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是充滿感傷與不舍的時間段,因為很多學生都要「畢業了」,不管是中小學還是大學生,都有有一屆學生將帶着不舍與期待踏上另一段人生之路。
雖然老師在很多學生的心中都是「威嚴」的存在,但是在離別之時仍然會有很多的不舍,而不善言辭的學生們都會通過自己的行為表達着對老師的留戀。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想法也很有趣,即使是在如此「感傷」的氛圍之下,也能用自己的「戲精」表現讓人破涕為笑,山東一名小學生就讓老師感受到了什麼叫「戲精本精」,看後讓人笑不活了。
小學畢業男生「戲精」附體,上演師生離別大戲,看後讓人笑不活了
很多人覺得小學生還小,不知道什麼是「離別」,尤其是小學畢業更是不會覺得有什麼可感傷的,但是現在的孩子心智成熟得比較早,畢業的時候也有很多的不舍,老師也是滿含淚珠地送走了一批學生。
就在這種悲傷與失落的情緒中,老師反而破涕為笑,只因為男生做出了讓她哭笑不得的舉動,老師都感嘆真是個「活寶」。
原來這名男孩在離校的時候,突然就「戲精」上身,腦海中上演了一出離別大戲,心中的台詞也就脫口而出,邊走邊高呼「老師,沒有你我該怎麼活啊!老師,你一定要幸福啊!」。
這樣的場景讓老師看了直接笑出了聲,還有兩名男生直接架着他往後走,那場面真像偶像劇的「離別」場面,頓時就讓一件很感動的事變成了喜劇。
有網友打趣道這孩子情商還挺高,老師一定被他逗笑了,也會對這孩子印象深刻吧!能夠擁有這樣古靈精怪的學生,老師也是很有福氣了,雖然很有趣但也被男生的舉動所感動。
其實現在的孩子不同以往,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偶爾的靈感爆發也是讓人啼笑皆非的,不過在畢業的時候能上演這樣一出大戲,也算是給小學生涯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吧!反正老師肯定會記憶猶新的。
所謂「真心換真心」,雖然師生關係很微妙,但只要付出就會有回報
學生對於老師可謂是「又愛又恨」,因為很多老師平時還是比較溫柔的,與學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但是一遇到學習問題的時候就會變得很嚴肅,因此很多學生都會對老師有一種天生的「畏懼」心理。
但是隨着年輕一代老師的加入,師生關係也在發生着轉變,而現在的孩子也是古靈精怪的,所以會看到很多有趣的師生互動,有平時相處的點滴細節,也有畢業時的感傷與不舍。
其實之所以會有這些或感人或有趣的一幕,主要的原因就是兩方面,一來是學生想法單純,就想通過自己的言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就是老師真心付出,自然就能「真心換真心」,贏得學生們的認可。
其實不管是小學生還是更高年級的學生,在面對分別的時候都是會感到失落與不舍,只不過對於小學生而言家長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教會學生調節情緒才能更好地面對分別。
不管學生多大,面對離別都會感到失落,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調節情緒
當學生離開朝夕相伴的同學和老師後,就會有些失落和感傷,而且還要去面對新環境、新老師和新同學,感傷之餘也會有很多的忐忑,這時家長要起到關心和引導的重要作用。
先讓學生明白分別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雖然畢業了也可以和好朋友或者是老師建立聯繫,同時帶孩子去暢想結交新朋友帶來的喜悅,這樣能夠緩解學生的低落情緒。
當然在學生調節情緒、轉變心境的過程中,家長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家長的陪伴和理解很重要,不要覺得孩子小就忽略他們的情緒變化,一旦出現不良情緒就要去了解和溝通,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脫離悲傷的環境,這樣能夠更快地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和環境。
【筆者寄語】男孩小學畢業離校之際化身「戲精」,在眾目睽睽之下上演了一出師生離別大戲,讓老師破涕為笑,真是個「小鬼精靈」。其實小學生的想法本身就天馬行空,如此「戲精」的表現將離別的悲傷沖淡了,也給畢業增添了一些不一樣的回憶。
不過畢業不代表徹底的分別,學生依然可以與老師和好朋友聯繫,所以不要太過感傷,調整好情緒去接受新的轉變,這樣還可以交到更多的好朋友,也可以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與氛圍。
今日話題:你還記得小學畢業時的場景嗎?歡迎留言分享與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