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1月5日訊(通訊員 郭改華 全媒體記者 楊斯涵 黃京)職業院校申報三大基金有哪些瓶頸?怎樣激發科研人才內生動力實現「國字號」項目新突破?如何培育高水平學術成果助力學校「雙高」建設?1月4日下午,益陽職業技術學院邀請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蔣玉石作《三大基金撰寫要點及真實案例分享》專題講座。來自學院的近200名教師和科研愛好者參加講座。
蔣玉石用輕鬆幽默的話語,分享了三大基金項目的撰寫要點,着重就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的撰寫展開論述,對其項目成功申請的細節和整體,以及選題立項、研究內容、研究方法、技術路線等諸多關鍵要素進行了細緻深入的講解。他結合自身科研項目的申報和評審經驗,通過以往基金申報書中的真實實例分析,對如何合理組織和表述研究內容、方法和預期成果給出了建議,為教師們詳細解讀了如何撰寫一份規範、有效的基金項目申報書。
益陽職院黨委副書記、校長黃維民表示,希望參加講座的教師能夠學以致用,早謀劃、早行動,做好2024年的課題申報,加強團隊協作,反覆打磨提升申報書的質量,立項高層次的研究項目,產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助推學校「雙高」建設。
「講座內容精彩實用、乾貨滿滿!」「為我們今後申報課題、提高申報書撰寫質量打開了思路、提供了方法指導。」聽課教師紛紛表示,將努力提升緊迫感,更加珍惜學校提供的學習機會,堅守崗位、履行職責、教書育人、深耕科研,在教育科研征程中求索前進,為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據了解,此次講座是學校推進「雙高」建設,提升全體教師科研能力,培育高水平學術成果的重要舉措。該校高度重視科研工作,2021年起啟動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培育計劃,頂層設計科研工作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持續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聘請科研顧問對短板項目「問診把脈」,有組織開展縱向項目申報、科研平台搭建、科技資源開發,引進高層次人才組建科研團隊攻克重大項目,推動高質量科研成果產出。2023年,先後立項8個省社科基金、省自科基金等省部級課題,並突破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1個,在核心期刊和SCI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9篇,獲批國家發明專利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