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千萬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022年10月08日07:53:43 教育 1334

職業教育專業更新幅度超過70%、高職學校招生人數接近翻倍、與企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數量年均增長8.6%、中高職學校(不含技工學校)累計培養畢業生7900多萬人、在海外建立25個「魯班工坊」……教育部最新數據顯示,十年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斐然。

從明確職業教育定位職責,到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頂層設計;從全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到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從助力「人人成才」,到服務「人人出彩」,我國職業教育在新時代取得歷史性成就、實現跨越式發展。

定位職責更明晰

教育部日前發佈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白皮書》指出:進入新時代,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把職業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創新更加突出的位置。

十年來,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千萬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天天要聞

這是在天津舉行的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閉幕式上拍攝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白皮書》(2022年8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暉表示,十年來,黨和政府高瞻遠矚、舉旗定向,對職業教育關懷備至。

從2014年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到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再到2021年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大會,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新時代職業教育不斷加大政策供給、創新制度設計。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着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這是黨中央在新時代作出的重大論斷。十年來職教領域的一系列深化改革舉措均圍繞此展開。」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曾天山說。

十年來,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千萬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天天要聞

這是在天津舉行的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的世界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博覽會上拍攝的魯班工坊建設·成果展(2022年8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教育體系更完善

更新職業教育專業目錄,設計構建「中職—高職專科—高職本科」縱向貫通的職業學校體系、國家教學標準體系,開展學徒制和產教融合型城市試點,建設職業教育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順應新的職責使命,十年來,我國始終把構建完整體系作為發展職業教育的核心任務與邏輯主線。

「職業教育是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談教育的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不可能離開職業教育。」在北京師範大學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和震看來,經過十年努力,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已基本形成。

如今,中職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專科高職主體地位不斷強化,職業本科教育牽引力持續增強。通過職業教育,我國正源源不斷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十年來,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千萬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天天要聞

在石家莊市井陘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老師指導學生學習機械人相關知識(2022年5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趨於完善,層次結構更加完整。」邢暉舉例道,「中職和專科高職教育不再是學歷終結的教育,不僅可以直接銜接,還能與職業本科及以上學歷貫通起來。職普融通、育訓結合、學分銀行等,加寬加長了學生成才之路,更好滿足學生『就業有門、升學有路、繼續發展有基礎、創業有優勢』。」

類型特色更鮮明

今年5月1日,醞釀已久的新職業教育法正式施行。「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首次以法律形式被明確。

「明確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是我國教育理論的重大創新。」曾天山認為,職業教育實現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向相對獨立的教育類型轉變,有利於解決職業教育「怎樣培養人」的問題。

十年來,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千萬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天天要聞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老師帶領韓士蘭(右一)和其他留學生進行實訓操作(2022年7月29日攝)。今年38歲的韓士蘭來自埃塞俄比亞,3年前,他來到天津,在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攻讀教育學博士。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立足實用性特色,緊密對接國家重大戰略、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趨勢調整職業教育專業;強調開放性特色,鼓勵行業企業積極舉辦、社會力量深度參與的多元辦學;深耕專業性特色,壯大「雙師型」教師隊伍,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十年來,職業教育類型特色不斷優化,成為職教領域重大成就之一。

目前,職業教育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教師佔比已經超過一半;全國組建了1500多個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了3000多家產教融合型企業、試點建設了21個產教融合型城市;職業學校與企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2.49萬個,現代學徒制項目覆蓋1000多個專業點,惠及10萬餘學生(學徒)。

「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的特色辦學模式,有利於產出更多實用人才、提升勞動者技能、滿足企業需求,達到多方受益。」和震說。

十年來,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千萬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天天要聞

陝西汽車技工學校建築金屬構造項目工匠班助教胡敏在進行火焰切割(2022年4月26日攝)。她在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智能焊接職業技能競賽衝壓工(冷作鈑金工)競賽中榮獲金獎;2021年,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用更凸顯

辦好職業教育,最終是為了促進就業創業、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

和震認為,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生的歷史性變化、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給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巨大需求和堅實條件;另一方面,職業教育提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的發展。

我國現有職業學校在校生超過2915萬人。全國職業學校共開設1300餘個專業和12萬餘個專業點,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領域。在現代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十年來,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十年來,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千萬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天天要聞

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動車組駕駛與運用實訓演練(2022年4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技術技能人才社會地位大幅提升,職業教育供給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高度匹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作用顯著增強。

「面向人人的職業教育為技能型社會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撐,不可或缺、不可替代。」邢暉說。

十年來,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千萬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天天要聞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職業教育中心數字媒體專業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學習影視後期剪輯(2021年5月24日攝)。新華社發(郝群英 攝)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西方哲學|乾元西學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 天天要聞

西方哲學|乾元西學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西學,涵蓋古希臘以來歐洲及北美社會不斷發展完善的哲學、政治、經濟、法律、美學、文學、藝術以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思想和知識體系。 西方文明傳入中國已有三百餘年,從張之洞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到五四時期的「德先生與賽先生」,再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西方的影響無處不在。現代社會的基本結構源於西方...
江西省教師5年減招85%,怎麼看? - 天天要聞

江西省教師5年減招85%,怎麼看?

近期,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網披露:2025年全省中小學教師招聘人數計劃2146名。相比去年的3957人,下降45.8%;而去年相比2023年的7821人,下降約49.5%……較2020年的高峰期,江西省中小學教師招聘人數降幅高達84
權威發佈 | 瀋陽市七所普通高中將首次招收科技特長生 - 天天要聞

權威發佈 | 瀋陽市七所普通高中將首次招收科技特長生

科技特長生為進一步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引導中小學校關注學生核心素養、轉變育人模式,大力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願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遼寧省實驗中學、東北育才學校、瀋陽市第二中學、瀋陽市第五中學、瀋陽市第十七中學、瀋陽市渾南高級中學、瀋陽市垚為學校等7...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 天天要聞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5月1日上午,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正在緊張施工。河北日報記者劉 英攝進入「五一」假期,當大部分人開始享受美好假期時,固安縣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內,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依舊忙碌,全
翁城日記 888 - 天天要聞

翁城日記 888

翁城,我們來了!但見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風淳厚,人物磊落……我們行走,我們看見,我們閱讀,我們感受,我們沉默,我們呼喚,我們耕作,我們收穫。行走美麗中國,助力鄉村振興。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記」,用志其事,以壯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