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牛車網]
雨刷,是再平常不過的汽車零件了,但就是如此小小不言的零件,也有很大學問。無論是結構、刮刷形式還是接口樣式,雨刷都有很多種分類。今天,牛車實驗室就跟您聊聊雨刷中的那些奧秘。
一、根據結構分類
1.有骨雨刷
有骨雨刷顧名思義就是在雨刷刮片上存在「骨骼結構」,除了雨刷主支架,還設有副支架來支撐雨刷片。
有骨雨刷是早年間比較常見的雨刷形式,目前已基本被無骨雨刷替代,當然仍有不少低端車型還在使用有骨雨刷。
由於各「骨骼」之間的壓力點平均,有骨雨刷容易產生與風擋玻璃的摩擦噪音,另外由於現代汽車大多採用了曲面玻璃,有骨雨刷並不能完好貼合,因此被陸續取代。
2.無骨雨刷
無骨雨刷就是雨刷上沒有「骨骼結構」,但其實在刮片上內藏了一根彈性鋼片,使得讓刮片可以完整貼合在擋風玻璃上。
無骨雨刷貼合曲面玻璃的效果更好,並且受力均勻,掛刷效果更好,也不會產生噪音,現在大多數車型都已經採用了無骨雨刷。
二、根據刮刷形式分類
1.平行式雨刷
根據雨刷刮刷形式可以分為平行式雨刷、對開式雨刷和單雨刷。平行式雨刷的兩根雨刷採用幾乎相同的擺動樣式,因此被稱作平行式雨刷。
一般前風擋高度較低,寬高比高於0.7的車型會使用平行式雨刷。它的優點是雨刷長度短,因此雨刷電機的負荷要相對更低,成本也更低。
由於兩個雨刷均向駕駛員一側刮刷,因此副駕的上方會產生較大盲區,這是平行式雨刷最大的缺點。
2.對開式雨刷
大客車上一般採用的都是對開式雨刷,這種雨刷的刮刷方向採用了對稱式,從中央分別向風擋兩側刮刷,因此被稱為對開式雨刷。
一般風擋高速較高,寬高比低於0.7的車型會使用對開式雨刷。它的優點是副駕區域盲區較小,但中央部分會留有一定的刮刷盲區。
對開式雨刷的雨刷長度更長,因此需要略大功率的雨刷電機,成本也會略高。
3.單雨刷
風擋面積較小的車型會採用單雨刷,使用單雨刷的車型基本是兩種極端,一種是尺寸極小的微型車,另一種是炫酷拉風的跑車。
相信各位對單雨刷印象最深的車型就是早年的富康了,也許只有法國人會想到如此另類的前雨刷設計。
現在的單雨刷車型一般會採用兩根連桿,共同扭動達到增加刮刷面積的作用。其實無論是哪種刮刷形式,都要達到駕駛員正前方98%的刮刷覆蓋率,副駕駛正前方80%的刮刷覆蓋率。
三、根據接口分類
根據雨刷的接口可以分為U型鉤接口、插拔式接口和燕尾式接口等。
其中,U型鉤雨刷是最為常見的雨刷接口,早期的有骨雨刷和部分無骨雨刷均是採用這種接口。這種接口安裝略顯複雜,已經不是最為主流的安裝接口。
其它接口更換起來要更為簡便,例如大眾車多採用的插拔式接口,只需按下插孔即可輕鬆取出和安裝。
由於更換比較方便,存在被盜風險,並且為了美觀,很多車型的雨刷都隱藏在機艙蓋下方,並不能被直接抬起,更換時需要進入雨刷器的維修模式。進入維修模式一般是車輛斷電後長按雨刷撥桿即可,具體車型您可以查詢實際的使用說明。
以上就是汽車雨刷的完整介紹,相信根據分類,您對您愛車的雨刷也有了非常清晰和深入的認識。關注牛車實驗室,每天帶您了解更多汽車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