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旗袍穿完就退?90%退貨率+汗味吊牌,誠信被誰踩腳下?

2025年06月17日21:14:06 教育 1624

高考考場外,那一片片鮮亮的「媽媽紅」——旗袍,曾是這兩天最打眼的風景線。「旗開得勝」、「一路綠燈」、「紫氣東來」,媽媽們把對孩子的期盼都縫進了這身行頭裡,圖的就是個好兆頭。可誰能想到,這邊高考的筆剛放下,那邊電商平台的退貨鍵就被按爆了!汗味、粉底漬、甚至吊牌都原封不動地掛在那,一股腦兒全給退了回來。溫州一個商家哭訴:賣了421件,退了382件,光消毒打包的功夫就賠進去大幾千!這哪是退貨潮,簡直是給商家心口插刀啊!

高考旗袍穿完就退?90%退貨率+汗味吊牌,誠信被誰踩腳下? - 天天要聞

這事兒吧,得從頭說。穿旗袍送考,本來是個挺溫馨的儀式,圖個吉利。也不知怎麼的,這幾年硬是成了「標配」。不穿?好像顯得你不夠重視孩子。結果呢,網上搜「高考旗袍」的嗖嗖漲,商家也精,早早就備好了「高考限定款」——面料薄點、款式統一、圖案吉利,價格也「親民」,最關鍵是什麼?人家都替你琢磨好了:吊牌設計方便拆戴,甚至明裡暗裡暗示「七天無理由」在那兒擺着呢!老鄧瞅着都替商家捏把汗,這不明擺着告訴人「用完就退」嘛!

高考那幾天,街上的旗袍比過節還多。不少媽媽平時壓根不穿這玩意兒,衣服到手才第一次摸這料子,不合身?別針別上!勒得慌?忍着!40度高溫下,踩着磨腳的高跟鞋,就為了在考場門口挺那麼一會兒。最扎眼的是啥?好多吊牌壓根沒摘!拿透明膠帶粘着,生怕汗浸濕了、弄髒了影響退貨。你說這滑稽不?但細想想,這背後哪是滑稽,分明是家長那份無處安放的焦慮啊!別人都穿,我不穿,孩子會不會覺得我不夠上心?這份「儀式感」早就變了味,成了攀比和壓力的載體。

高考旗袍穿完就退?90%退貨率+汗味吊牌,誠信被誰踩腳下? - 天天要聞

好了,大戲落幕。考完最後一門,甚至還沒等分數出來呢,電商後台的退貨申請就跟雪花片似的飛來了。「不合適」、「不喜歡」、「和圖片不一樣」……理由千篇一律。等包裹退到倉庫,那才叫一個「慘不忍睹」——濃烈的汗臭味直衝腦門,領口蹭着粉底,腋下汗漬斑斑,料子皺得像鹹菜乾。商家點開申請,好傢夥,還有人特意拍個「吊牌照」證明「全新未拆」呢!這操作,老鄧也是服了。難怪這事兒一捅上網,瞬間就炸了鍋!

網友吵翻了天。一方拍桌子罵娘:「剛考完誠信高考,轉身就鑽平台空子?這是給孩子樹什麼榜樣?犯了大忌!」話雖糙,但理兒擺在那兒。另一方呢,覺得小題大做:「規則允許的,為啥不能退?商家自己心裏沒數嗎?明知道是短期消費,還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唄!」這話聽着也有點道理。可老鄧琢磨着,這事兒關鍵不在「能不能退」,而在「該不該這樣退」。平台規則是死的,保護消費者權益沒錯,但把「七天無理由」玩成了「零成本租賃」,這味兒是不是就變了?

高考旗袍穿完就退?90%退貨率+汗味吊牌,誠信被誰踩腳下? - 天天要聞

平台和商家這會兒真是啞巴吃黃連。往年沒當回事,沒想到今年退貨能這麼集中、這麼狠!量太大,規則擺着,平台大多只能偏向買家。商家想維權?難!你說衣服有使用痕迹?買家不認,平台也很難硬性判定。倉庫里堆成山的「汗味戰袍」,消毒成本高,賣又賣不掉,只能當瑕疵品賤賣,基本就是白乾。有些商家急了,有的直接在商品頁加粗標註「使用後概不退換」,有的在吊牌上動手腳,加一次性封條,拆了就不能復原。還有的乾脆玩起「悲情牌」或「公益牌」——「只賣不退,支持誠信」、「部分利潤捐助學」,想挽回點口碑和損失。真是被逼得沒法了。

老鄧覺得,這場「旗袍退貨潮」暴露的問題,遠比幾件衣服值多少錢要深刻得多。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幾個尷尬現實:

  1. 儀式感被消費綁架了: 原本寄託祝福的旗袍,成了流水線上的「好運符」,穿它的核心動力不再是情感,而是「別人都穿」的壓力和「不穿怕吃虧」的算計。儀式一旦淪為純粹的消費符號,它的神聖感就蕩然無存了。
  2. 規則與道德的裂縫: 「七天無理由」是保護傘,但濫用就成了投機取巧的擋箭牌。當「合規則」與「合情理」激烈衝突時,我們該怎麼選?是理直氣壯地鑽空子,還是心裏留點敬畏?尤其是在高考這個強調誠信的節點上,家長的行為傳遞的信號,可能比說教更有力。
  3. 短期消費陷阱: 高考旗袍只是冰山一角。演出服、旅行裝備、節日裝飾……多少商品都掉進了這個「用完就退」的坑?商家為了迎合這種「一次性」需求,生產出質量更差的產品,反過來又刺激更多「用完就退」,整個消費生態都在惡性循環。

高考旗袍穿完就退?90%退貨率+汗味吊牌,誠信被誰踩腳下? - 天天要聞

高考結束,孩子們交上的是知識答卷。可這場突如其來的「旗袍退貨風波」,何嘗不是給家長們、給社會出的一道附加題?題目就叫:誠信與規則,邊界何在?儀式與消費,孰輕孰重?

一件帶着汗味、掛着吊牌的旗袍,它最終的歸宿不該只是冰冷的退貨倉庫。它應該讓我們停下來想一想:當儀式感只剩下外殼,當我們對規則的利用變得如此「精明」,我們究竟給孩子、給未來留下的是什麼?是省下的那幾百塊錢,還是被悄悄磨損掉的社會信任基石?這事兒,真該好好琢磨琢磨了。老鄧話糙理不糙,歡迎大伙兒評論區聊聊!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豆神教育首推全新教育產品形態,帶來效果保障型教育新模式 - 天天要聞

豆神教育首推全新教育產品形態,帶來效果保障型教育新模式

7月8日,豆神教育在北京舉行「AI-Class新物種登場:定製每個孩子的AI超名師課」新品發佈會,首推全新產品形態超能訓練場和學伴機械人。豆神教育提出,站在未來看現在,每個孩子都要有一個學伴機械人和一個AI超人名師,AI雙師+超能訓練場+學伴機械人,共同構成AI教育新範式。此次新品發佈不僅是豆神教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
昆明市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優秀作品成果展示總結會舉行 - 天天要聞

昆明市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優秀作品成果展示總結會舉行

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李紅鸞 7月8日下午,以「弘揚中華文明 擔當文化使命——做好接班人」為主題的昆明市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優秀作品成果展示總結會在新華書店滇池路店成功舉辦。本屆活動由昆明市婦聯、市文明辦、昆明新華書店連鎖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活動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充分發揮家庭陣地作用,通過...
農學考研冷門逆襲:這個專業,國家線都在「勸你上岸」 - 天天要聞

農學考研冷門逆襲:這個專業,國家線都在「勸你上岸」

每年考研都有一句「江湖傳言」:農學是考研最大性價比戰場。國家線低,競爭小,調劑多,還有機會逆襲進「211」「雙一流」。如果你正在為考研選擇專業焦頭爛額,不妨把目光移到農學門類,尤其是——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農學裏最容易「撿漏」的方向之一。為
上海考生不「戀家」了!人工智能專業成高分生首選,更多人跟着「高鐵」選學校 - 天天要聞

上海考生不「戀家」了!人工智能專業成高分生首選,更多人跟着「高鐵」選學校

正值大學招考季,今年的高分考生青睞什麼專業?近日,本科批次志願填報已結束。記者從多所滬上高中獲悉,工科類專業報考熱度明顯升溫,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電子信息工程、大數據等理工科專業備受考生青睞。此外,公安、海關等就業前景比較明確的專業,報考熱度也在上升。從「05後」考生的志願填報中,老師們也讀出了更...
【微動態】解放軍總醫院召開第十二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 天天要聞

【微動態】解放軍總醫院召開第十二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7月3日,解放軍總醫院(解放軍醫學院)召開第十二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醫院領導和陳香美院士、付小兵院士、張旭院士、唐佩福院士等18位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出席會議。會議審議通過增列2025年度24名博士生導師、66名碩士生導師的申請,其中,優秀青年專家佔比80%;批准春季學期182名研究生博士學位、325名研究生碩...
深圳中學高中園今年計劃招生3300人,在校學生將達7100人 - 天天要聞

深圳中學高中園今年計劃招生3300人,在校學生將達7100人

7月8日,深圳市「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媒體集中採訪活動來到了深汕特別合作區。其間,記者走訪深圳中學高中園,了解到深圳中學高中園2025年秋季將新招生3300人,在校學生將達到7100人。據了解,深圳中學高中園坐落於深汕特別合作區赤石鎮,是由深圳市政府投資建設、深圳中學負責承辦的市屬公辦高中園。深圳中學高中園由深圳中...
學霸啊,你是為老師爭名氣的,怎麼能不填報清北呢? - 天天要聞

學霸啊,你是為老師爭名氣的,怎麼能不填報清北呢?

據極目新聞報道,近日,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學一老師因三名學生未填報北大清華,選擇其他名校而解散班級微信群,網傳聊天記錄引發熱議。網傳圖片顯示,該老師在群內表示三名學生不聽學校、老師、家長勸告「完全以一己之心填報熱門專業」「將我們所有的感情都化整為零」。該老師還表示「明天上午將以失望解散此群」,這是「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