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李宗吾:「你說學習厚黑能事業成功,升官發財,那為什麼我這幾年這樣做了,人生卻還是一點都不順利呢。」
李宗吾問到:「真的嗎,你有沒有把我厚黑系列的書都看了呢?」
「沒有。」那人回答道,「我聽人說,你告訴別人,臉皮要厚,心要黑,就能成功人,我就照着做了。」
李宗吾感嘆道:「我寫的內容你半個字也沒看,就敢自己亂搞,你到現在還活着,就算是福澤深厚啦。」
李宗吾第一篇厚黑文章,是在民國元年寫的,它的內容確實就是曹操心黑,劉備臉皮厚,只有司馬懿又厚又黑,最終天下都便宜了他家了。直到今天,無論影視劇,還是地攤版的厚黑學,都總愛說這些。
可是李宗吾自己解釋,這篇文章只是篇遊戲文章罷了。可就是一小篇僅僅發表在四川地方報紙上的文章,居然火遍全國,而且隔了很多年,這熱度也沒有降下來的意思,李宗吾也被冠上了「厚黑教主」的名頭。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超級網紅流量文,恐怕也沒有這個熱度了。
但其實人無論是相信自己要做臉厚心黑的「壞人」才能過得好。亦或者要學習正能量光明的信念,好人終究有好報,其實根本不重要,都不過是一種執念罷了。重要的是要符合規律,人的心理也是有一定方式流動的,而規律是沒有善惡之分的,你符合規律去做事,當然就成功。你跟規律對着干,自然要活的很凄慘辛苦。
李宗吾花了幾十年時間,最終把規律提取出來,寫在民國二十七年寫的後期作品,《心理與力學》裏面,我們後面會慢慢說。
在中國歷史上,有個很有名的爭論。就是人的本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孟子堅持是性善,人性是利人的;荀子則是性惡這一派的,堅持人性是自私為的。基於這兩者,後代發展出了性善派的程朱理學;而荀子雖然是儒家的,在後來卻發展成了其弟子,李斯和韓非子的法家。這兩家的爭鬥最後性善論取得了勝利,佔據了主流統治地位,程朱理學成了社會不可違背的絕對真理。
李宗吾說,性惡論被打敗是很正常的,因為社會主流價值觀里,很多人是無法接受人性是醜惡的這種看法,即使很多人內心認同,就像他的厚黑學,明明很多人看,卻沒幾個人敢說自己是認同的。
但充滿了愛與光明的性善論成為社會主流思想後,社會就真的變得很美好嗎?其實相反,由程朱理學開始,中國人開始慢慢步入思想禁錮的「黑暗時代」。
因為性善論很明顯就是片面的,孟子說,我們看到一個小孩子掉到井裡,我們就算不認識他,也會感同身受,就好像我們自己掉到井裡,進而對小孩變生同理心,這就是「錫惕惻隱之心」,是人的本性,只要我們人人把這一點「惻隱」之心發揮光大,這世界就會變得很美好,後面孟子還專門說了,沒有惻隱之心的人,不配當人。
可這道題明顯是個陷阱題,我們設想一下,如果你跟一個小孩同時掉到井裡,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不是只是害怕自己的死亡,想保全自己,並不會自己都要死了,還想着同情跟你沒半點關係的小孩子吧。這不正證明了,人性是自私的,只要自己能活,哪管別人的死活呢?這樣子的話,那不就落到荀子性惡論的範疇去了。
這事我們覺得正常,不過是大家都能看到的自然現象,但程朱理學的研究者就不能忍了,這事關「教義」,半點也不能讓。就發明了著名的「天理」,「人慾」等詞彙。覺得我們之所以會自私只想到自己,就是因為我們人慾沒有除掉,我們要救小孩子是「天理」,但沾染了不好的習氣才那麼自私,所以我們要去掉自己的私心,也就是著名的「存天理滅人慾」。至此,中國人內心最龐大的一個枷鎖正式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