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車9年之後,蔚來汽車終於獲得了獨立生產汽車的資格。在汽車產能過剩、有關部門對生產資質管控嚴格的當下,蔚來汽車或將為小米等後來造車者提供了效仿路徑——證明銷售能力,拿下獨立生產資質。蔚來汽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出現在工信部車輛生產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中。這意味着蔚來汽車獲得了獨立生產資質。至此,頭部三家造車新勢力分別通過收購或資產轉讓的方式,均拿到了獨立生產資質。
自主汽車評論:蔚來獲得造車資質在情理之中,不過眼下對於蔚來來說最重要的是擴大其銷量。
2.「奇瑞控股」微信公眾號消息,奇瑞控股集團11月份銷售汽車21.2萬輛,同比增長111%,年內連續第二次突破20萬+,再創單月銷量歷史新高。1至11月份累計銷售汽車166.56萬輛,同比增長47.8%。
自主汽車評論:雖然國內不少車企都在發力高端化,但是紮根平民的奇瑞銷量卻持續實現高增長,值得國內不少車企學習。
3.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在社交平台發文斥責部分同行惡意針對該品牌,並最高懸賞500萬元打擊「詆毀抹黑」行為。李雲飛列舉了多個比亞迪的技術和產品被負面評價的案例,「有在店裡直接擺比亞迪汽車惡意對比的,有銷售顧問給客戶看剪輯後的黑料的,有給我們產品配置或品牌車型起惡意外號的,更有甚者買比亞迪汽車進行惡意詆毀傳播的。」 李雲飛呼籲相關事件的參與者和知情者與比亞迪取得聯繫,公司將視情況在符合法規的前提下進行減責或免責,並結合其提供線索及資料的價值給予5至500萬元。
自主汽車評論:比亞迪近期在不斷對旗下車型進行降價處理,同時公司市值也受到了不小衝擊,股價持續暴跌。
4.本田汽車表示,由於迅速轉向電動汽車市場,燃油車銷量比重將大幅降低,公司將解僱中國合資企業廣汽本田約900名合同工人。本田稱,此次裁員比例約為廣汽本田員工(約1.3萬名)的7%。根據規定,廣汽本田將對提前離職的合同工進行補償。此次裁員是本田自1998年與廣汽合資生產汽車以來第一次實施官方裁員。官方數據顯示,廣汽本田2023年前10個月銷量總計約49萬輛,同比下降18.5%。幾乎同一時間,據多家外媒報道,豐田汽車位於天津的一汽豐田合資工廠已經停止部分老化生產線的生產,但目前運營仍在繼續正常進行。
自主汽車評論:隨着本田汽車在華銷量增速不再,裁員將只是時間問題。
5.網紅測出方程豹汽車首款車型豹5的百公里油耗高達18升,跟官方宣傳的相差甚遠,引起網友熱議。方程豹汽車微博發佈聲明,針對此事進行了回應,稱應警方調取「2023.11.28姚*強涉嫌駕駛機動車超速」一案證據需求,調取了相關車輛運行數據。數據顯示該車輛當日存在大量異常駕駛行為,包括在整段高速行駛過程中,多個路段出現超過120km的高速行駛,並且在高速部分路段出現異常停車時間。
自主汽車評論:雖然方程豹抨擊了網紅,但是從表述看其承認了排放數據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