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語文課本里的素材,遇上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就讀於蘇州市滄浪新城第四實驗小學校二(4)班的連政,以課本素材為內容,用獨特的視角、天馬行空的想像,寫出《一個萬能的雞蛋殼》,為讀者繪就了一幅趣味盎然的童趣圖景。
5月13日上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對連政及其家長進行了採訪。當談及為何以「蛋殼」為主題時,連政興奮地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思路。「學習語文園地四時,我觀察到蛋殼有許多有趣的玩法,比如可以變成蹺蹺板、熱氣球、還能當躲雨的工具、或是做成舒適的小床,我覺得特別有意思,於是就決定圍繞它來寫。」連政說。
在作文的角色設定上,連政有着自己的「小算盤」。小螞蟻、小蝴蝶、小蟲子……連政表示:「這些小動物在生活中都很常見,也在生活中觀察過它們,在作文中增加它們的互動,能使內容更加豐富有趣。」
而此次的創作經歷,也讓連政對寫作有了新的感悟。「我覺得寫作文不只是簡單記錄,要大膽想像,通過描寫給事物賦予『超能力』!」連政告訴記者,就像這次作文中的「蛋殼」,它可以變成萬能的道具。
「每天會有固定的親子共讀時間,家中書架上擺滿的童話、繪本,成為了孩子靈感的『補給站』。」連政媽媽表示,家裡十分重視孩子閱讀氛圍的營造。「孩子作文獲得認可後,他開始更加主動參與寫作活動,也更願意分享自己的作品。未來,我們將給予他足夠的支持和鼓勵,讓他在語文學習和寫作方面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鼓勵孩子多觀察、多閱讀、多練筆,守護這份珍貴的寫作熱情。」
在低年級寫話教學方面,指導老師王晨曦有着獨到的見解。她認為,低年級的學生需要培養觀察力,梳理故事框架,明確起因、經過,最後確定結尾的內容;填充故事時,還需要着重刻畫人物語言、心理、動作與表情等細節,讓情節更豐滿。此外,她還鼓勵低年級的學生活用學過的古詩、積累的好詞好句,有效提升文章的精鍊度與表現力。
蘇州市滄浪新城第四實驗小學校教導處副主任李敏表示,學校始終以興趣為導向培養學生閱讀寫作能力,依託校內閱讀寫作班,為學生提供專業指導,並結合閱讀節、科技節等特色活動創設實踐場景。「例如,在教室開展綠豆種植觀察項目,讓孩子在活動中動手實踐,既能幫助學生感受生命破土的力量,培養堅韌精神,又讓學生在每日的觀察記錄中,逐步養成寫作習慣,激發創作熱情 。」李敏說。
揚子晚報蘇州小記者工作室主持人 徐澤彤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周曉青
校對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