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你變態嗎?你是哪種類型的變態?核實一下

2021年09月10日20:10:02 情感 1814

雖然我們讀了心理學這門課程,但是目前我們對這個變態的定義也不是很確認的。簡單來說不正常的行為就是變態,但事實上定義這種行為或者狀態都沒有那麼簡單。

之前的文章有寫過,有4種定義方式,1是通過統計的方式來定義,2是跟社會整體規範和標準不同,相衝突。3是有問題的人在做某些事情總感覺焦慮痛苦,有心理障礙,4是人本身個體無法適應社會,無法正常運作的行為。那被診斷為變態的行為或狀態應該有什麼標準呢?那麼標準必定有模板,模板是什麼呢?

第12課:你變態嗎?你是哪種類型的變態?核實一下 - 天天要聞


其實心理學對變態的判斷是根據兩個基礎模板來確認的。因此也就作為判定變態的標準。1是生理模型,2是心理模型。這是最初研究心理學中變態的標準模型。目前的話就延伸到了2種模型共同作用的情景,因為有些變態是這兩種模型互相作用造成的影響,不是獨立成因。也就是生理-心理-社會模型。

第12課:你變態嗎?你是哪種類型的變態?核實一下 - 天天要聞

生理模型主要是判斷是否在醫學角度中是否存在人格理論中的心理障礙,比如像焦慮、抑鬱、精神分裂症是由人體內化學物質失衡、基礎問題、大腦損傷及功能失調或以上因素的一些組合引起的,又或者是基因遺傳。

心理模型主要從3個方面進行判斷的,1是心理動力學觀點,即隱藏式的動機。比方幻想着你老婆跟人家在床上怎麼樣了,然後你就強迫自己得別學人家這樣的做法,從而去擺脫自己不要再有類似的想法。定義來講,這種行為障礙的產生是個體將其威脅性的思想、記憶以及擔憂壓抑到無意識的結果。這些被壓抑的思想和衝動想要重新回到意識中,因此行為障礙就作為繼續壓抑這些思想的方式而出現了。


2是人的一些習慣性思維即行為主義中習得問題。比方你小時候見到一條蛇,嚇到了,感受到恐懼,這是一種行為障礙,但在你身旁的長輩安撫你並關注你。但是因為這個事件的發生,下次再見到同樣還是會恐怖,同時假如看到黑暗中的繩子或者讀書看到的字以及有人說起蛇的時候,也會有相應的反應,這種條件反射就是被正強化了。3是不合理思維模式的產物,這是在思考問題時候我們所認知的觀點,就好像好一些人,在生活中經歷了 一些類似跳樓自殺,為情自殺或者考試失落或者丟失工作等等能產生抑鬱或者精神病之類的事件,這些人的思維模式比正常人思維模式患上抑鬱或者焦慮的風險會大的很多很多。就比方說近幾年經常出現的校園門口的傷害事件,或者政府人員跳樓等事件。

第12課:你變態嗎?你是哪種類型的變態?核實一下 - 天天要聞


最後是綜上所述的綜合性變態行為,就是從目前社會視角上生理加心理的變態行為。他們很多形式上並不單一,起相互作用的影響。非常通俗易懂的就是由於先天性缺陷而產生的心理障礙導致做出的一些不正常行為。當然不止是這個樣子是屬於這種綜合性變態,還有很多其他方面。就慢慢思考揣摩吧。心理學學心裏,未完待續。。。。。。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25年前,繼父靠修鞋供我讀大學,如今我每個月給繼父2000元生活費 - 天天要聞

25年前,繼父靠修鞋供我讀大學,如今我每個月給繼父2000元生活費

鞋底里的星光"老周,您怎麼又給我匯錢了?我明明每月都給您寄錢啊。"我看着銀行短訊,心裏酸澀難言。手機屏幕的藍光映在臉上,我獨自站在陽台上,望着城市的燈火,思緒飄回了二十五年前。我叫周立明,今年三十有五,在省城一家國企做工程師,過着朝九晚五的
愛如繁花,需用心澆灌這五份養分 - 天天要聞

愛如繁花,需用心澆灌這五份養分

「愛情不是花蔭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語,不是輕綿的眼淚,更不是死硬的強迫,愛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礎上的。」莎士比亞的這句名言,道盡了愛情的真諦。在男女之間,一段好的關係並非靠金錢堆砌,也非激情與浪漫的一時絢爛,而是需要用心經營,靠這五份珍
28歲女嫁23歲小伙,彩禮9萬婚房自購,網友不淡定: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28歲女嫁23歲小伙,彩禮9萬婚房自購,網友不淡定:怎麼做到的?

在許多傳統觀念中,年齡差距被認為是婚姻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流傳着一句俗話:「女大三抱金磚」。這句話的隱含意義是,如果女性比男性年長三歲,婚姻會更加幸福。然而,現實生活中更多的婚姻模式卻是男大女小,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源於人們普遍認為年齡大的
人生最大的悲劇,是70歲才看懂這4個字 - 天天要聞

人生最大的悲劇,是70歲才看懂這4個字

「晚了」二字,最是誅心七十歲那年,老李躺在病床上,盯着天花板發獃。兒女們輪流守着,孫子孫女偶爾來看一眼,病房裡堆滿了果籃和補品,可他卻突然笑了——笑得苦澀,笑得無奈。
感謝年輕時候瘋狂存錢的自己 - 天天要聞

感謝年輕時候瘋狂存錢的自己

這是愛吃糖的貓cat第438篇原創文章作者|愛吃糖的貓☻hi,我是你們的貓姐,今天是我不上班的第109天。和我一起失業的,還有前公司的一個小姐妹,她比我早兩周離開公司,也就是在今年的一月左右,當時趕上了過年,她就收拾行李提前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