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要到了,漲價漲價還是漲價,電車變成了「電動爹」?

2024年02月02日13:25:24 汽車 1504

全世界都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我們國家更是一馬當先。現在電車之所以快速發展,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減免購置稅以及後期的用車成本低的緣故。未來這些成本依然會很低嗎?肯定不現實!目前屬於特殊補貼,電車處於扶持期,未來決定電車發展方向的肯定是供需關係,這一點毋庸置疑。

進入年底,很多小夥伴集中駕駛電車出行,有回老家的,有出去旅遊的,隨着供需關係發生變化,很多車主發現電車的優勢慢慢變弱。

春節要到了,漲價漲價還是漲價,電車變成了「電動爹」? - 天天要聞

近期很多小夥伴去海南春節,因為海南溫度較高,與內地的濕冷天氣形成了明顯反差。但最近一則新聞給電車用戶潑了一盆冷水,因為進入海南島的汽車需要乘坐輪船,海南當地輪渡運輸有限公司發佈了電動汽車價格調整公式,電動汽車乘坐輪渡漲價了200元,由372元變成了572元,漲幅明顯。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可能是為了控制車流,往深層次來說就是海南島的高速是免費,因為高速費用全部算在油價里,所以海南島的油價比內地每升貴了一到兩元左右。如果消費者駕駛的是電車,那麼海南島當地無法獲得盈利,所以輪渡漲價也就能理解了。當然了,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輪渡公司看到大量電車進島,所以單方面做出的漲價決定。

春節要到了,漲價漲價還是漲價,電車變成了「電動爹」? - 天天要聞

現在也有不少車主發現,臨近年底很多熱門城市或者高速充電費用也都大漲,甚至個別充電站每度電已經高達兩元了,基本電車行駛每公里費用達到了3-3.5角,與不少油車的油價旗鼓相當。而且這種趨勢在短時間內只會變得愈演愈烈,那麼離開補貼的電車真的沒有優勢了嗎?

春節要到了,漲價漲價還是漲價,電車變成了「電動爹」? - 天天要聞

最近有兩則新聞,第一個就是問界汽車開始陸續推送全國範圍內的智能駕駛系統;第二個就是比亞迪汽車開始將智能駕駛系統下沉,未來十多萬的比亞迪電車同樣也擁有智能駕駛系統,這就是屬於科技創新

春節要到了,漲價漲價還是漲價,電車變成了「電動爹」? - 天天要聞

未來留給電車的只有一條路,就是不斷創新。當然了,已經有不少消費者購買電車,並不是為了便宜,比如50萬或者100萬的電車,他們想要的是與油車完全不一樣的用車體驗,車載冰箱,智能駕駛,便捷的用車環境,這些都是讓這些消費者下單的優勢。

春節要到了,漲價漲價還是漲價,電車變成了「電動爹」? - 天天要聞

未來離開補貼的電車銷量會出現一定程度下滑,但長期來看大概率依然會快速上漲,一方面是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是絕大部分車企已經將主要精力瞄準了電動汽車領域,甚至豐田埃爾法未來也將推出插電混動版本,油車已經很少更新了,這也絕對了油車對車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已經快速下滑。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UNI-V降到7.79萬,1.5T爆192馬力,比思域香 - 天天要聞

長安UNI-V降到7.79萬,1.5T爆192馬力,比思域香

雖說現在的燃油車確實不如新能源車那般吃香,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對新能源車型不怎麼感興趣,不管是第一台車還是置換仍然還會考慮燃油車型。尤其是現在,燃油車市場變化較大,很多曾經的當家車型如今可能已經名不見經傳,而且以前價格非常堅挺,現在終端動輒就四
一車三用的新能源房車,5月16亮相成都房車展,操控媲美家用車 - 天天要聞

一車三用的新能源房車,5月16亮相成都房車展,操控媲美家用車

在新能源房車領域,長安獵手硬升頂四驅房車以創新設計打破傳統局限,憑藉增程混動系統、硬升頂結構及全地形通過性,成為兼顧城市通勤與越野探險的跨界典範。本文將從外觀、動力、底盤、生活空間到水電配置,全方位解析這款「移動生活堡壘」的硬核實力。
「這是玩文字遊戲」!多位小米車主要求退車,質疑虛假宣傳 - 天天要聞

「這是玩文字遊戲」!多位小米車主要求退車,質疑虛假宣傳

近日,小米SU7 Ultra碳纖維挖孔機蓋版車型陷入輿論漩渦。5月7日晚間,小米汽車發佈《關於大家關心問題的回答》,對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問題致歉,並給出了補償方案。小米SU7 Ultra圖據小米汽車官網一些選裝了4.2萬元碳纖維機蓋的小米SU7 Ultra車主認為,小米汽車此前曾宣傳過碳纖維挖孔機蓋版車型的賽車級碳纖維、雙風道空氣...
雲間競速!9省近700名騎手逐鹿南嶽之巔 - 天天要聞

雲間競速!9省近700名騎手逐鹿南嶽之巔

央廣網衡陽5月12日消息(記者 黃珂嵐)5月11日,「相約衡山」2025年湖南衡山紫蓋峰單車爬坡挑戰賽火熱開賽,來自廣東、廣西、湖南等9個省近700名單車運動愛好者齊聚衡山縣紫蓋峰景區,在青山雲霧間展開了一場速度與毅力的較量。騎手們從賽事起點飛馳而出(央廣網發 衡山縣委宣傳部 供圖)本次賽道全長5.8公里,累計爬升...
小米汽車挖兩個孔就多收4.2萬,實在過份啦 - 天天要聞

小米汽車挖兩個孔就多收4.2萬,實在過份啦

小米汽車挖兩個孔就說最先進的動力學,然後收費4.2萬,這就是把消費者當傻子,車主投訴到浙江最有名的1818黃金眼,這個浙江有名的媒體開始關注啦。 小米車主發現小米汽車宣傳的部分配置與實際不符,如SU7 Ultra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被指存在
插混版別克GL8開始交付!配獨立航空座椅+貫穿屏,綜合續航1420Km - 天天要聞

插混版別克GL8開始交付!配獨立航空座椅+貫穿屏,綜合續航1420Km

導讀:隨着現在准三胎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家庭從單一的三口之家變成了四口甚至五口之家,當家庭人數的增多,普通的緊湊型汽車以經不滿足當下的需求,所以有着許多消費者將購車的目光投向了MPV車型,再加上新能源領域的快速發展,插電混動動力得到了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