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輛十萬元精緻純電新能源車,打工人看了直呼「真香」!

2025年04月13日16:52:04 汽車 1602

朋友們,2025年了,如果你還在糾結「十萬塊買油車還是電車」,我只能說格局打開!現在的純電車不僅續航紮實,配置還能卷出花,今天就來扒一扒三款十萬元級「精緻小鋼炮」,保准你看了想立刻掏錢包!

第一款:比亞迪海豚2025款——萌系外表,硬核技術

這車堪稱「電動車界的甜妹」,圓潤車身像顆Q彈的糯米糰子,但千萬別被外表騙了!它搭載比亞迪祖傳刀片電池,CLTC續航401km,冬天開空調也不慫,實測能跑出350km+的成績。更絕的是,2025款新增APA自動泊車功能,新手司機再也不用擔心側方位停成「斜方位」了。

這三輛十萬元精緻純電新能源車,打工人看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聞

槽點嘛,後排空間對一米八猛男稍顯局促,但想想價格才9.68萬起,還要啥單車?適合剛畢業的小年輕和帶娃的寶媽,城市通勤直接封神!

第二款:榮威D7 DMH——優惠後7.98萬起的「空間魔術師」

這車簡直是「價格跳水冠軍」!原價12.58萬起,現在優惠完直接砍到7.98萬,比某些老頭樂還便宜!別看價格低,軸距2810mm,後排能塞下三個成年人和一條狗(別問我為什麼帶狗)。CLTC續航510km,周末跑個跨城自駕游毫無壓力,重點是充電30分鐘能回血80%,比追劇等廣告還快。

這三輛十萬元精緻純電新能源車,打工人看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聞

缺點?內飾設計走「老幹部風」,中控屏像塊懸浮的iPad,但看在價格的份上,我選擇原諒它!適合精打細算的奶爸和網約車司機,畢竟「大就是正義」!

這三輛十萬元精緻純電新能源車,打工人看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聞

第三款:埃安UT——安全配置拉滿的「鋼鐵直男」

如果車圈有「理工男」人設,埃安UT絕對當仁不讓!全車9個安全氣囊,比某些車的氣缸還多;車身用上高強度鋼+鋁合金,撞了可能對方車頭癟了它還能凹造型。CLTC續航420km,支持24分鐘快充,午休時間充個電,下午繼續搬磚不耽誤。

這三輛十萬元精緻純電新能源車,打工人看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聞

不過智能化稍弱,語音助手偶爾會「人工智障」,但8.98萬起的價格還要啥單車?推薦給怕死的惜命黨(比如我)和經常跑高速的商務人士,畢竟安全才是最大的豪華!

這三輛十萬元精緻純電新能源車,打工人看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聞

總結:

三款車各有絕活——海豚適合精緻生活家,榮威D7 DMH是性價比屠夫,埃安UT則是安全感代言人。記住,買車就像找對象,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合資車企40年 丨大眾的退和奔馳的進 - 天天要聞

合資車企40年 丨大眾的退和奔馳的進

六月是上半年最後的「關口」,汽車圈的大事有很多。互聯網的記憶只有7天,所以小米YU7狂歡時,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發生在六月的兩個關鍵變化。 月初,一汽-大眾宣布完成了大眾品牌營銷體系變革。在重構的營銷核心職能部門中,公關部得到強化,由原來的一個公關小組升格為市場二級部門公關部。月底,北京奔馳新成立了新部門「...
6月乘用車出口TOP10:海鷗同比大漲421%排第二,吉利三款車型上榜 - 天天要聞

6月乘用車出口TOP10:海鷗同比大漲421%排第二,吉利三款車型上榜

隨着國內車市競爭激烈程度的加劇,一眾車企紛紛把目光瞄準了海外市場,這其中尤為比亞迪表現的最為積極,算上前不久正式啟用的巴西工廠,這家新能源汽車巨頭在海外已經建立了5家工廠,此外,作為早期出海車企的代表,奇瑞汽車在剛剛結束的6月份出口了新車超
「蕪湖邁巴赫」風雲A9L該怎麼選?尊貴版性價比最高! - 天天要聞

「蕪湖邁巴赫」風雲A9L該怎麼選?尊貴版性價比最高!

就在昨晚,被稱為「蕪湖邁巴赫」的奇瑞風雲A9L上市了,指導價14.99-20.79萬元,限時超級置換搶購價為13.99-19.79萬元,相比預售階段,不僅價格下調,配置上也進行了補足,那麼正式上市後它的產品力究竟如何?哪個車型性價比最高呢?
比亞迪之後,華為也來了,大家都開始做旅行車了 - 天天要聞

比亞迪之後,華為也來了,大家都開始做旅行車了

7月8日,在享界品牌舉辦的「享界用戶星享之夜」活動上,除了發佈了享界的新車標,余承東還劇透了享界品牌的新車規劃:享界品牌的第二款車型定位為旅行車,計劃於今年秋季上市。享界也成為了又一家將推出旅行車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上個星期比亞迪剛發佈完海豹06旅行車,加上此前蔚來的ET5T,中國車企在新能源的賦能下,開始對...
比亞迪率先實現媲美L4級智能泊車,官方承諾為「智能泊車」安全兜底 - 天天要聞

比亞迪率先實現媲美L4級智能泊車,官方承諾為「智能泊車」安全兜底

2025年買車看智駕,智駕已經成為消費者購車時的重要考慮因素。根據國際通用的分級標準,智駕可分為L1-L5五個級別,其中L4可簡單理解為在特定條件下,駕駛員可「脫手脫眼脫腦」,事故責任由車企承擔。現階段,智能駕駛普遍存在責任劃分界限模糊的問題,車企不會承諾對智駕過程完全負責,更多情況是消費者承擔智駕帶來的風險...
合資銷量回暖,東風本田做對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合資銷量回暖,東風本田做對了什麼?

「合資品牌就必走下坡路嗎?」在轉型的當下,這樣的觀點似乎在很多人心中成為了合資品牌的發展方向,尤其是經歷了2024年全年的落寞,不管是銷量的下滑,還是經銷商的退網,似乎都在印證這一觀點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