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伸手掀翻牌桌的那一刻,百萬豪車市場的泡沫終於開始破裂。
三電機、1548馬力、1.98秒破百,特斯拉Model S Plaid看到參數直接蹲牆角哭。保時捷Taycan Turbo GT用戶更慘——花198萬買的玩具車,還沒捂熱就被國產車扒了底褲。30.8米凝血級剎車距離,這指標根本不是讓車主踩的,是讓對手哭的。
三電機系統砍到53萬級,比特斯垃Model S Plaid便宜50萬
- 紐北圈速吊打保時捷,選裝賽道包卻只要寶馬M4兩顆輪轂的錢
- 84度電池放電功率敢飆800kW,電車下賽道終於不用帶充電寶,看到這可能有讀者要罵了:「馬力數據是不是摻水?三電機可靠性存疑!」
先看這個:11分鐘補能340km,寧德時代麒麟II電池頂着5.2C倍率硬剛超充樁。友商還在吹「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小米已經做到「充電11分鐘飆車一小時」。
這台車最恐怖的,是讓豪車裝逼成本斷崖式下跌。
以前證明自己有錢要買保時捷,現在證明自己懂車買SU7 Ultra。24K鍍金車標和5㎡ Alcantara材質不是重點,重點是方向盤上那顆Boost鍵——按下這玩意需要的不是勇氣,是頸椎科醫生隨車待命。
小米給BBA用戶算過一筆賬:
1. 買寶馬i7的錢夠買兩台SU7 Ultra+十年電費
2. 省下的50萬夠包下上海賽車場玩26次
3. 剩餘零錢還能買個小米全家桶從手機遙控汽車
但這車註定引發兩極分化:
極客狂喜:激光雷達數量比停車場攝像頭還多,車機用的是手機同款驍龍8295
保守派抓狂:52萬買小米?不如加錢上丐版718保時捷
雷軍的陽謀就兩條:
1⃣ 用生態綁架錢包(手機/家電/汽車全打通)
2⃣ 用技術碾壓情懷(堆料堆到供應商喊爸爸)
那些說「國產車不配賣50萬」的人該醒醒了。全車3.74㎡碳纖維可不是淘寶爆款,285kg下壓力在高速過彎時能讓你體會什麼叫牛頓的復仇。
結尾靈魂三問:
1. 特斯拉車主看到5.2C超充會不會想砸充電樁?
2. 保時捷銷售看到SU7圈速會不會改行賣手機?
3. 花53萬買台能跑贏自家理財產品的車,到底算消費還是投資?
評論區開放戰場 問就是敢說:
「罵小米定價貴的,當年噴手機1999交朋友的是不是同一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