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日產啟動合併談判:目標明年6月簽署協議,有望成全球第三大車企

2024年12月24日01:03:13 汽車 1938

日本兩大車企巨頭本田、日產合併案迎來重大進展。

12月23日,據新華社,日本汽車製造商本田汽車公司日產汽車公司23日在東京共同宣布,雙方已就合併事宜簽署諒解備忘錄,將正式開啟合併談判。二者將以共同出資成立一家控股公司、雙方均作為該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進行合併。

另外,根據雙方發佈的公告,三菱汽車也考慮簽署諒解備忘錄,探討參與業務整合。三菱汽車計劃在2025年1月底之前給出最終決定。目前,日產持有三菱汽車24%的股份。

公告指出,日產和本田就各種可能性和選擇進行了討論。雙方宣布簽署諒解備忘錄,旨在保持全球競爭力,並使兩家公司繼續向全球客戶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產品和服務。業務整合後,雙方可以整合各自的人力資源、技術等管理資源;創造更深層的協同效應;增強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並期望提升企業中長期價值。

根據聲明,本田和日產的目標是通過合併成為一家「年銷售額超3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9萬億元)、年營業利潤超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90億元)的世界級移動出行公司」。

不過公告也強調,雙方仍在磋商中,並未就合併達成最終決定。

針對整合計劃,公告提及,雙方計劃在2025年6月簽署關於業務整合的最終協議,其中也包括股份轉讓計劃。擬成立的新合資控股公司計劃於2026年8月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經營合併後仍將保留各自品牌。

合併後有望成全球第三大車企

本田和日產兩家公司還打算將三菱汽車納入該控股公司體系之中。目前,日產是三菱汽車的最大股東,持有三菱汽車24%的股份。

若此次併購成功,其將成為自2021年1月菲亞特克萊斯勒與法國標緻先進集團合併組建Stellantis以來汽車行業最大的併購案。

如果日產-本田-三菱合併,新公司每年的汽車銷量將超過800萬輛。這將使該公司躋身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之列,但仍低於日本另一家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2023年銷量為1123萬輛)和德國汽車製造商大眾汽車(去年銷量為923萬輛)。

本田日產啟動合併談判:目標明年6月簽署協議,有望成全球第三大車企 - 天天要聞

公開資料顯示,本田、日產和三菱均是日本汽車行業的頭部車企。本田自1948年創立以來,業務橫跨汽車、摩托車等多領域;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成立於1933年;三菱汽車1970年從三菱重工業獨立,是三菱集團核心成員。

銷量方面,2023財年(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本田全球銷量約398萬輛;日產在2023財年全球銷量為337萬輛;三菱汽車則為78萬輛。

日產汽車在23日發佈的公告中提及,本田和日產此前的合作,也為本次合併奠定了基礎。

2024年3月,本田與日產宣布,開始在電動汽車電池和軟件方面進行合作,計劃共同探索下一代軟件定義汽車平台,共享電機、逆變器等資源聯合開發新電池和電動軸;8月,本田、日產與三菱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探索在車輛電氣化和軟件開發等領域的合作潛力。

合併是「孤注一擲」?

在外界看來,本田和日產牽手的根源在於兩家企業在激烈競爭中逐漸失勢。

日產汽車前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對本田和日產的合併十分悲觀,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其為「絕望之舉」「孤注一擲」。

戈恩表示,「日產和本田合併是孤注一擲的舉動,並非一筆務實的交易,因為兩家公司之間很難找到協同效應,兩家公司幾乎沒有互補的地方,它們在同樣的市場上運營,產品幾乎相同,品牌也非常相似。」

在他看來,兩家企業的所謂合併並不意味着兩家日本品牌的真正融合,反而更多是因為日本經濟產業省想要推動這項交易來促進日本經濟,而本田對此似乎並不滿意。

戈恩稱,本田是一家非常強大的「功臣公司」,而日產也為自己的過程技術而感到自豪,兩家的合併很可能導致工程師們互相不服氣。如果兩家公司合併或者是組建聯盟,那麼新公司將採用哪些技術,這是十分艱難的決策,也是兩家公司合併後面臨的最尖銳的難題。

日經新聞在此前的報道中評價說,在世界汽車產業中,美國特斯拉和中國企業等純電動汽車企業正在挑戰傳統的大企業,在技術和參與者兩方面,正在進行歷史性的結構轉型。日本國內3家廠商將集結技術力量等經營資源,力爭成為世界第3大集團。

日本共同社的分析文章也指出,本田和日產決定合併談判的原因是汽車競爭領域轉向純電動汽車和車載軟件,日本車企原本引以為豪的發動機等技術優勢迅速減弱。新能源車的發動機結構更為簡單,比亞迪和特斯拉等車企的加入,加上新興車企在車載軟件方面的優勢,讓日本車企的危機感加劇。

據日產汽車2025上半財年財報,2024年4月至2024年9月,其營業收入為5.98萬億日元,同比下滑1.3%;營業利潤為329.08億日元,同比下滑 90.2%;凈利潤192.23億日元,同比下滑 93.5%;全球銷量為159.6萬輛,同比下滑1.6%,其中中國市場降幅最大,為 -5.4%。

本田汽車2025上半財年財報顯示,2024年4月至2024年9月,其營收同比增長12.4%至10.8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同比增加6.6%至7426億日元;凈利潤為4946億日元,同比下降19.7%;全球銷量為177.9 萬輛,同比下滑8.1%,其中中國市場銷量同比下降62.4%,為38.1萬輛。

全球範圍來看,當下,日本車企曾佔優勢的中國和東南亞的地盤正在發生巨大動搖。2024年1-11月,本田在中國的累計銷量下降30.7%,日產則下降10.5%。

當然,在中國市場,下滑的不僅是日產和本田,這是大多合資品牌正面臨的困境。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60萬輛,同比下降9%。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額15.6%,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12.4%,同比下降3.1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6.4%,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

​(來源:澎湃新聞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寶馬5系,1萬公里准新車,運動轎車愛好者優選! - 天天要聞

寶馬5系,1萬公里准新車,運動轎車愛好者優選!

寶馬5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61年,當時寶馬1500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展出,這可以被視為寶馬5系的前身。到了1970年,寶馬為了與奔馳W114系列爭奪市場,也加速了5系的誕生,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寶馬5系是一個肩負着品牌期望的系列。
家用SUV優選,一手本田CRV,四年車齡僅4萬公里 - 天天要聞

家用SUV優選,一手本田CRV,四年車齡僅4萬公里

說到本田CR-V,還得從它的誕生講起。CR-V的誕生源於本田對SUV市場需求的洞察和技術創新。作為一款緊湊型SUV的先驅者,第一代CR-V於1995年正式亮相。它的誕生不僅是本田應對市場變化的戰略舉措,更是本田設計理念和工程技術的一次集中展
21年凱迪拉克CT5,6.8萬公里一手准新車,14萬出頭值得入手嗎? - 天天要聞

21年凱迪拉克CT5,6.8萬公里一手准新車,14萬出頭值得入手嗎?

凱迪拉克CT5作為凱迪拉克品牌旗下的一款豪華轎車,2021款28T豪華型以其獨特的外觀設計、出色的性能表現和豐富的智能科技配置,在中級豪華轎車市場中佔據了一席之地。這款車不僅繼承了凱迪拉克品牌的經典元素,還融入了現代時尚的設計理念,為消費者
邁金推出 C706 單車騎行智能碼錶:配備四維圖新地圖,999 元 - 天天要聞

邁金推出 C706 單車騎行智能碼錶:配備四維圖新地圖,999 元

IT之家 5 月 4 日消息,邁金現已在京東上架 C706 單車騎行用智能碼錶,該碼錶配備 3.3 英寸觸控屏,定價為 999 元。據介紹,這款智能碼錶配備四維圖新地圖(比例尺 50m-20km),擁有豐富的 POI 興趣點,支持實時顯示坡段,配置自定義坡段提醒。內置賽段成績競技功能,同時支持在團騎活動中與他人實時對講。該智能碼錶搭載...
2026款豐田凱美瑞官圖發佈 - 天天要聞

2026款豐田凱美瑞官圖發佈

豐田汽車近日發佈了2026款凱美瑞的官方圖片。作為年度改款車型,這次主要增加了Nightshade Edition特別版,同時對部分配置進行了調整。新車預計今年秋季在美國市場上市,具體售價尚未公布。先來看看新增的Nightshade E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