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際學校的招生都是分毫之爭

不是只有學生才需要見賢思齊焉,學校更需要。

文|ivy   編丨sherry

5月了,國際學校的春招已進入白熱化的階段。有部分國際學校已經招到不少學生了,但仍然有相當數量的學校才招到十幾個,幾十個學生。頭部效應非常明顯。

 

我們採訪了幾位家長,看看他們選擇這家學校而沒有選擇其他幾家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這或許也能給一些陷入招生泥潭的學校、還沒有做出決定的家長一些啟示吧。

幼兒園階段

 

有一位孩子下半年準備入學幼兒園的媽媽告訴我,她參觀過家裡周邊的兩家國際幼兒園,她就打算二選一了。

參觀下來,由於差不多價位,環境設施都屬一流,園長把理念也都介紹得很好,於是她就把重點放在觀察幼兒園的具體服務到底做得怎麼樣上

她說:「一家幼兒園的菜都切得跟成人吃的一樣,而另一家幼兒園把菜切成了適合低齡孩童的大小,很細很短。這點非常贏得我的好感。
後面有家長還問,自己孩子從不午睡,幼兒園會怎麼安排時?這家的老師還帶我們參觀了一間陽光玻璃房,裏面有沙子和玩具,說這個房間就是給不想午睡的孩子玩的,會有老師陪着他們,絕不會強迫任何孩子做他們不願做的事。而第一家就沒有這樣的做法。
真的,就這兩個點,就讓我決定選這家了。能把每個細節都為孩子考慮到、都做到位的幼兒園,更讓我放心。」
 

見微知著,被這位家長選擇的這家幼兒園,從細節上體現了自己的細心和責任心。學校為孩子考慮周全,才能贏得家長的喜愛。

小學階段

 

另一位媽媽的孩子正處於幼升小的階段,她參加了多所雙語學校的開放日,很快她就淘汰了一所雙語學校,這是因為——她說:「這所雙語學校跟其他學校相比,參觀路線的規劃實在太『缺心眼』了。

首先,他們的招生辦在學校很裏面,招生老師接到我們抵達門口的信息後,走了足足十分鐘才到校門口,她既不提前出來接,也不把最重要的招生辦放在校門口附近的辦公室,這就給家長一開始的體驗就很不好。
其次,他們的參觀路線也讓人無語。這所學校本來學生人數就不多,結果在參觀時,還讓我們走過很長一串的空教室,一直走到走廊盡頭的有人的教室里聽課。簡直是把自己沒人來讀的現實一目了然地告訴家長了。這下還有誰願意來啊。
結果我們這批家長參觀結束後,一個都沒有報名這所學校。招生老師還真是一點都不避缺點啊。

 

招生好的學校都是相似的,招生不好的學校也肯定都有其非常致命的毛病。

當然,對於家長們來說,這種事倒也喜聞樂見,畢竟連招生時都沒有認真準備、為家長設身處地的學校,家長也很難信任後面對待學生會有多認真。

中學階段

 

這個階段的家長最看重的就是學業

然而,一位父親告訴我:「那一周我們去了兩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聽宣講會。兩家派來宣講的人就很不一樣。第一家是聽招生辦老師介紹學校的教學和升學情況,但是她本人不從事教學,所以當我們家長問得細一點,問到某些科目是如何上課的、如何帶學生做研究時,她就說不上來了。說不上來沒關係,那趕緊搖人啊,叫任課老師或者學術校長過來啊,招生辦也沒叫,從頭到尾一位招生辦以外的校領導都沒來看過我們一眼,這讓我們覺得這所學校極為傲慢和不專業。
與之截然相反的是,第二所學校一開始就是外方校長站在校門口等着家長到來,坐下來後詳細跟我們介紹了高中的教師團隊,每位老師的背景、教學風格,以及他們有哪些有特色的教學活動,最後還介紹了出色的升學成果,這就讓我們覺得專業和放心多了。所以第二家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比第一家的人數翻了一倍還多,真不是沒道理的。

 

因此,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招生好的學校一定是全員一起努力奮鬥,而不會把招生僅僅交給招生辦來做。

而招生做得不如周邊學校的那些學校,可以問問那些沒有選擇自己的家長,到底哪裡做得不夠好。

線上宣傳

 

剛剛幾位家長講的都是線下訪校時對比出的差異。其實線上學校官媒就已經能看出哪些學校會吸引人了。

 

比如,ib學校拍視頻講「勤于思考的人/熱愛冒險的人/……」等理念,然後配上一連串的名人名言和ai生成圖。

這樣的學校宣傳雖然有道理現在更能吸引家長的,是結合自己每天的課程、活動,來證明自己如何培養孩子成為「勤于思考的人/熱愛冒險的人/……」。後者會更容易給家長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會讓家長感到更踏實。

還比如,有些國際學校叫外方校長出來反覆講,但看不到學生的真實學習生活。更聰明的學校已經開始叫學生出來講,自己在學校里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遇到過哪些困難,學校是怎樣幫助自己解決的,自己來了這所學校後,獲得了哪些成長等等。

恐怕,這才是家長真正想聽到、想看到的東西。畢竟,學生和家長說學校好,才有意義。

 

結語

已經5月了,離春招結束,還有最後兩個月的時間,家長正在線上線下努力地多看幾所學校,再比較比較、分析分析,希望能挑到一所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

而學校方招生觀不能與現實南轅北轍,細節決定成敗,向好的學校多學習學習,不是只有學生才需要見賢思齊焉,學校更需要。在招生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真是差之分毫,就可以謬以千里了。

 

那麼在看的家長,還因為哪些原因選擇過或者淘汰過國際學校呢?歡迎與我們分享。

如果您在為孩子升學、擇校上
有很多疑惑和問題亟待解決
歡迎加入外灘教育菁英群
👇👇👇

作者招募&投稿 |tbeducation@daznet.cn

提供內容線索 | 微信:waitan2022

轉載&合作 | 微信:waitan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