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感——《自律的人生更自由》

2021年10月10日16:34:05 情感 1934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也是我像其他人推薦次數最多的書,它叫《自律的人生更自由》,作者是小椰子。這本書是生活勵志類型的雞湯書,但是它更強調的是通過自律,從精神思想、物質生活等不同維度的改變,來打造屬於個人的幸福生活。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閱讀書中的精彩文錦吧!


讀書有感——《自律的人生更自由》 - 天天要聞

《自律的人生更自由》

任何形式的「低配」,都會拉低你的人生質感

  • 習慣「低配」,只會迅速拉低你的人生質感,導致你的人生道路越走越逼仄、越晦暗,最終庸碌一生。
  • 向上的路,其實並不擁擠,然而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安逸。如果一個人總是用將就的態度搪塞自己,那麼最終只會越來越庸常。反之,如果一個人總是精進努力、精益求精,最終必將改寫自己的命運。
  • 最近,朋友圈裡流傳着這樣一段話:「你背單詞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你算數學題時,太平洋彼岸的海鷗正振翅掠過城市上空;你上晚自習時,極圈上的夜空正散射着斑斕的光。但是,少年你別著急,在你為自己的未來踏踏實實地努力時,那些你曾以為永遠不會看到的景色,那些你曾覺得終生不會遇到的人,正一步步向你走來。」



讀書有感——《自律的人生更自由》 - 天天要聞

享受獨處的美妙

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就付出什麼樣的努力

  • 慵懶的人,抱團取暖;優秀的人,互相促進。
  • 努力,永遠不嫌晚!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挑戰自己的潛力,這樣你才能不再庸庸碌碌地原地打轉。很多人一生都在尋找成功的捷徑,可他們卻忘了,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就必須付出什麼樣的努力。只有腳踏實地、永遠不放棄提升自己的人,才配得上豐富、充實的人生。建議你為自己的人生,放手搏一次!



讀書有感——《自律的人生更自由》 - 天天要聞

學會終身學習


別做積極策劃者、低級執行人

  • 和進取的人在一起,你不會甘於墮落;和自律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恣意放縱。「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努力靠近積極自律、執行力強的人,並不斷向其學習,是你一生的幸運。
  • 拿着將就的薪水,過着得過且過的人生,還美其名曰「與自己的平凡和解」,實際上,這樣的人根本沒有擺脫現狀的勇氣。不要讓一事無成的焦慮感淹沒了你,從今天起,做自己人生航程的掌舵人吧,你完全可以活得更精彩!
  • 當自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一個人的心靈和人格才會更加完善。就像《智慧書》中所說:「千萬不要失去節制而成為一個蠢怪之物。」

投資自己,是一生的修行

  • 有人說:「一個人變老的標誌是,他覺得人生一眼望得到頭,不會再有改變,於是放棄了學習,放棄了提升自己。」然而,作為一個人,讓自己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光鮮、更自信,才是對自己最負責任的表現。
  • 實際上,當你決定改變時,最困難的一部分已經結束。投資自己,是一生的修行,不要讓自己的金錢和時間,荒廢在最好的年華里。


讀書有感——《自律的人生更自由》 - 天天要聞

最好的投資就是自己


與其討好別人,不如取悅自己

  • 討好型人格的人,總是卑微地努力討好別人。他們活得極度恐懼和敏感,對他人的感受十分在意,對自己的需求置而不理。然而,在人際關係中,你越是低到塵埃里,別人就越不會把你當回事;你越是小心翼翼地討好別人,換來的關係越是不堪一擊。
  • 寧可一個人寂寞,也別兩個人湊合。
  • 「這一生,你要成長兩次。一次是發現生活沒有那麼好的時候;一次是發現只要內心堅強、努力打拚,生活也不會那麼糟的時候。」

強行合群,不過是在喪失自我

  •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羊群效應」,說的是在一個集體中待久了,從眾慣了,人們就會逐漸喪失自己的判斷,淪為集體意志的奴隸。但正如毛姆所說:「就算有五萬人主張某件蠢事是對的,這件蠢事也不會因此就變成對的。」你以為你在合群,其實只是在被平庸同化。
  • 勒龐的心理學著作《烏合之眾》里有這樣一段話:「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會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有多少人為了合群而放棄思考,在群體中不辜負任何人,卻唯獨辜負了最重要的自己。
  • 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中有這樣一段話:「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有時我也會因為寂寞而難以忍受空虛的折磨,但我寧願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也不願以恥辱為代價去換取那種表面的朋友。」


讀書有感——《自律的人生更自由》 - 天天要聞

請找回真實的自己,不要再讓強行合群消耗你的人生。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45歲保姆每月拿7000,卻痛哭:每晚要給60歲大爺洗腳,敢跑就挨打 - 天天要聞

45歲保姆每月拿7000,卻痛哭:每晚要給60歲大爺洗腳,敢跑就挨打

李阿姨是一名45歲的保姆,雖然年紀不小,但她依然堅持在這個行業里工作。她的僱主是一對年過六旬的老夫妻,家境不錯,生活安逸。李阿姨每天的工作內容並不繁重,主要是照顧老兩口的起居,做些簡單的家務。然而,這份工作背後,卻隱藏着一些不為人知的辛酸與
「孫子」被抓!奶奶3萬養老錢差點被騙走 - 天天要聞

「孫子」被抓!奶奶3萬養老錢差點被騙走

紅網時刻新聞5月8日訊(通訊員 李爽 周妍 趙可欣)「被騙的錢還能找回來,真的太感謝咱們警察同志了。自從被騙後每晚都睡不着,現在心裏終於踏實了。」近日,曾奶奶帶着一面印有「辦案神速,為民解憂」的錦旗來到邵東市公安局靈官殿派出所,感謝辦案民警為其追回被詐騙的3萬元資金。群眾贈送錦旗 。4月8日上午9時許,曾奶奶...
有人說,人性是非常賤的,你贊同嗎? - 天天要聞

有人說,人性是非常賤的,你贊同嗎?

前言救命!說「人性非常賤」?這套路也太low了吧!——拆穿那些拿人性騙流量的鬼話家人們,今天刷到一篇文章叫《人性是非常賤的》,看完差點沒把肺氣炸!這哪是分析人性,分明是為了博眼球瞎胡扯。今天咱就把這些歪理掰開了揉碎了講,看看這些「人性大師」
一個人愛不愛你,一處就知:愛你的人,三個細節偽裝不了 - 天天要聞

一個人愛不愛你,一處就知:愛你的人,三個細節偽裝不了

大家好!我是楠芝。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承蒙抬愛,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楠芝,點贊共勉。一個人愛不愛你,不要看他說了什麼?而是要看在相處的過程當中,這個人為你做了什麼?愛在行動里,不愛也在細節里。愛你的人會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對你
人老之後就該明白,想與子女相處融洽,要做好3個方面 - 天天要聞

人老之後就該明白,想與子女相處融洽,要做好3個方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些子女不和父母溝通,彼此變得越來越生疏。有些老人會覺得,是不是因為自己上了年紀,所以兒女嫌棄自己了。其實很多時候,年齡不是關鍵,有可能是父母的某些做法傷害到子女,才使得雙方關係鬧僵。要想緩和關係,可以從3個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