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江蘇省教育廳統一部署,全省義務教育學校從今年春季新學期開始落實15分鐘課間時長。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了解到,目前,江蘇各地各校已經調整好作息時間安排,對於15分鐘課間活動內容也有了詳細規劃,開學首日將執行到位。

【南京】
課間調整為15分鐘,但吃飯、上課、放學時間基本不變
目前,南京市教研室擬定了新學期義務教育學校作息時間表供各區各學校參考,各區也根據實際情況向各學校下發了作息時間安排建議。從各學校排定的新課表看,大部分小學執行課間15分鐘後,早上上課時間仍為8:20,四節課後吃飯的時間為12時,下午1時30分上課,各年級課後服務結束時間較之前基本沒變。初中早上上課時間、午餐和放學時間也基本沒有變化。
不少學校的新學期最新作息時間表已經出爐——




增加的課間時間從哪裡來?「以小學為例,原本的大課間相當於一節課,大課間和前一節課之間有10分鐘的課間時間,現在大部分學校前一節課剛結束就開始大課間,這樣就省出了10分鐘。另外,原本有單獨的5分鐘是眼保健操時間,現在政策規定可以將眼保健操時間納入課間15分鐘或者大課間時間,這樣一來,一個上午需要的15分鐘就騰挪出來了,不壓縮每節課的教學時長也能排得過來。」南京一位小學校長告訴記者。
據悉,按照教育部門規定,實施新的作息時間表以後,各學校上午最後一節課下課不晚於12點,下午第一節課上課不早於13:30,保證學生1.5小時的就餐、午休和自由活動時間;小學和初中每天集體性教育教學活動(含早讀)時間分別不超過6小時和7小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後服務時間原則不晚於調整前。
據了解,對於一些規模較大的學校,為了保障錯峰就餐,教育部門允許學校可以適當壓縮每節課教學時長或壓縮上午最後一節課時長,但必須經教育部門批准後執行。
【常州】

實施「2·15專項行動」,常州迅速響應,結合新學期開學,各學校立即行動抓落實,貫徹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學校這樣做——

課間15分鐘,如何安排?
制定新作息表僅僅是個開始,如何讓孩子們真正樂享課間15分鐘,是各所學校認真籌謀的重點。
以南師附中江山小學為例,全體教師將從內容、組織、安全等三個方面着手,將「十五分鐘課間」做實、做好:結合學生興趣和年齡特點,學校根據校園整體布局為每個年級提供了不同的活動內容,鼓勵所有學生參與,營造積極運動氛圍,安排所有教師分學生活動地點護導,保證安全。比如,低年級的趣味遊戲:走廊地面彩繪互動遊戲;中高年級的民間體育活動:跳繩、踢毽、跳皮筋、鬥雞、翻花繩等;在每層教學樓設置開放式的圖書角,學生課間能隨時取閱書籍,放鬆大腦。
南京第十三中學鎖金分校副校長張雯菁表示,新學期,學校將提供多樣化的課間活動,如羽毛球、乒乓球、跳繩、踢毽子等,既安全又有趣,滿足學生不同需求。學校鼓勵各班級「定製式」方案,讓課間活動更具特色。另外,學校心育團隊也集思廣益,設計心理團建與遊戲相結合的活動方案,提升學生參與熱情。
南京一中江北新區教育集團第一小學校長任麗芳介紹,學校將結合社會交往、自主管理、勞動保潔和體育鍛煉對小學課間15分鐘進行模塊化設計,採用「動靜雙循環」結構,打造主題為「『課間能量魔方』計劃——15分鐘玩轉成長多維力」的課間。
任麗芳表示,動態循環中,將設計「分區活動,活力賽道,協作工坊,社交驛站」等多種活動;靜態收縮中,將設計「彩虹收納術,微日記書寫,能量補給站」等活動。此計劃還將輔以特色機制和評價體系:1. 採用「蜂鳴式管理」:設置趣味提示音代替傳統鈴聲。2. 開發「課間錦囊卡」:提供遊戲創意等即時支持。3.設立「安全觀察員」:由高年級學生指導低年級活動規範。通過遊戲化機制將教育目標自然嵌入生活場景,既保障課間安全有序,又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浸潤式培養。
據南京市江北新區高新實驗小學校長助理張珺介紹,學校將在開學首日啟動「課間活動達人賽」,首個推出的挑戰項目就是跳繩。「學校將設立『封繩榜』,鼓勵學生利用課間時間人人參與,跳得多的學生可以登上班級、年級甚至學校的『封繩榜』,學生的挑戰照片、成績也會展示在班級甚至學校的電子屏。挑戰的項目可以是單搖、雙搖、花樣跳繩、雙人跳等。後期學校還會推出踢毽子、顛乒乓球等有趣味性又不需要太多空間的項目,鼓勵學生們課間積极參与。」
為了引導孩子們課間走出教室動起來,南京市火瓦巷小學新學期將推出「開心動吧」項目。學校將在操場設置一個小舞台,每天都會安排領操員在課間帶領孩子們做操、做遊戲。「有了這個平台,下課鈴一響,孩子們就會有去處。領操員除了老師,學校也會鼓勵孩子們申報,讓孩子們帶着夥伴一起玩耍。」該校相關負責人說。
南京市逸仙小學校務委員夏靜告訴記者,學校會結合本校的體育特色,通過智慧體育屏讓學生動起來,比如學生可以利用智慧體育屏學習一些體操類的簡單動作。學校也會引導孩子們參與傳統的小遊戲如跳房子、跳繩、踢毽子等活動來適度活動、遊戲、交流,讓學生得到放鬆休息。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落實課間15分鐘,南京市教研室牽頭組織骨幹教師編製了《南京市義務教育學校「開心一刻」課間微運動指南(試行)》,指南給各學校提供了不少便於開展的體育運動類項目供參考借鑒,包括「城門城門幾丈高」等南京民間體育遊戲、鬥雞子等夥伴遊戲、娃娃鼓等微社團遊戲。

挖掘空間、增加護導,做好各項保障工作
記者了解到,課間延長到15分鐘後,學生的安全保障也成為關注的重點,為此,各學校也做了不少準備。
南京市石鼓路小學校長周鋒表示,為落實好課間15分鐘,讓課間活動有項目、有趣味、有運動量,學校正在考慮做好場地與設施的增添,組織體育老師開展課間活動指導,同時加強教師的課間護導,關注學生課間安全,既要讓學生活動好,又要確保安全。
「我們會提前給孩子們進行課間活動的規則教育、相關的安全教育,也會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置活動,考慮到課間運動不宜開展中高強度的訓練,將以中低強度的活動為主。學校也會組織更多老師在課間進行護導,引導孩子們有序進行遊戲、活動。」南京市逸仙小學校務委員夏靜說。
針對目前不少學校面臨的活動場地少等問題,各學校也表示將充分調研,拓展可用場地、器材,為學生課間活動創造條件。教育部門也建議學校複合利用專用教室、車庫空餘地面、閱覽室、劇場、報告廳、空餘小塊場地等,以及教室、走廊等牆壁立面,拓展互動空間。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區和學校運用智慧體育設備、豐富學生課間自主運動內容,也鼓勵教師、學生、家長結合勞動教育、社會實踐等課程,豐富課間15分鐘的內容。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葛靈丹 程曉琳 李睿哲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佈平台,如您認為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