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一篇文章,介紹了史上最牛高考釘子戶梁實。
梁實出生於1967年,四川眉山人,執着於考上四川大學。
自1983年到現在,他已經是第28次參加高考,均以失敗告終。
每年落榜後,他總會安慰自己不再考了,但報考時間一到,他又認為應該抓住這「最後一次機會」。
看到這篇文章,我感慨萬千,一般人不能理解這樣的行為。
我覺得這麼做是非常不理智的,是執迷不悟,浪費資源,考上了清華北大又能怎樣。
優秀的人不會為學業所絆,蓋茨從哈佛大學輟學創業,才有了微軟。
再說實在一點,假如考上,這把年紀,大學畢業就到退休年齡了,學到的知識去哪裡用?
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我64年出生,中考是考上重點中學的,但家裡窮上不起,只能上家附近的普通高中。
1981年參加高考,預考是年級第一名,高考考砸了,只能錄取衛校中專,但跳出了農門,也算捧上了金飯碗。
但我心裏也一直有個大學夢,但為了生存,即使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也必須逼着自己把工作做好,要養家糊口的。
1991年,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護理專業正式開考,聽到這個消息,我喜出望外,那時我的兒子才10個多月,我毫不猶豫的報名參加。
護士三班倒,工作繁瑣辛苦,我下班回家後除了做家務,就是看書學習,從來不浪費一分鐘。
每次考試,考場氛圍都和高考一樣認真嚴格,彷彿在一次次參加高考,體驗緊張心跳的感覺,甚至有幾次考試前都出現了早博,幸好自己從小吃苦耐勞,這些對我來說不值一提。
每次考完試就是等待查詢分數,當拿到成績通知單的時候,緊張激動的心情無法言表,而我每次都能順利通過。
第一次自學考試開考的是大專,16門功課,4年考完,1995年我拿到了大專文憑,是我市第一批拿到文憑的人,並被評為優秀學員,市自考辦給我們醫院送來了大紅的喜報,全院護士大會上我得到了表揚。
過了幾年,護理本科段自學考試開考了,我還是毅然決然參加了,儘管我已經人到中年了,又是4年苦讀,於2005年拿到本科文憑,終於圓了我的大學夢。
後來因為有了大學文憑,就有資格考職稱,最終升到副高,在同行中,也算鳳毛麟角了。
回顧自己一生走過的路,也是一直在追求自己的大學夢,只能以另外一種方式來圓夢。
我覺得高考釘子戶梁實,他的行為是一種病態,即使不是病態,但這種行為已經損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一個人要面對現實,這麼大年紀了,記憶力學習力和年輕人沒法比了,幾十年就為了一個執念,真的難以理解。
屏幕前的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