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明信片:中國孩子在國慶黃金周交流心聲的新載體

2021年10月05日17:01:14 教育 1688

新華社上海10月5日電(記者楊愷 許曉青)掃描機器屏幕上的二維碼,再通過手機上傳自己的照片並錄製一段語音留言,便可「打印」出一張包含個人聲音二維碼在內的「有聲」明信片。

國慶黃金周期間,到位於上海市徐匯區襄陽南路的紅色少年主題郵局,寄送這類「有聲」明信片成為孩子們歡度長假的一項新體驗。

「有聲」明信片:中國孩子在國慶黃金周交流心聲的新載體 - 天天要聞

藏族學生旦增貢色展示自己製作的「有聲」明信片。 受訪者供圖

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正在上海南匯中學就讀的阿力新選擇將自己的祝福送給祖國。「我來到上海有近三年的時間了。在這近三年里,我收穫頗豐,我們和上海的小朋友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阿力新告訴記者,他也把這些心聲錄進了「有聲」明信片里。

阿力新認為,「有聲」明信片是一種傳播載體的創新,彌補了通過文字無法傳達的情感。

「有聲」明信片:中國孩子在國慶黃金周交流心聲的新載體 - 天天要聞

旦增貢色向家鄉寄送明信片。 受訪者供圖

上海健康醫學院就讀的藏族學生旦增貢色將「有聲」明信片寄給了自己的家人,希望他們身體健康。旦增貢色說,「有聲」明信片既先進又方便,很榮幸能在國慶「十一」當天參加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他還希望這家紅色少年主題郵局能成為自己寄託思鄉之情的驛站。

推動「有聲」明信片寄往全國各地的共青團上海市委合作交流部介紹,聲音留言可以超越一般的文字留言,進一步擴大東西部地區青少年之間的交流交往。今年9月起,上海市的青少年與中國西部多地的上千名青少年開展了新一輪書信交流,「有聲」明信片也是其中一種重要的交流載體。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 天天要聞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5月1日上午,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正在緊張施工。河北日報記者劉 英攝進入「五一」假期,當大部分人開始享受美好假期時,固安縣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內,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依舊忙碌,全
翁城日記 888 - 天天要聞

翁城日記 888

翁城,我們來了!但見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風淳厚,人物磊落……我們行走,我們看見,我們閱讀,我們感受,我們沉默,我們呼喚,我們耕作,我們收穫。行走美麗中國,助力鄉村振興。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記」,用志其事,以壯我行。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在復旦大學《物理前沿導論》的課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紹黑洞吸積理論。這門由32位物理學科骨幹教師輪流介紹各自研究方向的學科導論課程始於2024年,覆蓋了物理學系所有研究領域,幫助學生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概覽學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 天天要聞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稱,4月底,瀋陽一職業技術學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後又集體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這個服裝鏈接被封了三個月,三個月都賣不了,損失8000元左右。店主稱她在學校官網看到學生們穿着自家店鋪的衣服,吊牌都沒有摘,而且退回來的衣服看到上面還有草。5月3日,話題「校...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 天天要聞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邊巴卓噶在自己創辦的學校前(4月23日攝)。全國勞動模範、39歲的邊巴卓噶是西藏現代服務業技工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創辦學校那年,邊巴卓噶才20歲,她希望通過技能培訓,改變部分農村孩子沒技術、薪酬低、走不出大山、養不起家庭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