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所有關係都有因果,無論你信不信

2023年06月23日20:04:27 電視劇

世界上所有關係都有因果,無論你信不信 - 天天要聞

古語有云:「行善必得善果,作惡必遭惡報。」人性的兩面性體現了善與惡的存在,事物的運行也遵循了因果的規律。世間的一切關係都是因果循環的體現。如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道德高尚者得到眾人的幫助,道德敗壞者則鮮有人伸出援手。命運是自己創造的,相貌是心靈的映射,一切都有註定的軌跡,無人能夠逃離因果的循環。

01算計別人,坑害自己

人與人之間,唯有真誠相待,才能尋覓到純粹的友誼。試圖算計朋友,無異於自欺欺人,只是將自己的心靈折磨成了荒原。

左傳》中有一句話:「:「我無爾詐,爾無我虞。」。」這種行為或許能在短暫的時期內取得勝利,但卻無法持續一生。人們應該以真誠待人,而不是總是耍心計。正如俗話所說:「人的計謀不如天的計謀,傷害他人最終會自食其果。」

在春秋戰國時期,孫臏龐涓兩人齊名,共同拜師於鬼谷子門下。然而,他們所學的內容卻有所不同。孫臏將自己所學全部傳授給了龐涓。然而,每當孫臏詢問龐涓學到了什麼時,龐涓總是支吾其詞、不敢直接回答。龐涓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自以為憑藉自己的能力已足以縱橫天下,於是決定下山闖蕩江湖,最終成為魏國的駙馬。然而,當他得知孫臏仍在跟隨師傅學藝的消息後,龐涓感到孫臏是自己的潛在競爭對手,必須將其除掉。在龐涓多次「盛情邀請」的壓力下,孫臏只得應邀前往魏國。隨後,龐涓陷害孫臏並挖掉了孫臏的膝蓋骨,孫臏只能以裝瘋賣傻的方式來躲避龐涓的追殺。最終,龐涓被困馬陵道,身中亂箭而亡。龐涓一心算計他人,卻不知最終自食其果。

正所謂,千算萬算,算不過老天一算。作為人,應當保持本分,不要過於算計。縱然一時能夠獲得利益,但可能會永遠失去自己的聲譽。只有本本分分地做人,才能夠心想事成,平平淡淡地過日子,不再提心弔膽,才能夠獲得內心的安寧。

從前有兩家生意興盛的鋪子,一家位於東城的洗衣鋪,另一家坐落於西城的制陶鋪。洗衣鋪的生意蒸蒸日上,而制陶鋪的生意逐漸式微。制陶鋪的老闆因此心生嫉妒之情。他秘密向朝廷丞相告發,稱洗衣鋪擁有一門獨特絕技,可以將黑象洗凈成白象。白象在朝廷中象徵著吉祥,於是丞相請來洗衣匠,並要求他在三日之內完成此事。洗衣匠無法抗拒,只得答應。回到家中,他滿面憂愁,妻子詢問之後才得知制陶匠的陷害之計。夫妻二人想到了一個妙計。第二天,洗衣匠對丞相說:「大象較為龐大,家中並無合適盆器,懇請您先下令製作一個能容納大象的陶盆。」丞相立刻想到了制陶匠,他下令讓制陶匠在一天之內製作出能夠容納大象的盆子。制陶匠原本想要算計洗衣匠,殊不知最終自己反被其害。因為他無法製作出承載大象的盆子,最終遭到處死。

就像《紅樓夢》里所述:「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世間萬物都有因果循環。你所做之事,最終將回到你自身。一個人越是貪得無厭,總是精心算計着與人交往,不僅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最終還將自食其果。因此,為人處世,決不能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利益而算計他人。只有本分為人,誠實和善良地待人,方能走得更遠,更久。


世界上所有關係都有因果,無論你信不信 - 天天要聞

02種善因,得善果;種福緣,得福報。

佛家曾言:「欲了解前世的原因,須觀察今生所承受的;欲知曉未來的果報,須留意今日所為。」未來的人生將取決於你今天所做的決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你對待他人的方式將決定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因果循環無法逃避。

善待他人,即是善待自己;伸出援手,也是幫助自己。我看過一部短片,名為《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時刻》。故事描述了一位老婦人在高速公路上車胎爆裂,焦急地等待救援,直到一位陌生男子經過才將車胎修好。為了感謝這位男子的善舉,老婦人給了他一筆錢。雖然這位男子剛剛失去工作,但他拒絕了老婦人的錢,並在離開時說了一句:「我們都會面臨這樣的時刻。」為了回報那位幫助她的陌生人,老婦人將錢裝進信封,開車前往一家餐廳。剛剛坐下,一位懷孕的服務員走過來,讓老婦人感到內疚。離開時,她將那個信封留給了服務員,希望能夠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上面寫着:「我們都會經歷這樣的時刻。」直到短片的最後一幕,我們才知道那個懷孕的服務員正是那位男子的妻子。

這位男子的善舉得到了妻子的回報。命運轉換,一切好像經歷了無數轉折,但終究無法逃避因果循環。人生就是如此,你無意之間的善行,或許會在某個時刻對你產生影響。因此,無論人生如何起伏,當他人遇到困境時,儘力伸出援手,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實際上也在成就自己。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做人要善良一點,相信上天會有安排。

佛經云:「就算經歷百千劫,所作之業不滅,因緣相逢之時,果報仍由自己承受。」這句話強調了因果定律的永恆性,即使經過漫長歲月,個人的罪業也不會煙消雲散。因與緣的交匯時刻,註定了果報將由個人自己承擔。

善念是智慧的根基,惡念則是地獄的使者。你對待他人的方式,他人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應你。善待他人是一個人品德的核心。那些具備這種品質的人擁有無比強大的力量。曾經,有一個人乘船外出,發現船主的木桶里有兩條魚,在水中活蹦亂跳,估計中午就會成為餐桌上的食物。於是,這個人向船主提出:「你能把這兩條魚賣給我嗎?」船主答道:「可以!但是這些魚價格不菲,兩條要價300塊錢。您想吃時,隨時可以烹飪。」這個人當即拿出300塊錢購買了魚,但一時心軟,不忍心將其吃掉,便說:「我今天不吃,不需要烹飪。」

過了一天,船主又問他:「您今天要煮魚嗎?」那個人回答:「不需要,謝謝!」這個人看着兩條魚在木桶中自由自在地遊動,捨不得吃掉它們,更覺得它們很可憐,於是將魚放入江中,讓它們重新獲得自由。

不久之後,船行駛在大江中,突然間,狂風驟起,巨浪滔天,船上的人們都非常驚恐地呼救,而船則在狂暴的風浪中無法支撐,最終翻覆,所有人都沉入江中。然而,當初那位曾救過兩條魚的人,卻抓住一塊木板,在波濤洶湧中游向了對岸,獲得了生的希望。一念慈悲,救活一條生命。這便是因果循環的結果。

又看另一個故事,講的是釋迦牟尼遇到一個憤怒的婆羅門的事情。這個婆羅門特別討厭佛教,當他看到大家都尊敬佛教開創者釋迦牟尼之後,產生了一個壞主意。他偷偷繞到了釋迦牟尼的背後,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抓起一把沙土,然後往他頭上扔去。不過就在他扔出沙土的一瞬間,突然一陣風向婆羅門吹來,把沙土灑得他滿臉都是,搞得他很狼狽。他想發作,但是無法開口,氣得臉都紅了。

街上的人們看到這一幕都嘲笑他。婆羅門感到非常羞愧。這時,釋迦牟尼平靜地說:「如果想玷污純潔的東西,或者想陷害心地無邪的人,罪惡反而會傷害到自己。」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心地慈悲的人會因禍得福;而策劃惡行的人將會自食其果。在佛法中,戒律是衡量善惡的標準。順應佛法的,我們稱之為善;違背佛法的,我們稱之為惡。我們對善行讚歎,對惡行感嘆。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有人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善良的心只需要瞬間的決定,而這樣的善心所帶來的善果,令人心醉神迷。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只要一顆種子在地上種下,種植者總能在秋天的陽光下品嘗到果實的美味。

世界上所有關係都有因果,無論你信不信 - 天天要聞


03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隋廣義曾言:「「贈人玫瑰, 手有餘香。援助他人不僅能夠帶來實質的充實和幸福感,也是個人心靈的滋養。」人際關係始終是互相的。你對我好一分,我對你好十分。助人即助己。有時候,即使只是簡單的舉手之勞,也能給予他人巨大的溫暖。

成功的人都是那些勇於主動付出一切的人,而領導者則是那些率先為他人服務的人。然而,一般人卻總是等着別人先付出,他們渴望別人先為他們服務。只想着獲取而不願意先付出的人,就會被人們遠離。一旦失去了人群的支持,成功的機會自然會大大減少。

從前有兩個老人是師兄弟。除了各自練就了一身好的武藝之外,他們還都掌握了釣魚的絕技。然而,師兄特別保守,總是擔心別人會學走釣魚絕技,與自己競爭;而師弟則恰恰相反,總是非常願意幫助別人。但是,學會這個絕技有一個條件:每釣上100條魚,必須無償拿出4條魚來回報自己。因此,很多人都來與老人(師弟)合作。老人家毫不保留地一個個地教給他們。老人的徒弟們學會了絕技後,都非常信守承諾,對師父非常尊敬。慕名而來學習這個絕技的人越來越多,從此老人家再也不用自己去風吹日晒地釣魚了。僅僅是徒弟們給的魚已經數不清了,於是老人開始對外批發鮮魚,生意越來越紅火,成了遠近聞名的富翁。而老頭的師兄還是每天一個人默默釣魚,仍然過着清貧的日子。

在無盡時光中,你以為施予他人,卻忘記了,施予亦是收穫。喜悅和心情,滿足和開心,皆是收穫之果。如蜜蜂采蜜,快樂於花間;如花將蜜汁饋贈蜜蜂,快樂於施予。善行無大小,助人自快樂,何樂而不為!

約翰·麥克斯韋爾是一位美國作家,他曾經創作過一本非常著名的作品《與人共贏》。其中提到了一個反彈法則,即當我們幫助他人時,實際上也是在幫助自己。如果我們對待他人比他們對待我們更好,那麼我們就達到了更高的境界,建立了雙贏的關係。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當我們幫助他人時,事實上也在為自己鋪平道路。畢竟,每個人都會有需要幫助的時候,當你幫助他人時,他們也會更願意幫助你。特別對於公司的中層領導來說,如果你不去幫助自己的員工,最終受到損失的必定是你自己。

電視劇分類資訊推薦

世界上所有關係都有因果,無論你信不信 - 天天要聞

世界上所有關係都有因果,無論你信不信

古語有云:「行善必得善果,作惡必遭惡報。」人性的兩面性體現了善與惡的存在,事物的運行也遵循了因果的規律。世間的一切關係都是因果循環的體現。如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道德高尚者得到眾人的幫助,道德敗壞者則鮮有人伸出援手。
10月的這20部電視劇,你打算追哪幾部? - 天天要聞

10月的這20部電視劇,你打算追哪幾部?

十月已經過了將近一半,你有沒有發現你追的還是九月開播的劇?有意思的是女主張芷溪買了不少小說的版權,這是其中一部,自己來演主角,真是實現了很多小說迷的夢,成了故事中的人。
她是男神收割機,但是誰也帶不紅她,楊洋和龔俊可以嗎 - 天天要聞

她是男神收割機,但是誰也帶不紅她,楊洋和龔俊可以嗎

目前《驪歌行》的評分已降至6.3分,眼看就要徹底撲街了。雖然許凱和李一桐不能算流量巨星,但這樣的成績顯然並不盡如人意。大女主劇驪歌行,大女主劇李一桐,顯然不能支撐這個劇。但這齣戲撲街之後,最遺憾的不是戲沒有紅,而是李一桐仍然沒有紅起來。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