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又迎來重磅!教育部部長再發聲,這回教師們可以揚眉吐氣了

『【美美談情感】,每天趣談人物,社會,熱點等情感新鮮事。在這裡,有故事、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期待您的關注!』


對於備受全網關注的教育問題,這次的兩會上,終歸沒有讓大家失望。

國家教育部部長懷進鵬,3月9日就孩子課間活動、增強體育運動和心理健康的提案進行發聲後,緊接着又再次發聲。

不過,這一次發聲,是專門針對於教師的





從部長的話里來看,主要是對教師改革的方向明確了幾點。

最吸引人的一點,就是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要知道,現在的教師,其地位和名譽,已大不如從前了

在從前,教師,那可以說是天使一般的存在。

在學生的眼裡,是一台能行走的知識儲備庫。

那個庫存,總是能應對大家的「十萬個為什麼」。

而在家長的眼中,教師,也是調教自家孩子的一把好手。

家長的話不好使,老師說一次就管用。

可如今,這樣的現象並不多見了。

教師,尤其是中小學生的教師,用很多人的話來說,簡直就成了服務員

既要面對調皮的學生,又要應付難搞的家長。

一不小心,還要招來投訴。

一旦被家長投訴,校長找談話,學校內部通報批評不說,獎金、績效和教學職稱評定,就多少要打折扣了。

從前車馬太慢,家長和學生都只愛教師一人。

如今網絡和5G太快,分分鐘內,就能投訴好幾個教師。

從前,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如今,這個身份,成了容易被大眾拿捏的軟肋。

很多教師尤其是一線教師,除了教學,還要做學校分配的大量雜事。

什麼穿上紅馬甲走進社區去當志願者,甚至去扮演社區或者村莊里的媳婦兒,應對上面的檢查,這些都是老黃曆了。

如今,除了學校各種什麼文化節、科技節的後勤事務,還有班裡學生的打卡,安全教育視頻觀看任務、簽到、轉發甚至代收及催繳費用的雜事 都落到了老師教師身上。

看看,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兒,聽着都累。

現在的教師,別說什麼社會地位了,就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

如此下去,還怎麼教書育人呢?

幸運的是,本次兩會上國家教育部的發聲,要提高老師的社會地位,讓老師們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如果真的能夠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那這一回,教師們可算是揚眉吐氣了

而教育部這個「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具體是怎麼解讀呢?


教育部指出,中小學教師屬於國家公職人員。

這句話,無疑是給了教師群體一個明確的身份定位。

那麼,這是否意味着,中小學教師將逐步轉為公務員?

這個話題,一時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眾所周知,教師,是屬於社會性服務的事業編製,接受大眾的監督,他們並不是公務員。

除非是任副科級及以上領導職務的,才屬於公務員,否則就不是。

那提高地位,是從教師的工資待遇着手嗎?

不論如何提高教師的地位,總而言之,教師的問題,國家已經看到了,教育部部長也提出來了。

具體怎麼落實這個「提高地位」,相信會有後續跟進。

畢竟,這次在兩會上只是提案,後期的具體落實,還需要時間。

只有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能量的人,我們才能給孩子能量。

只有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光,我們才能給孩子光。

所以,只有把老師的地位提高了,孩子們在老師心中的地位才能提高,教學這個使命,在老師的眼中才能有分量。

正因為如此,教育部才做出了提高教師地位的發聲。

提高教師社會地位,這個初衷原本是好的,但教育部長的話剛一落音,就遭到了很多網友的議論。

這其中,也不乏一些教師。

大家的看法和意見,主要集中在這幾點

第一,別畫大餅,來點實際的。

「典型的畫餅。」


「不說別的,先解決那些不上台的『模範教師』,不教課的『高級職稱』,不進教室的『教育專家』。」

「別說這些虛的,教齡津貼到底能不能提高?」

「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與工資掛鈎,給老師帶來福利,帶來幸福。」


「教師本來就屬於事業單位編製,一切按事業單位編製政策執行。」

第二,現在教師最需要急待提高的,是師德師風。

現在教師隊伍里,真正在教學,愛孩子,把教育當成一份事業,而不是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這樣的老師,說實話有很多。

但與此同時,不合格的老師也不少。

而這個不合格,主要體現在對待孩子的態度和責任感上。

有的教師,因為孩子不會做題,就辱罵和毆打,導致孩子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和身體傷害。

這就說明,抓教師隊伍師風師德的建設,非常重要。


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合格教師的存在呢?

說到底,其實是教育部門和學校對教師的評價制度出了問題。

這個評價制度,是根上的問題。

現在我們對教師的考核,最大的KPI,就是學生的成績,「唯分數論」,一直是主打的指標。

這樣的設定,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很多像涉事教師那樣的不合格老師。


導致他們的教學導向,並不是孩子的個人學業、心理健康和未來發展,而是教師自身的獎金利益、職業規劃,職稱名譽以及學校對自己的考核評價。

第三,網友對教師提出的希望

教育部應該規定,不準留家庭作業,不準佔用課間時間,下午不準上正式課,全部體智能課,誰犯開除誰,誰犯開除校長。給孩子留下完美的童年,少年,青年,給國家的花朵一個健康的身體。」

不允許考試,不允許用成績給老師排名。

我們一面在喊着減負,一面在可勁地給孩子布置更多作業。

這背後折射出來的,是教師對個人獎金績效和職稱的追逐,對分數和排名的焦慮,

而這種焦慮,會轉嫁到孩子和家長身上

這些意見和建議,是繼教育部長發出「提高教師社會地位」的聲音後,包含教師在內的絕大部分網友的聲音。

不論大家反映的問題能不能得到改善,也不論教師的社會地位最終能不能得到提高,個人認為,教師隊伍的改革,確實刻不容緩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

社會風氣,上層架構,經濟基礎,百姓觀念,育人理念,管理體制等等,都將影響着教師工作情懷,敬業精神,師風師德。

只有相關提案真正得到了落實,人人都做到愛崗敬業,教育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