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這一階段學生要面臨中考壓力,同時也是身心發育的關鍵期。
升入初中之後,有些學生性格大變,從前很聽話,現在卻總是和家長反着來,其實這都是青春期很正常的現象,大家不必過度擔心。
在這一時期,學生不僅心理上有所改變,身體也漸漸發育,最明顯的就是學生的身高,初一的時候,有些女生的身高遠遠高於男生,總是在隊列的第一排,這讓男學生感到有些自卑。
初中生出現「斷崖式」身高差,女高男低成趨勢
受到中考的影響,小升初之後,家長更加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了,稍有落後,就會着急不已。
畢竟按照現在的普職比,將會有50%的學生無緣高中,考不上高中,學生只能去職高學技術,畢業後直接工作,也就不能考大學了。
所以,家長的緊張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這也加重了初中生的學習壓力。
過重的心理負擔不僅不利於學生學習成績的進步,同時還影響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
而家長還在一門心思關注學生的成績,希望學生利用一切時間去學習,體育課被占,家長也毫不在意。
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脅,特別在初中階段,學生出現「斷崖式」身高差,女高男低成趨勢。
學生升入初中,家長要重視孩子的身高問題
看初中生的身高差,很多男生完全是「沒長開」的樣子,只到女生的肩膀。
明明是同齡人,身高卻有如此大的差距,男生的臉上寫滿了「沒面子」,漸漸變得不自信。
女生髮育時間要早於男生,這也是很多女生身高高於男生的原因之一,不過如果身高差過大的話,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看看學生是否存在缺乏鍛煉或者營養不足等情況。
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標準身高,家長可以參照初中生身高標準表,看看自家孩子身高是否合格。
初中男生12-15歲的標準身高依次為151.9cm、159.5cm、165.9cm、169.8cm;
初中女生12-15歲的標準身高則為152.4cm、156.3cm、158.6cm、159.8cm。
如果學生的身高對應的年齡段達到了或者超過了標準身高,那麼家長就不需要擔心了,如果過矮的話,家長就要緊張起來,平時多注意監督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部分男生髮育晚,高中之後身高猛漲
男生和女生的情況不同,矮個子的女生顯得嬌小可愛,所以長不高也沒關係,但是男生不一樣,這關係到自尊心。
初中階段,有些男生一直比同齡人矮,在的隊列也總站在最後一排,同學都長高了,但是自己卻一直是這個身高,導致學生性格變得內向,不愛說話。
其實長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影響最大的是遺傳因素,不過通過後天的營養搭配和體育鍛煉,也是可以長高的。
還有就是,部分男生髮育時間較晚,有些男生初中階段不長個,但是高中之後身高猛漲,這種情況也是有的。
所以學生和家長不要着急,先分析清楚原因,對症下藥,不然也是白費力。
學校設置心理健康課,幫助學生度過青春期
初中生青春期性情大變引家長擔憂不已,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其實家長大可不必擔心,因為學校會特意開展心理健康課程,正確地引導學生看待自己的身心變化。
學生進入學校之後,受到系統管理的影響,在行為思想上都趨於成熟,長成家長期待的樣子。
青春期是學生成長中必經的過程,孩子上初中之後,家長每天都在擔心孩子受青春期的影響變得不聽話,從而變得焦慮不已。
與其花時間擔心,倒不如讓自己放鬆下來,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也能給學生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初中生要「學習」、「發展特長」兩手抓,有全面發展的意識
從前,我國中小學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只看重學習成績,忽視了其他方面的發展,這對我國社會也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現在時代不同了,評價學生的標準變得多元化,不再只看學生的文化課成績。
繼體育中考實行之後,教育部再次推進素質教育進程提出了美育中考,這對學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為了給學生減負,教育部下發雙減政策,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學習和發展特長並不矛盾,其實不管外界怎麼說,學生自己有全面發展的意識,才能有進步。
話題討論:你認為身高對男生的影響大嗎?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