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都沒想到,人過五十,閑職一個,還能到大學裏當回學生,況且這個大學並非流野,而是享譽中外的名校——中山大學。
說實話,我這輩子也上過不少大學,比如「裝甲兵工程學院」、「裝甲兵指揮學院」、「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等等,雖然這些學校名氣也不小,可都是軍校,軍內響噹噹,軍外名不揚。能去地方大學學習,特別是去中山大學這樣的名校進修一下,曾是我夢中的情懷。
說到中山大學,其實我對她並不陌生,而且早已結緣。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剛成為一名軍官,讀的是速成班,畢業後沒有國家文憑。在那個文憑決定一切的年代,沒有文憑就沒有未來,而我正年青氣盛,對未來充滿希望。正好中大組織刊授教學,我報了個中文大專,考了黨史和哲學兩科,黨史得了75分,哲學得了59分,差一分沒過,心痛了好幾天。後來,我又考上了「裝甲兵指揮學院」指導員大專班,於是放棄了中大學業。雖然沒能成為中大的畢業學生,但中大情節從此在心裏紮下了根。
這次能參加中大學習,還得感謝區委組織部的創新決策。為了提高領導幹部對新型城市化建設的認識,區委組織部委託中山大學組織了這次名為「花都區領導幹部新型城市化發展專題研修班」的培訓。整個培訓共分三期,每期五天,我們是最後一期,參訓人員均為區處以上幹部。
區委組織部對這個培訓班很重視,部領導不但參加了每期的開學典禮,葉志良部長還親自給同學們作動員,強調這次培訓「是廣州發展戰略的需要,是花都發展大局的需要,是個人成長進步的需要」;要求大家「珍惜機會,認真學習;積極思考,相互交流;調整身體,放鬆心情」;希望每個同學在今後的工作中務必做到「實幹、創新、奉獻」。區委組織部還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培訓工作,確保了整個培訓任務的圓滿完成。
五天的學習,時間雖然不長,但我們卻收穫頗豐。用同學們的話說,就是當了回大學生,錘鍊了紀律,增進了友誼,學到了知識,開闊了眼界,調整了身心。
這次中大培訓,內容豐富,主題突出,效果突顯。中大共為我們設置了「心理健康與自我調節」、「建設現代化美麗鄉村,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與媒體應對」、「宏觀經濟形勢與智慧城市建設」、「領導藝術」、「中國政治現狀與熱點問題」等六個當前領導幹部必須了解和把握的問題。
為了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中大還專門為我們請來了著名教授和理論權威,其中有中大嶺南學院經濟學系孫洛平教授、中大傳播與設計學院公共傳播系張寧副教授、中大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譚安奎副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心理系張小遠教授。另外,還請來了市農業局的劉顯恩處長和原市委曾元烽秘書長。
這些教授和權威,都是飽學之士,在各自領域均有很深的造詣和建樹。他們或激情澎湃,或娓娓而談,或高屋建瓴,或深入淺出,暢談闊論,風趣幽默,將平身所學毫無保留地傳給了我們。幾天下來,自己深深感到,五天雖然不長,學到的知識卻不少,真是「聽師一堂課,勝讀十年書」。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中大五天的學習,我們區的領導幹部,肯定會有一個理論的提升、視界的開闊、能力的增強。
此次中大學習,我們除了學到了很多知識外,還收穫了團隊精神的培養和組織紀律的錘鍊。
記得當初接到參加中大培訓的通知時,我曾暗暗發笑,心想這麼多領導去培訓,很可能是一次帶薪的大學旅遊。因為我們部隊有句口頭禪,「當兵的怕單溜,當官的怕成群」。誰知,我這個老經驗這次竟失靈了。
培訓當天,我們從中大廣州南校區吃完午飯就往中大珠海校區趕,原以為到珠海後可以補個午覺,可事情並沒有這麼美好。到了珠海校區,行李還沒放下,老師就給我們發了迷彩服,並規定十分鐘內必須穿好迷彩服在樓下集合。當時我真為我的這些老同學擔心,我是個老軍人,這些對我來說當然是小菜一碟,可那些老同學們可都是天天坐主席台的呀,他們能按時出來嗎?我心裏打了個大問號。
我的動作算快的,九分鐘不到就到了集合點,可我萬萬沒想到,其他同學比我還快,他們身着迷彩服早已列隊完畢。而到得最早的要算我們班組幹部,我剛下樓就遠遠地看到班長童志輝、副班長陳耀斌、一組長何強、二組長何婉雲、三組長盧汝輝、四組長楊冠賢、五組長張文益等班組幹部早已精神抖擻地站在排頭兵的位置上了。
這天下午,中大給我們安排的科目是拓展訓練。拓展訓練其實就是培養團隊精神,以組為單位實施。科目設置既有智力遊戲,也有體力動作,其訓練之嚴要求之高堪比軍校。老師規定,凡隊中有人講話,不聽指令,其組長必做俯卧撐,數量視犯規人數多少而定。
開始大家不以為然,可當兩位組長不得不因本組學員講話而做俯卧撐後,整個隊伍一下子寂靜嚴肅起來。在接下來的團體競賽中,各組爭先恐後,群策群力,生怕當「副班長」,整個訓練場成了團結的海洋,競爭的海洋,奮進的海洋,歡樂的海洋,如果不是同學們頭頂的銀絲不時隨風飄動,人家還以為是一群大學新生在拓展呢!
拓展訓練最後一個科目是繩上行走,這是我們在中大五天培訓中記憶最為深刻的一個培訓內容。繩上行走其實很簡單,在訓練場放置一條閉合的攀岩繩,全體同學在繩外圍成一圈,雙手牢牢抓住攀岩繩,將繩繃緊,再選出同學在繩上行走。
這次我們選出了一男一女兩位同學參加行走。首先登繩的是靚女同學庾燕明。同學們見靚女登繩,人人喜笑言開,個個精神倍增,生怕靚女在自己面前掉下去。燕明同學則一邊輕靈地在繩上飛奔,一邊笑眯眯地說著「謝謝」,很快就在同學們的讚揚聲中完成了使命。
接下來行走的高滿佳同學可讓大家吃了點苦頭,要知道滿佳同學可是近二百斤的英武大漢,走在誰的面前誰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面對漸漸走來的泰山般的滿佳同學,同學們只有一個念頭,用力用力再用力,繃緊繃緊再繃緊,不能讓滿佳同學掉下來,更不能讓全班的拓展訓練出洋相,在同學們的助威聲中,滿佳同學沉着應戰,堅定順利地走到了終點,為我們的繩上行走科目划上了圓滿的句號。
繩上行走,讓我們深深地懂到了一個道理,團結就是力量……
離開中大好些天了,腦子裡一直還在翻騰着中大的那些人和事,我相信她會永遠定格在我們的腦海里,成為我們今生今世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中大,謝謝你!(作於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