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
心理學家會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看了很多案例,覺得孩子初期的習慣養成需要一些強制,但又覺得孩子可能隨時會產生心結,有如履薄冰的感覺,不知道把握的度在哪裡。以後想做個好父母,希望知道心理學家教育自己的孩子秉承什麼原則,在學習、生活上會怎麼做,有哪些一般父母忽略或誤解的地方呢?
我們管心營學習過很多艾瑞克森的案例,他的作風就是【往前看】,也就是目標導向,而不是問題導向。
如果家長執着於問題,那麼就會很容易被孩子牽着鼻子走。
一般情況下,家長不會覺得教育是麻煩的事情,讓家長覺得麻煩的時候,一定是孩子的犯錯時,經常屢教不改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的心理學家的處理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下面分享兩個關於他的案例給你
01
某天,我的兒子藍斯由小學放學回家,他跑來對我說:「爹地,學校其他的孩子全被揍過屁股,而我卻沒被打過。所以,我想要被揍一頓屁股。」
我回答:「我沒有理由要揍你屁股。」
他說道:「我會給你一個好理由的.」於是他走了出去,打破了診所的一扇窗戶。
他回來問我:「現在,我可以被揍頓屁股了嗎?」
我表示:「不,真該做的事是換裝一面玻璃窗,揍你一頓根本於事無補。」
他嘔着氣又跑了出去,打破了另一面玻璃窗:「現在,你可以揍我了吧!」
我回答:「不,我得換裝另一面玻璃窗了。」為了想挨頓揍,他一連打破了七塊玻璃窗。而當他出去執行第七次任務時,我正站在公寓的陽台上,將七他輛心愛的玩具小卡車在陽台的欄杆上一字排開。打破第七面玻璃窗後,他再次進屋來挑釁:「我打破了第七塊玻璃窗,你可以揍我一頓屁股了嗎?」
我依舊不為所動:「下,換裝玻璃才是我該做的事。」隨後,我對他說:「現在,你有七輛小卡車排在陽台的欄杆上,我準備讓第一輛卡車開跑,希望它會及時煞車,而不至於摔到樓下的人行道上去跌個粉碎。噢,真是不幸!希望第二輛可以及時煞得住。」
他就此失去了七輛小卡車。大約三星期後,他興高采烈地放學回家。我一把抓住了他,將他橫放在我膝上,揍了他的屁股。他感到莫名其妙:「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說道:「我似乎記得你曾要求我揍你屁股,而我當時並未滿足你的期待。」
他回答:「我現在比較懂了。」
當然,我可沒有真的狠揍他,那隻不過是頓象徵性的揍屁股而已。
——
艾瑞克森示範了一項用以懲戒子女以及治療個案的重要原則。
他絕對不會應對方的要求行事,而是視情況所需做出最合宜的應對。
02
當我正在辦公室內舉行一場小型的教導研討會時,我的孫子道克拉斯突然闖了進來。他向我展示新買的運動鞋後便轉身離去。大約四十分鐘後,他又再度現身,而我當時正處在示範應如何加深催眠狀態的過程中。
我告訴他:「道格拉斯,趕緊離開。」而他竟厚着臉皮說道:「我聽不見你在說什麼。」
趕緊離開,」我重複,「到屋子裡去。」
道格拉斯只好遵命走出辦公室,卻砰然將門狠狠關上。很顯然的,他並不願離去但他卻不該砰然一聲關上門。如果他是我的兒子,我將會毫無理由地以親切的口吻要求他:「請將門砰然關上。」我會挑他正在忙着看圖畫書時要求他做這件事,他雖滿腹狐疑卻會遵命行事。我會謝謝他並要求他再做一次,他會再次砰然一聲關上門,卻不知我葫蘆里到底賣着什麼葯,而我會要求他再次砰然一聲關上門。
他會說道:「可是我想要看書。」
「不管如何,請再次把門砰然關上。」我會堅持要他再做一次。
他會再次依言砰然一聲將門關上,過不了多久,他便會詢問我為何老是要求他砰然關上門於是我藉機提醒他最初所發生的狀況,並且表示:「你當時砰然關門的方式,讓我認為你喜歡將門砰然關上。」
他的回答必定是:「我實在不喜歡將門砰然關上。」
在這類情境中,你很快便能學會某些事情並不符合你的本意。
——
艾瑞克森旨在提供正確的藥方。
令道格拉斯在有違心意的狀況下大聲甩門,勢必會令他發現自己並不「喜歡」如此做。
於是他將體會到,砰然關門只是他潛意識或反動的行為,而非他「渴望」進行的舉動。
經此教訓後,未來的他或許會轉向努力控制個人的行為,並設法從事他真正「渴望」做的事。至少,他會對自己的言行有着更深層的認知。
您的所有轉載,都會幫助到厭學症孩子,所以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