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市興賓區人武部開展2024年秋季徵兵宣傳暨國防教育講座

2024年05月14日16:05:11 教育 1919

歡慶勞動者的汗水,紀念青春沸騰的歷史,回味溫馨淳淳的母愛,五月,你好!

正值畢業季,5月8日、9日,廣西來賓市興賓區人武部先後走進藍天航空職業學院和廣西科技師範學院兩所高校,開展秋季徵兵宣傳暨國防教育講座。

來賓市興賓區人武部開展2024年秋季徵兵宣傳暨國防教育講座 - 天天要聞

2024年秋季徵兵宣傳暨國防教育講座

來賓市興賓區人武部開展2024年秋季徵兵宣傳暨國防教育講座 - 天天要聞

2024年秋季徵兵宣傳暨國防教育講座

「同學們,你們是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敢作敢為又善作善為」,這是「橄欖綠」走進高校開展國防教育講座的一幕。教室里,興賓區人武部政委譚小勇結合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以「認清安全形勢,強化國防意識」為主題,推進國防教育進校園進課堂,並抓住授課契機,向廣大師生解讀徵兵政策,呼籲更多有志青年投身熱血軍營。

來賓市興賓區人武部開展2024年秋季徵兵宣傳暨國防教育講座 - 天天要聞

2024年秋季徵兵宣傳暨國防教育講座

來賓市興賓區人武部開展2024年秋季徵兵宣傳暨國防教育講座 - 天天要聞

2024年秋季徵兵宣傳暨國防教育講座

「什麼是國防?是紮根邊疆默默無聞的誓守,是災難面前逆行救人的無懼,是面對侵犯寸土不讓的血性,是危急時刻接你回家的溫暖,是保障人民和平安全的堡壘,是助力中華振翅騰飛的自豪……」開篇用一個簡短的視頻告訴大家:國防是什麼?整堂課以邏輯順序展開講授,從為什麼要重視國防到國防需要我們做什麼?與同學們談政治時事,分享自己的入伍經歷,講述在部隊苦練本領、金戈鐵馬、沙場點兵的珍貴回憶,鼓勵在座的同學們能夠抓住機遇,勇於追逐夢想,讓自己的青春在綠色軍營中璀璨綻放。

國防教育、徵兵宣傳兩不誤。2024年秋季徵兵即將啟動,為把握徵兵宣傳「黃金期」,譚小勇從應徵條件、報名時間、體格檢查、政治考核等多方面細緻講解入伍條件,並圍繞復學升學、學費資助、優待金發放等多領域解讀優撫政策。「視力4.6,體檢會合格嗎?」「義務兵在部隊有哪些發展前途?」……每一問題的背後都是大家想要參軍入伍意願的體現。

「通過這堂『沉浸式』的國防教育課,讓同學們對青春該如何度過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更增強了對祖國和人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將個人理想融入國防事業並為之奮鬥,青春才更有意義!」藍天航空職業學院學工處副主任陸德叄說道。

近年來,興賓區人武部始終堅持走進校園、走上講台開展國防教育、徵兵宣傳活動,強化國防意識,厚植愛國強軍情懷,讓國防教育「花香滿園」。

(潘彥合)

來源:國防時報

編輯:許小娟

編審:王舒涵

國防時報新聞中心 [email protected]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 天天要聞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5月1日上午,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正在緊張施工。河北日報記者劉 英攝進入「五一」假期,當大部分人開始享受美好假期時,固安縣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內,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依舊忙碌,全
翁城日記 888 - 天天要聞

翁城日記 888

翁城,我們來了!但見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風淳厚,人物磊落……我們行走,我們看見,我們閱讀,我們感受,我們沉默,我們呼喚,我們耕作,我們收穫。行走美麗中國,助力鄉村振興。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記」,用志其事,以壯我行。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在復旦大學《物理前沿導論》的課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紹黑洞吸積理論。這門由32位物理學科骨幹教師輪流介紹各自研究方向的學科導論課程始於2024年,覆蓋了物理學系所有研究領域,幫助學生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概覽學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 天天要聞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稱,4月底,瀋陽一職業技術學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後又集體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這個服裝鏈接被封了三個月,三個月都賣不了,損失8000元左右。店主稱她在學校官網看到學生們穿着自家店鋪的衣服,吊牌都沒有摘,而且退回來的衣服看到上面還有草。5月3日,話題「校...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 天天要聞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邊巴卓噶在自己創辦的學校前(4月23日攝)。全國勞動模範、39歲的邊巴卓噶是西藏現代服務業技工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創辦學校那年,邊巴卓噶才20歲,她希望通過技能培訓,改變部分農村孩子沒技術、薪酬低、走不出大山、養不起家庭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