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檢察機關使用無人機實地勘測飲用水水源地。
浩蕩長江自青藏高原奔騰而下,經峭壁、過峽谷,逶迤來到四川,四川境內96.6%的水系屬於長江水系。
「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長江流域生態保護作出重要指示。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宜賓市三江口考察時強調,「四川地處長江上游,要增強大局意識,牢固樹立上游意識,堅定不移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守護好這一江清水。」
牢記囑託,砥礪前行。在四川檢察人心中,身居上游,就要強化「上游意識」,扛起「上游責任」,體現「上游擔當」,切實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厚植長江經濟帶的綠色底色和質量成色。
打擊與修復雙向發力
江水清澈,兩岸綠樹掩映,魚兒在江里暢遊……這是記者在嘉陵江南充段看到的景象。「以魚為食的鳥類數量和種類比以前多了。」嘉陵江畔,愛鳥護鳥志願者張大爺興奮地對記者說。
作為長江流域面積最大的支流,嘉陵江對長江而言,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四川省檢察機關認真落實長江保護法,努力用檢察履職,繪就長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畫卷。
自2020年1月1日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實施以來,嘉陵江沿岸的四川省檢察機關按照禁捕工作要求,加大相關案件辦理力度,2021年共受理審查起訴405件679人,起訴217件244人。
四川省檢察院掛牌督辦的廣元「4·28」非法捕撈水產品系列案、「2·28」非法捕撈水產品系列案,均受到社會高度關注。
廣元市檢察機關聚焦嘉陵江干支流水污染治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問題開展專項行動,立案154件,督促相關部門整治污水處理廠48個,清理河道及岸線棄渣550餘噸。
南充市檢察機關聚焦嘉陵江流域非法采砂問題開展專項監督,立案12件,督促拆除19家非法砂石料場,修復被破壞的嘉陵江岸線3000餘米。
綿陽市檢察機關圍繞污水直排入江問題開展專項監督,立案130件,督促相關部門升級改造沿岸污水處理廠設備,推動實現達標排放。
「打擊是手段,保護是目的。」四川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馮鍵表示。四川省檢察機關注重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督促當事人履行修復受損生態的賠償責任,通過增殖放流、勞務代償、支付生態損害賠償金等方式,修復被破壞的長江生態環境。
2021年以來,嘉陵江沿岸的四川省檢察機關通過辦案督促修復被污染破壞、違法佔用的林地、耕地、濕地2658畝,整治污染環境的企業、養殖場32個;通過辦理公益訴訟案件,責令當事人賠償漁業資源損失37萬餘元,增殖放流魚苗353.8萬尾。川渝檢察機關在嘉陵江武勝段共同建立漁業資源異地生態修復司法保護示範基地,共同增殖放流魚苗30萬尾。
刑事打擊和公益訴訟檢察合力保護長江的新格局已然形成,「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於藍」的美好詩意正在呈現。
啃下削減污染存量「硬骨頭」
隨着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晚飯後,去江邊轉一轉,已經成了宜賓市民每天的「必修課」。這邊廣場舞正酣,那邊夜跑團跑過。江邊環境變化的背後,是四川省檢察機關立足職能,削減長江流域污染存量的努力。
2020年,宜賓市翠屏區檢察院幹警發現馬鳴溪大橋下有排污口。馬鳴溪大橋距金沙江、岷江、長江交匯處約7公里,污水直排金沙江,嚴重危害長江水生態。
馬鳴溪大橋地處宜賓市翠屏區、敘州區交叉管轄區域。2021年1月19日,檢察機關與翠屏區、敘州區相關部門開展地毯式勘查,查明污染源為某肉類公司以及有1500餘戶業戶的某商業城,由於兩地生產生活污水管網與市政雨水管網混接,大量污水通過市政雨水管網直排金沙江。
查明情況後,2021年2月2日和3月9日,翠屏區、敘州區兩地檢察機關分別向當地相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相關單位對生產生活污水管網與市政雨水管網混接問題進行全面整治,並建議相關單位完善轄區城鎮污水管網建設。
兩地相關部門積極整改,引進兩家種植企業對屠宰廢水外運並對廢水綜合利用。敘州區政府將整治某商業城生活污水管網與雨水管網混接問題納入內澇整治工程,並投入150萬元進行專項治理。宜賓市檢察院跟進監督,金沙江馬鳴溪大橋段污水直排問題在60天內得到徹底整治。
該案辦結後,宜賓市檢察院又組織轄區檢察機關開展長江生態保護專項監督,共發現沿江沿河排污口31個,立案辦理44件,督促相關區、縣政府開展污水直排問題專項整治,強化長江生態保護。
「長江流域污染排放、生態破壞等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解決起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馮鍵說,這是一場持久戰,「硬骨頭」也註定不少。上述案件正是四川省檢察機關向長江流域污染存量亮劍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四川省檢察院與省公安廳、省生態環境廳聯合掛牌督辦了跨區域傾倒固體廢物的樂山「6·29」污染環境案、德陽「1·15」污染環境案等重大刑事案件;開展船舶污染治理專項活動和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完成380座非法碼頭整治,全省所有經營性碼頭配備船舶環保裝置……
沉痾漸除,綠色長江生機勃勃。
建章立制擴大「朋友圈」
長治長效,從建章立制開始。四川不斷將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制度化和法治化進程。《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四川省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檢察機關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等實施,為四川省檢察機關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標註了底線、補足了理論依據。
共舞長江經濟帶,齊心協力同保護,長江上下游省份聯動護江已成趨勢。
遂寧市麻子灘水庫位於長江二級支流瓊江的上游,下游流經重慶市潼南區。2019年12月,遂寧市檢察院收到重慶市潼南區檢察院移送的瓊江水域受污染案件線索後,交由遂寧市安居區檢察院辦理。安居區檢察院通過現場調查、委託檢測、走訪群眾、詢問污水處理廠管理人員查明,安居區中興鎮污水處理廠生物轉盤發生故障,致使進入廠內管網的生活污水在未達到處理標準的情況下,直排入麻子灘水庫。
經檢測,污水超標排放,水庫內水體富營養化、含氧量下降,水中生物缺氧死亡,污染已嚴重危及到瓊江流域生態環境安全。
安居區檢察院隨即進行公益訴訟立案並向區住建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對中興鎮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進行有效監管,確保污水處理廠治污設施正常運行、達標排放。檢察建議發出後,安居區住建局積極整改。當年4月,檢察機關回訪確認污水處理廠設備故障已排除、運轉正常,出水水質達標並建立健全了相關管理制度。
案件辦理後,川渝兩省(市)五地檢察院簽訂《涪江、瓊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協作意見》,建立信息資源聯享、司法辦案聯動、協作平台聯建、人才培養聯訓「四聯」協作模式,共同開展跨界河湖水污染治理、岸線亂佔耕地林地清理、非法捕撈整治等專項監督活動。
川渝檢察機關還與公安、生態環境部門會簽規範性文件,聯合打擊跨區域、跨流域非法轉移、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的違法犯罪行為。四川省檢察院分別與重慶、貴州、雲南、西藏、甘肅五省區市檢察院建立長江流域跨行政區劃管轄行政公益訴訟協作機制,與周邊七省區市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信息共享和應急響應機制。
大江奔流綠滿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共進的美麗畫卷,正在巴蜀大地鋪展開來。
來源: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