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頭條:伊 葉 之 秋
都說借錢出去容易,但想拿回來就難。如果沒有對方向自己借錢的相關憑證,加上對方又是一個不講誠信的人,那想拿回借出去的錢就難上加難了。下面一起看看64歲周大爺的案例。
讀者案例:
64歲的周大爺,退休金3000元左右,和趙阿姨搭夥過日子7年多,他們相處得一直挺好的,不去領證只是覺得太麻煩,感覺只要彼此坦誠相待就可以了。
趙阿姨有2個小孩,女兒是她和前夫所生,兒子——阿健,是她前夫和前妻所生。
阿健沒有了親生媽媽的,所以前夫臨走前特意讓趙阿姨日後幫忙照顧這個兒子,凡事多幫他一些。
趙阿姨一直把阿健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對待,只要自己給女兒買衣服,就會一視同仁給阿健也買;女兒有雞腿吃,阿健也有。
但阿健這個孩子比較叛逆,他從沒叫過趙阿姨一聲媽媽,平時在外面不是愛惹事生非,就是懶懶散散不肯出去工作,前夫都管不了,就更別說趙阿姨這個後媽。
趙阿姨自己的親生女兒嫁去了省外,平時有空都會和家人一起過來探望母親。
阿健都37歲的人了,還沒正正經經找個女孩結婚成家,這把趙阿姨愁死了。
周大爺的退休工資雖然不高,但他這些年一直有理財的習慣,所以手裡也拿着有10多萬的存款。
周大爺和前妻有3個兒女,兒女都成了家,在這方面,周大爺倒是挺省心的。
趙阿姨和周大爺搭夥過日子這7年時間,都是很舒心的,因為他們做什麼事情都是有商有量的,還會很尊重對方的意見。
平時的家務活都是兩個人一起搭把手做的,日常的開銷也是誰出錢都不計較。
但前年,阿健忽然說要和一個女人結婚,但是對方父母要10萬元的彩禮,阿健自己沒錢,便找趙阿姨要。
趙阿姨想:「難得阿健想娶媳婦成家立室了,現在他開口,自己做媽媽的,是應該幫他一把。」
可是趙阿姨自己的積蓄只有4萬元不到,她知道老伴周大爺有,但就是不知道怎麼向周大爺開口提。
思來想去,趙阿姨和阿健說:「我就只有3萬多,這3萬多我可以自己給你,但是剩下的6萬多,我嘗試幫你問周叔叔借,如果他有這錢,你需要給他寫借據。」
阿健雖然不情願,但無奈他自己拿不出娶媳婦的彩禮錢,只好答應,但是背地裡卻說趙阿姨這個後媽沒人情味。
周大爺知道後,覺得趙阿姨做後媽不容易,心裏覺得可以借出去,就算不用寫憑證也可以。
周大爺就和兒女商量,兒女說:「要是您願意,借是可以,但是必須要對方寫借據,並承諾在你急用錢的時候要還。」
周大爺見兒女一再叮囑,便要求對方畫押寫了借據。
阿健能夠結婚,趙阿姨覺得自己總算幫前夫完成了心愿,整個人都感覺輕鬆了,她很感激周大爺能給阿健伸出援助之手,也感覺自己一直以來都沒跟錯人。
前段時間,周大爺生了一場大病,眼見手頭上的積蓄已經所剩不多,他便想起了前年那張借據。
他希望阿健可以先還個20000元給他治病,解決了燃眉之急,剩下的遲一些再還給他也行。
不料阿健卻說:「我沒錢,你找我後媽去……」
趙阿姨找阿健,阿健也不搭理她,她內心很難過,一時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雖然拿着借據,但周大爺和趙阿姨也是毫無辦法,情急之下,周大爺只好找自己的兒女。
兒女找了一個律師朋友幫忙,折騰了好一陣子,才追討回那6萬多元。
周大爺說:「差點大意了,幸好老伴和兒女都有提醒我一定要對方寫借據,要不真的哭都沒眼淚了。」
情感解憂:
借錢給別人要力所能及,像周大爺這樣,自己年紀也不小了,只有10多萬的積蓄,一場大病就可能沒了,還同意借一半出去,想得不夠周到。
周大爺就算心疼趙阿姨作為後媽不容易,也真不應該同意借6萬多出去,幸好趙阿姨和兒女千叮萬囑讓他要對方寫借據,要不這錢就可能拿不回來了。
-END-
【話題:】你覺得周大爺應不應該借錢給阿健?
我是@伊葉之秋,用簡單粗暴的文字寫情感文章,歡迎【點贊】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