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算快啊!」——誰能想到,這句輕描淡寫的評價,竟出現在一輛時速225公里的疾馳車內!4月1日凌晨,大連東快路上,一台小米SU7 Ultra以近乎瘋狂的時速狂飆,副駕乘客的「淡定」發言,讓這段21秒的視頻瞬間引爆全網。
1. 瘋狂細節:從60到225km/h僅需9秒
據視頻顯示,車輛從60km/h加速至100km/h僅用2秒,隨後7秒內飆至225km/h,全程車速未低於150km/h。車內顛簸劇烈,車機系統多次發出「車速過快」警報,但駕駛員僅回應「前面有車」,繼續疾馳。更令人心驚的是,東快路雙向車道當時車流正常,限速僅為100km/h。
2. 市民怒斥:拿生命當兒戲!
汽車從業者鄒先生髮現視頻後直言:「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網友更是炸鍋:「馬路不是賽道!」「乘客的麻木比超速更可怕!」而山東濰坊警方此前已通過大數據鎖定類似超速案件,涉事車主被迅速抓獲,高效執法獲贊。
3. 法律紅線:超速50%即可入刑
遼寧律師于海洋指出,該行為已涉嫌危險駕駛罪。按法規,超速50%可罰2000元並吊銷駕照,若構成犯罪最高可判拘役。但爭議隨之而來:罰款是否太輕?禁駕年限是否該延長?
4. 車企責任:性能與安全的博弈
小米SU7 Ultra搭載三電機系統,性能堪比超跑。雖新車已強制「新手模式」(300公里內限速),但仍難擋飆車族。有專家呼籲:高性能電車需動態監控,超速時自動上傳數據至交管部門。
結尾:當科技狂奔,誰來踩剎車?
說實話,這不僅是某個司機的瘋狂,更是時代的縮影。電動車性能「白菜價」化,3秒破百的「猛獸」觸手可及,但駕駛者的安全意識卻未同步升級。就像給小孩一把衝鋒槍,後果可想而知。
不得不問:我們是否高估了科技,卻低估了人性?當「推背感」成為社交貨幣,誰來為公共安全兜底?或許,除了嚴懲和監管,更需要一場全社會的「速度敬畏」教育。
互動討論:
- 「超速入刑」該不該降低門檻? 現行法律是否能震懾「玩命族」?
- 車企是否該為性能車加裝「電子牢籠」? 比如自動限速或遠程鎖車?
信息來源:
半島晨報《生死時速!大連一小米SU7飆到225公里每小時》
搜狐新聞《驚爆!大連一小米SU7 Ultra超速狂飆225公里》
騰訊新聞《夜間,大連東快路上,一輛小米SU7超速狂飆!》
搜狐汽車《真相曝光!小米SU7 Ultra車主深夜狂飆22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