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屆廣州車展,福特把C位留給了福克斯,因為它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獵裝版車型。至此,福克斯家族就有了兩廂、三廂、Active和獵裝四個版本。再看看整個福特站台,除了銳際以外,全都是熟悉的面孔。蒙迪歐、銳界和翼虎都是2013款換代至今的車型,一直該款不換代,家族裏面相對比較年輕的是2015年換代引進國產的金牛座,但同時也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一款車型。如今已經2020年了,福特帶着這個陣容來參加車展,讓人不僅聯想到福特是否江郎才盡了?
和通用一樣,福特品牌從進入中國市場到大火其實是順風順水的,旗下的蒙迪歐以及福克斯兩款主打車型很快就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其中福克斯更是憑藉其在拉力賽圈的知名度一躍成為同級的明星車型,和大眾高爾夫齊名。不過我個人更喜歡的是蒙迪歐,因為它是帶給我美系車「用料足」初印象的車型。不惜成本地堆材料做底盤和隔音,這才是原汁原味的美系車。在那個年代,你很難想像蒙迪歐會在十幾年後被雅閣凱美瑞擠下去。
可惜的是,成也蒙迪歐,敗也蒙迪歐。福特帝國在中國市場的沒落,蒙迪歐的「異味門」是導火索。第四代蒙迪歐於2013年在中國市場推出,有着媲美馬丁的顏值和吊打同級的操控,銷量那叫一個火爆。但沒賣多久,網上就開始陸續爆出蒙迪歐內飾異味嚴重。直到2015年,消費者維權開始爆發。後面當我們都以為蒙迪歐會因為這個事件召回的時候,2016年福特又陷入了「斷軸門」,這次不再是蒙迪歐一款車型,而是幾乎涵蓋了當時福特全系產品,其中案例最多的是蒙迪歐和翼虎。最後,福特召回的車型是翼虎。
經歷「異味門」和「斷軸門」之後,福特就像觸發了一個下滑開關一樣,此前大賣的蒙迪歐和翼虎像突然隱身,一直咬着漢蘭達不放的銳界也開始略顯疲態,新引進的旗艦產品金牛座就更是叫好不叫座。最後,福特就剩下福克斯和福睿斯兩個籌碼。
如果說前兩次事件福特的公關有責任,那接下來這個戰略性的錯誤決策福特就責無旁貸了。從銷量曲線我們能看到,福克斯的銷量從2018年開始跌入月銷萬輛區間內,而福睿斯的銷量轉折點是2018年11月,這正好是它倆三缸車型上市的時間節點。
數據來源:搜狐汽車
可能連福特自己也沒想到,市場的反應竟然這麼快,三缸機把福克斯之前攢下來的市場口碑全部都推翻了。同樣因三缸機銷量受重創的還有別克和雪佛蘭,英朗、威朗、科魯茲、科沃茲等這些原本都是銷量主力,但全部都因通用錯誤的市場預判斷送了前程。如今英朗迷途知返,又換回了1.5L四缸發動機,銷量明顯見長。
也不知道美系車企對市場出現了哪些錯誤的解讀,讓它們深陷三缸機的坑無法自拔。中國消費者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很低,這也就意味着市場教育的成本是非常高,嘗試第一個吃螃蟹如果成功了收益固然可觀,但失敗了那傷口自愈也很長時間。把福克斯全系換成三缸機的決策,無異於將整個品牌的支柱作為籌碼放手一搏。最後福特還是搏輸了。
獵裝版福克斯的上市對於這個細分市場來說本是有旅程碑意義的,但在苟延殘喘的福特面前卻顯得暗淡無光。要想緩解中國市場當前這個局面,福特還有錦囊在手,新車換代是最簡單粗暴的解決方式,蒙迪歐、銳界以及翼虎都已經來到了生命周期的末端,離換代應該不遠了。而如果福特不想等,那就應該考慮讓福克斯和福睿斯重新使用四缸發動機了。
三缸機雖然能夠很好應付新的排放法規,但它始終是過渡產品,而且這過渡的時間比想像中過得更快,最靠譜的還是加速推進新能源產品的研發。日系已經實現了油電多擎動力應用,德系的大眾更是已經率先發佈了ID家族,在新勢力產品上領先傳統對手一步。福特難道不應該好好反思現在的自己能拿出什麼技術來應對這個關鍵的過渡時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