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級經濟基礎第三章核心考點梳理

中級經濟基礎第三章生產和成本理論涉及到較多的曲線問題,相對較難,注意掌握好產量、成本曲線的位置關係。

中級經濟基礎第三章生產和成本理論涉及到較多的曲線問題,相對較難,注意掌握好產量、成本曲線的位置關係。科斯定理幾乎是每年必考點,注意重點掌握。

一、考情分析

本章每年考試分值在2-4分,單選題和多選題都有分佈。

學習要求:

①理解生產函數和成本函數

②掌握生產者的組織形式、企業形成的相關理論

③辨別成本函數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數各種曲線的基本形狀和特徵。

核心考點:

①企業形成的相關理論(科斯)

②TP、AP、MP 曲線及其位置關係

③短期成本曲線

學霸視頻

二、核心考點梳理

考點1:企業形成的相關理論

《企業的本質》——1937科斯(美)

企業的產生

企業的產生:節約市場交易費用或交易成本

(1)交易費用:指圍繞交易契約所產生的成本或費用。包括:

①產生於簽訂契約時交易雙方面臨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帶來的損失;

②簽訂契約及監督和執行契約所花費的成本。

(2)從企業產生以後,企業與市場機制就是兩種不同的協調生產和配置資源的方式,同時社會上就形成了兩種交易:

①企業外部的交易:平等協商基礎上的市場交易。

②企業內部的交易:組織和企業家用行政命令方式在內部進行的交易。

【總結】兩種交易方式都要支付交易費用或成本,當企業交易方式的交易費用小於市場交易方式的交易費用時,企業就應運而生了。

導致市場機制和企業的交易費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企業的本質

企業的本質或者顯著特徵:作為市場機制或價格機制的替代物。

企業存在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節約

企業作為生產的一種組織形式,大大減少了需要簽訂的契約數量,可以大量節約交易費用。

考點2:TP、AP、MP 曲線及其位置關係

▲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

總產量(TP)

生產出來的用實物單位衡量的產出總量。

平均產量(AP)

指總產量除以總投入的單位數(每單位投入生產的產出)。AP=TP/L

邊際產量(MP)

指在其他投入保持不變的條件下,由於新增一單位的投入而多生產出來的產量或產出。

MP=ΔTP/ΔL

▲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曲線及其位置關係

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曲線及其位置關係

邊際產量圖形

(1)勞動的邊際產量先遞增,勞動投入達到L1時,MP最大。

(2)L1之後邊際產量遞減,繼續增加勞動投入到L3時,MP=0。

(3)如果再增加勞動投入,MP<0。

(4)邊際產量遞減規律:在技術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連續追加一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總是存在着一個臨界點,在臨界點之前,邊際產量是遞增的,超過臨界點之後,邊際產量將出現遞減的趨勢,直到出現負值。

總產量曲線圖形

  1. L<L1時,MP>0且遞增,到L1到最大值,所以總產量以遞增的速度增加,總產量曲線向上傾斜,並且斜率遞增,即凸向L軸。
  2. L1<L<L3時,勞動的邊際產量遞減,但為正數,所以總產量是以遞減的速度增加,總產量曲線向上傾斜,並且斜率遞減,即凸向Q軸。
  3. 當L=L3時,MP=0,總產量達到最大值,繼續增加勞動投入,勞動的邊際產量為負值。總產量開始減少。

平均產量曲線圖形

  1. L<L1時,勞動的邊際產量是遞增的,所以會帶動平均產量遞增,但是MP>AP,邊際產量曲線在平均產量曲線上方。

(註:只要MP>AP,平均產量遞增。)

  1. L1<L<L2,邊際產量開始遞減,但MP>AP,平均產量仍然是遞增的,邊際產量曲線與平均產量曲線相交於L2,MP=AP。此時AP為最大值。
  2. L>L2,邊際產量的遞減使得平均產量也開始遞減,L2是平均產量的最大值。平均產量曲線遞減,同時平均產量曲線在邊際產量曲線的上方。

考點3:短期成本曲線

1、平均總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變成本、邊際成本曲線及其位置特徵

曲線

曲線特徵

(固定成本、可變成本與總成本曲線)

①總固定成本曲線(TFC):

平行於橫軸的一條直線

②總可變成本曲線(TVC):

從原點開始,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③總成本曲線(TC)

從縱軸一個截點開始,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截點:產量=0,總成本=固定成本的點

總成本曲線和總可變成本曲線,變動規律一致。

(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的關係)

①平均總成本曲線(ATC)和平均可變成本曲線(AVC)隨着產量增加而下降,達到對應最低點後隨產量增加而上升。

②平均固定成本曲線(AFC)隨產量增加而遞減,逐漸向橫軸接近。

③邊際成本曲線(MC)開始時隨着產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很快就降到最低點,過最低點以後,便隨着產量的增加而迅速上升,上升的速度比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上升速度更快。

④總結:

平均總(可變)成本曲線開始隨着產量增加而迅速下降,在最低點後,平均總(可變)成本曲線又隨着產量的增加而上升。

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總(可變)成本曲線相交於平均總(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

2、決定短期成本變動的主要因素

(1)主要因素: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價格

(2)一般來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工資和原材料、機器設備等生產資料的價格以及租金的提高,會導致成本的相應提高。

(3)一般來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生產率提高就會導致生產成本下降,而生產率下降則會導致成本的上升。(生產率:總產出對綜合投入的比率。)

三、強化鞏固

【2023年真題·單選題】根據短期生產函數理論,在坐標圖上,關於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曲線及其位置關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只要邊際產量大於平均產量,即邊際產量曲線在平均產量曲線的上方,平均產量就是遞增的

B. 在總產量達到最大值之前,邊際產量總是遞增的

C. 在總產量達到最大值時,邊際產量最大

D. 如果確定平均產量的圖形,就可以得到總產量和邊際產量的圖形

查看答案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根據圖片可以證明,只要邊際產量大於平均產量,即邊際產量曲線在平均產量曲線的上方,平均產量就是遞增的,即在勞動投入達到L後,邊際產量開始遞減,但邊際產量會大於平均產量,所以平均產量仍是遞增的。邊際產量遞減,而平均產量遞增,可以知道邊際產量曲線和平均產量曲線最終會相交,如在L時相交,此時邊際產量等於平均產量。故本題選A。



【2023年真題·單選題】某產者在一定期內總產量 、平均產量如下: 當勞動投入數量為 3 單位時, 總產量為 3500 台; 當勞動投入數量為 4 單位時, 平均產量為 950 台, 則其邊際產量為() 。

A. 300

B. 400

C. 200

D. 500

查看答案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邊際產量MP=∆TP/∆L。故MP=(950*4-3500)/(4-3)=300

【2023年真題·單選題】短期成本函數和長期成本函數的區別在於是否有()。

A. 沉澱成本和可變成本之分

B. 顯成本和隱成本之分

C. 機會成本和實際成本之分

D. 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之分

查看答案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短期成本函數和長期成本函數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有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之分。

2024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和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精講視頻課程已經全新上線。為了回饋廣大粉絲朋友的關注,現隆重推出2024中級經濟師考試優質的產品(288(雙科)涵蓋精講視頻課程,真題解析課程和串講衝刺課程標準三階段(第一階段精講視頻,第二階段習題視頻,第三階段衝刺串講) 及考試所有的備考資料免費領取)。優惠的價格,優質的產品,貼心的服務,全力配合助力2024中級經濟師考試。需要的粉絲朋友加v聯繫(flyingzjf5268),有試聽課可以體驗一下,感覺不錯再購買全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