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校今年的招生也出現了冷熱不均的現象。有的高校分數線提高了,很開心;有的高校就有些憋屈,分數線一降再降,就是經歷了三次徵集志願都沒有招滿的。同濟大學和吉林大學不都有考生直降幾萬名還被錄取的嗎?
而這其中最突出的當屬景德鎮陶瓷大學,看校名是一所專業性很強的大學,而實際上它是一所綜合性的大學。什麼法學,經濟管理,英語之類的。
你說你是法學,怎麼畢業於陶瓷大學呢?這是不是忽悠人的啊。沒有一點名氣,就是上着將來畢業找工作也沒有幾個人待見啊!也正因此,今年景德鎮陶瓷大學缺額1000多人,讓人大跌眼鏡,儘管它是公辦院校,儘管它經過了多次志願徵集但是最後還是沒有招滿!
而這當中最誇張的當屬廣州的一所高校,計劃招生人數為4120人,而缺額就高達3380人,缺額率為82%。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就是說,計劃招生10個人,而實際錄取的不到2個人,這是不是很誇張?
有人或許不信,那我告訴你,這所高校名叫廣東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具體的缺額情況是這樣的:歷史類501專業組,計劃招生人數2096,實際投檔人數413人,缺額人數1683人。物理類502專業組,計劃招生2006人,實際投檔人數309人,缺額人數1697。
開始的時候,廣東省的專科錄取五黑分數線為180分,但是招不到人,怎麼辦?錄取分數線再次降到了140分,硬是少了40分。
這樣的錄取分數,比一科的總分都少,誰看了不覺得好笑呢?但是它招生還是鄭重其事,不讓人啞然失笑嗎?這還要招生嗎?直接打開門讓所有的學生都進來得了,不更省心嗎?這樣的招生,還讓人說什麼呢?
那麼,廣東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怎麼就遭遇了這樣大的滑鐵盧呢?
首先,它是一所民辦高校,收費那可不是一般的高。最低的學費是每年18800元,有的專業甚至高達48800元。花了這麼多錢,還是上個專科學校,估計很多學生是心有不甘的。於是乎,遭學生嫌棄了,出現了大量的缺額。
想想也是,一年學費2萬,3年就是6萬,再加上生活費和其他開支,就應該不止10萬了吧。
其次,專科在社會上的認可度不高,畢業之後也就進工廠,在流水線上工作,工資也是少得可憐。
既然這樣,還不如直接進入社會,就是送外賣,也不過如此,要什麼文憑呢?
這樣算來,不讀大專還可以早日進入社會去歷練,有什麼必要多花那麼多的冤枉錢呢?
最後,它的專業設置有許多也都是和景德鎮陶瓷大學一樣,沒什麼名氣不說,改革社會脫節。
這樣的專業設置,你學了之後,還是不能從事對口的專業,還是要自己去再進修,有什麼意義呢?
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如果真的想要學一門什麼專業技術,進入一所培訓機構有針對分學習,那就業起來不是比這學無用的東子強多了嗎?
一所專科學校,就是把分數降到140分都還是招不到學生,這樣的學校還有什麼必要辦下去呢?有些想不明白,難道就是為了含羊毛嗎?現在的家長的頭腦都很清醒了,沒有幾個人願意成為那隻羊的,不是嗎?
親愛的讀者,對於廣東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降分到140分還是缺額三千多人這件事,你有什麼想要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蝴蝶花雨話教育,專註教育時事和最新教育動態,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歡我的朋友,請關注我:蝴蝶花雨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