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孩子內卷的家長,都有一些共同點

2025年01月04日16:33:04 教育 1516

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中,內卷已經成了一個幾乎無處不在的詞彙。

每年開學季,各類培訓班幾乎「撲面而來」,各類家長群體紛紛加入,彷彿在一場永不停歇的「學術競賽」中比拼。

成績成了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周圍的父母常常口口聲聲提起某某同學的優異成績,時不時也會用「別人家的孩子」來進行激烈的對比。

這種氛圍下,不少家長選擇了「無條件加碼」的道路,生怕孩子稍微鬆懈,就被時代甩在了後頭。

不讓孩子內卷的家長,都有一些共同點 - 天天要聞

可你有沒有想過,教育的真正意義到底是什麼?

是為了讓孩子在人生的某個點上,成為一個更完整、更具幸福感的個體,還是單純地為了爭奪那一份「名次」與榮耀?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我認識的那些家長,他們之所以沒有被這場「教育內卷」裹挾,背後有其獨特的智慧和從容。

他們並非無所事事,也不是對教育漠不關心,而是通過不同的方式,為孩子提供了更為寬廣的成長空間。

不讓孩子內卷的家長,都有一些共同點 - 天天要聞

1、教育不等於做題,天賦才是關鍵

我認識一位非常有趣的媽媽,她的孩子成績並不突出,但她始終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信心。

因為她深知,天賦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而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而非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

這個媽媽自己從小成績也不算頂尖,但她卻憑藉對某些領域的天賦,一路走得非常順利。

有一次,她和我分享過她自己的成長經歷:

「我從來沒有經歷過那種『死記硬背』的學習,倒是通過做一些小實驗、閱讀一些課外書籍,激發了我的興趣,才慢慢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現在回想起來,這才是我真正的學習方式。」

她的這番話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教育的核心並不是填鴨式的知識灌輸,而是去挖掘孩子的潛力和天賦。

她在為孩子選擇學校和課外活動時,總是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而非單純地去追求學科上的成績。

實際上,她的兒子是個典型的「音樂天才」。

儘管他在語文和數學上成績一般,但他在鋼琴上的表現卻讓人驚嘆。於是,這位媽媽給孩子報了一個音樂班,而不是讓孩子拚命做題。

她曾這樣告訴我:「我不在乎他是不是能在語文競賽上拿獎,我只在乎他能否在音樂上找到自己的節奏。」

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可以說是「逆流而上」,她並不追求傳統的「學霸」標準,而是幫助孩子挖掘他天生的興趣與能力,給他更廣闊的自由成長空間。

不讓孩子內卷的家長,都有一些共同點 - 天天要聞

2、學會技能,比拼成績更重要

「我家的孩子,成績一般,但他一直在學編程。」這是另一個我認識的家長的觀點。

在她看來,孩子的學業成績並不代表未來的全部,技能才是孩子能夠立足社會的根本。

她的家境並不寬裕,但她卻清楚地知道,孩子未來需要的,不僅是學術成績上的「榮耀」,更是能夠為他提供更好生活質量的實際能力。

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在討論教育問題時,她告訴我:

「每年花在各種培訓班上的錢,真不值。孩子如果沒有特別的天賦,拚命做題也沒意義。與其讓孩子在做題中迷失,不如讓他學點真正有用的技能,哪怕將來成為個程序員,也比一味追求名校要踏實。」

她對這個觀點非常堅定。她不讓孩子參加額外的補習班,反而鼓勵孩子利用閑暇時間去學一些技能,比如編程、外語、甚至是插畫等一技之長。

在她看來,這樣的技能不僅能幫助孩子在競爭激烈的未來社會中脫穎而出,還能讓他擁有更多選擇的自由,而不是一味地跟風和內卷。

說到這個,曾經有個案例讓我印象深刻:

她的孩子通過自己自學編程,在高中時就開始接觸一些實際項目,甚至有些小的技術公司開始主動聯繫他進行實習。

雖然他成績平平,但他卻通過技能贏得了「超越」傳統教育體系的機會。

這種自我實現的方式,比單純依賴考試成績更能讓孩子感受到成長與自信。

不讓孩子內卷的家長,都有一些共同點 - 天天要聞

3、教育不僅僅是升學,人生有更多選擇

在我認識的家長中,有一類非常「豁達」的家長,他們並不一味地追求學術成績,也不希望孩子陷入單純的「內卷」中。

很多人誤以為,這類家長的孩子註定會「懶散」或者「隨便」,但其實,他們背後有着極其理性的思考。

那些真正富有的家庭,往往更加註重孩子的全面發展,而非單一的學術表現。

我有個朋友的父親,就是典型的實力型家長,他早早意識到,教育的本質不僅僅是讓孩子考個好大學,讀個好專業,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未來擁有更多的選擇和更高的適應能力。

他曾經對我說:

「孩子的成績不一定代表一切,但他是否具備足夠的獨立思考能力,是否能在人生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才是最關鍵的。」

他的孩子成績一般,但他並不急於讓孩子參加高強度的補習班,而是鼓勵孩子通過實踐與探索,去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

最終,他的孩子選擇了創業,並在一家創新型公司中嶄露頭角。

雖然他沒有走傳統的升學路線,但依靠個人能力和家庭資源,他依然取得了非常可觀的成就。

不讓孩子內卷的家長,都有一些共同點 - 天天要聞

通過對這三種家長的觀察與分析,我發現真正不選擇讓孩子過度內卷的家長,往往具備一個共同的特質:

他們清楚地知道,教育的本質並非是考試和排名,而是幫助孩子發現並發展自己的天賦和興趣,培養獨立思考和實際能力。

對於他們而言,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升學,更是為了幫助孩子在多元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過上充實而幸福的生活。

因此,教育不應是一場無休止的「內卷」遊戲,而是一個發現、培養、引導的過程。

我們不必將所有的焦慮和壓力加在孩子身上,而應讓他們在相對寬鬆的環境中,去追尋屬於自己的夢想與目標。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2024年廣州民辦學校比2023年減少37所 - 天天要聞

2024年廣州民辦學校比2023年減少37所

南都訊 記者楊曉彤 7月1日,廣州市教育局發佈《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根據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統計數據結果顯示,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895所,在校生302.03萬人,專任教師19.24萬人。學前教育2024年在園幼兒同比下降8.11%2024年,全市共有幼兒園2224所。比上年減少22所,下降0.98%。其中,普惠性幼兒園18...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 天天要聞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就等這一口!」經過4個月的禁漁期,杭州「老饕」們期待許久的第一口江鮮於今天正式「上岸」。今早7點多,位於上城區九堡沿江的楊公漁碼頭的「楊公魚市」人頭攢動。刀魚、翹嘴、包頭魚、江鰻……你在魚市能見到的,都是供不應求的「搶手貨」。「五點多,第一網就捕上來了,馬上就賣完了,很多老客一大早就在這裡等着的……...
司法部發佈《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 天天要聞

司法部發佈《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6月30日,司法部發佈《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下稱「白皮書」)。白皮書從行政複議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布局中的地位、吸納行政爭議作用發揮、通過調解和解實質化解行政爭議、監督依法行政、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配套制度機制建設、基礎能力建設等七個方面對2024年行政複議工作進行了梳理分析,全面總結各地、各部門...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 天天要聞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先上本科後大專?以為是玩梗,沒想到竟然是真的!」近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2025年單獨考試招生章程中,多個專業備註招生的對象是本科畢業生,引起了網民關注。「專升本」一時成為網絡熱門話題。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該校已經連續多年招收本科畢業生,人數和專業數逐步增加。7月1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一位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