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濟南高新區泰和小學採訪時,偶然獲悉了該校青年教師葛婷婷的一段心路歷程——最愛當一年級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在該校校長姜燕眼中,這位教師用溫暖的微笑和智慧的教導,點亮了孩子們求知的雙眼。同時,她還是姜燕眼中優秀的數學老師、一年級主任,作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她將教育的溫度與數學的嚴謹完美融合,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着不平凡的育人篇章。
在葛婷婷看來,一年級是孩子們從幼兒園邁向小學的重要轉折點,面對一群懵懂的孩子,葛婷婷老師深知,班主任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孩子們校園生活的守護者。從清晨迎接孩子們到校,到放學目送最後一個孩子離開;從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到耐心教導生活技能,她始終以媽媽般的細膩和關愛,給予孩子們無微不至的呵護。

班上有膽小的孩子一開始不想上學,她就去學校門口接,每天給孩子一個媽媽般的擁抱,最後孩子喜歡上學校生活。有孩子因為太調皮被同學孤立,葛婷婷耐心教導後主動和孩子合影,別的孩子在「媽媽老師」的帶動下都來和他合影,孩子們學會了友好,學會了寬容,學會了和諧相處。有孩子不會系鞋帶、解褲帶,葛婷婷總是不厭其煩地教給孩子。安全、衛生、紀律、自理能力……在她的悉心教導下,孩子們的好習慣一天天地培養起來。
作為數學老師,葛婷婷深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她善於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愛上數學。在課堂上,她會通過講故事、做遊戲、動手操作等形式,將加減法、圖形認識等知識變得通俗易懂。比如在講解加減法時,她創設購物、分糖果等生活場景,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掌握計算方法;在學習《平面圖形的認識》時,她讓孩子們利用七巧板認識圖形,在圖形的拼組活動中充分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在數學節活動中,在她的號召下,班裡的孩子紛紛變身數學服裝設計師,在活動中愛上數學。
為了滿足不同孩子的學習需求,葛婷婷還精心設計分層練習和個性化輔導。對於學有餘力的孩子,她提供拓展題,激發他們的思維潛能;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孩子,她耐心輔導,一步一步幫助他們攻克難關。

為了讓孩子們的校園生活豐富起來,葛婷婷充分利用一年級的活動區域,帶領孩子們玩各種遊戲。丟沙包、踢毽子、跳房子、老鷹捉小雞……孩子們的大課間不再枯燥。午飯後,葛婷婷帶孩子去校園散步,和孩子們一起捉螞蚱,觀察西瓜蟲,為孩子們留下童年的獨家記憶。她還帶領孩子們充分利用學校的中醫藥基地,帶領孩子們拔草、采金銀花、采薄荷葉、收割小麥。讓孩子們在陽光下撒歡兒,摸一摸土地,聞一聞花草香。她還藉機給孩子們講述中醫藥知識,和孩子們一起製作防暑降溫茶。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只為給孩子留下一個七彩的童年。
葛婷婷深知,教育不是學校的單打獨鬥,而是家校共同努力的過程。她十分注重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她帶領一年級老師通過家長會、班級群、家訪等多種方式,及時向家長反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分享科學的教育方法。她鼓勵家長積极參与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在她的引導下,家長們更加重視孩子的成長,主動與老師配合,共同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從晨光熹微到暮色降臨,葛婷婷始終堅守在教育一線,用愛心、耐心和智慧,陪伴着一年級的孩子們茁壯成長。姜燕說,她是孩子們心中的好老師,是家長眼中的貼心人,更是教育園地里默默耕耘的辛勤園丁。
記者:李鵬 校對:高新 編輯:劉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