ‌尤其是我們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男人,應該說在我們年輕時更加深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 天天要聞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今年春節前,婆婆早早打來電話,說小叔子一家要帶着兩個孩子來城裡過年。我雖然心裏犯嘀咕,但還是笑着應下了——畢竟老人盼着團圓,總不能掃了興。臘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着大包小包進門了。從那天起,我的「春節假期」就徹底變了味。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 天天要聞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7月1日晚,大連體育中心主場館外暴雨如注,電閃雷鳴中,一名身穿藍色球衣的少女孤身站在黑暗中哭泣。她與前來接她的父親因信號中斷、場地不熟而「失散」。正當她無助之際,路過的攝影師李正彥夫婦主動停車相助,冒雨驅車輾轉10多分鐘,最終讓父女二人團聚。面對網友的稱讚,這對「90後」夫妻卻說:「每個大連人都會這麼做。...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 天天要聞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一場車禍毀一生:25歲女孩高位截癱,男友一家集體「消失」2025年4月5日,甘肅白女士的人生被徹底改變——男友張某某駕車時疑似分神駛入對向車道,與一輛大貨車迎面相撞。事故導致白女士脊髓損傷、高位截癱,而張某某及其家人僅受輕傷。事故現場 圖片來自上觀新聞更令人心寒的是,據白女士稱張某某最初承諾「結婚+終身照料」...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 天天要聞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第一節:燃燒的甜蜜我們是被時光遺忘的火焰,兩顆拒絕融化的糖——在命運的玻璃櫃里,用甜膩的反抗,灼燒每一寸陳舊!看啊!包裝紙剝落處,不是霉斑,是血管般暴起的糖霜!我們的甜,早被烈日晒透,卻比任何新品都更燙喉!第二節:黏連的宣言你說我們像被遺棄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 天天要聞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其實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如果你不信的話就問問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做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我們現在都是退休的人了,年輕時干過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大事沒有,如果說不出來就是一直在混日子,到現在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而活。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 天天要聞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滿心期待送出禮物,女生收下的那一刻,心裏既開心又疑惑:她到底是咋想的?別迷茫!女生接受禮物可不只是收東西這麼簡單,背後藏着不少小心思。從這 3 個維度分析,幫你讀懂她的真實態度!一、看關係!
50歲之後,善待自己,富養自己,學會愛自己,養成這6個好習慣 - 天天要聞

50歲之後,善待自己,富養自己,學會愛自己,養成這6個好習慣

#晒圖大賽#如果人生三萬天,到了五十歲之後,人生已經走了一大半的時間。年輕的時候,總覺得來日方長,總覺得自己有的是時間。等到了五十歲之後,看着身邊有些認識的人,突然之間,就消失在人海,就會明白:人生無常,生命脆弱。經歷過世間冷暖,也品嘗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