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大學生走到社會上都難以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為此很多學生轉向了其他道路,例如考公考編。相對起考公來說,考編則相對更容易些,因此這也成為了大多數學生選擇的一個方向,在考編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教師這一類崗位。
取消「教師職稱」呼聲漸高,有人提議:跟醫生一樣考職稱更公平
教師在目前社會上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隨着近幾年教育行業又在飛速發展,未來教師的就業前景還是很可觀的,大學生選擇這一方向是很明智的。但是教師要想拿到更高的薪資,就必須在就職期間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大家都知道教師屬於在編人員,教師工作後還需要拿到更高的職稱,才能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薪資水平。
而職稱並不是一件那麼簡單的事情,這比成為一名教師還要困難,有很多教師雖然已經在崗位上工作多年,但是依舊未能拿到高級職稱。若是職稱不提高,那麼教師的薪資就不能增長,在現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教師薪資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
由此可見,職稱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拿到的。在網上有些人曾說,教師的職稱不需要考,都是按照標準評級的,教師不像醫生一樣,必須考職稱,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所謂的評和考,這兩者的衡量標準都是不同的,無論是教師和醫生,想要拿到職稱都非常困難。
醫生考取職稱,需要通過多方面的考核,因為醫生本身的工作非常特殊,他們身上肩負着一定的責任,他們手上掌握的是每一個病人未來的命運,所以職稱代表的是醫生個人能力,只有技術過硬才能夠拿到職稱,由此醫生的職稱都需要通過考試來完成的。
只有考試才能夠直觀地反映出醫生多年來的工作能力和積累的經驗,醫生這一職位要求非常高,要想拿到職稱必須付出一定的努力,同時還需要在職多年,擁有一定的經驗後,才有可能拿到職稱。擁有高級職稱的醫生所處的地位也會更高,像在醫院內那些專家和院士,往往都是擁有高職稱的醫生。
而若是醫生的職稱形式改為評選,與教師一樣,那麼醫院可能就會亂套了,因為評選這種形式往往與主觀意識是掛鈎的。若是有些工作人員帶有個人色彩,為一些個人利益而給醫生評選上職稱,這是對於患者的不負責,我國所需要的是真正有能力的醫生,而並不是單單有職稱的醫生。
所以醫生想要得到職稱,一定是要依靠考試這一形式的,而作為教師則可以通過評選來得到職稱,因為教師這個行業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教師在工作當中,雖然也要求其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但其能不能將工作做好,還是要通過教師日常的表現來評判的。
有些教師在考試時,不一定能拿到滿分,可他們日常的教學效果非常好,在整體課堂上的教學表現是其他教師無法比擬的,這一類教師培養出的學生也非常優秀,所以針對教師,並不能以考試的方式去拿到職稱,而評選則是最公平公正的方式。
在評選教師職稱時,相關部門會考察教師的專業能力,同時還需要查看教師歷年來的教學成果,查看教師教學的課堂效果,從多方面多標準去評判一個教師真正的能力,這樣頒佈的職稱才是最真實的,若是教師與醫生一樣都成為考職稱,那反而會適得其反,讓教師行業變得不再公平。
有些教師雖然在崗位已經工作了多年,可他們並沒有拿到更高級的職稱,這是因為部分教師日常的教學工作完成的並不好,有些教師在工作當中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他們只想着完成手頭上的工作即可,對於學生並不負責,像這樣的教師根本不能通過評選。
職稱對於教師和醫生來說都很重要,這代表的是他們的個人能力,高級職稱的教師和醫生在社會上更受尊重,他們也可以拿到更高的薪資,前往更好的單位去就業。教師和醫生這兩個職業,都是十分高尚的職業,就業者隨着年齡的增長,在社會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高,所以十分推薦如今的大學生們選擇教育和醫科專業就讀。
總結:無論是醫生的考職稱,還是教師的評職稱,在目前難看都是針對不同行業做出的最公平的決定,教師和醫生要想提高薪資,提高生活質量,那麼就需要先提高自己的能力,拿到一定的成績後,才有足夠的資本去拿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