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奢華的完美結合,積架XEL打造智慧駕乘新境界

2023年09月11日15:50:14 汽車 1652

卓越風範,撩撥感官,隨着23年款積架XEL(圖片|配置|詢價)上市,承襲自賽道及英倫血統的運動性與豪華感進一步得到提升,以卓爾不凡的動態性能、緊隨潮流的前沿科技、精緻靈動的外觀內飾設計,為玩樂有為的青年解鎖新奇人生,全方位釋放高能駕馭體驗。

科技與奢華的完美結合,積架XEL打造智慧駕乘新境界 - 天天要聞

靈動姿態,領跑潮流

優雅與動感是深植於積架品牌的設計理念,23年款積架XEL傳承了品牌別具一格的設計DNA,寬大的進氣前格柵,配合標誌性J-Blade豹鋒眼LED前大燈,營造出前臉充滿野性的鋒銳神態。經典溜背式設計,貫穿式雙腰線加上運動風格車身側裙邊,如同再現縱橫賽道的飄逸身影,魅力不輸跑車。新增光亮金屬運動踏板,更將運動與豪華融為一體。

科技與奢華的完美結合,積架XEL打造智慧駕乘新境界 - 天天要聞

豪華品位,喚醒激情

潮流青年們對生活的熱愛,需要激情澎湃的內蘊共鳴。23年款積架XEL延續了車型一貫的跑車風格座艙設計,帶啞光鍍鉻換擋撥片的R-Dynamic真皮方向盤,將賽道上的燃擎氛圍在車內還原,火山紅色內飾與吸睛金屬車漆形成強烈視覺衝擊,以蝕刻鋁合金飾板裝點的中控台,和諧融入車內運動風格,駕控激情於細節中呼之欲出。

科技與奢華的完美結合,積架XEL打造智慧駕乘新境界 - 天天要聞

科技駕控,點亮樂趣

精準平穩的駕控樂趣,是時尚青年對積架XEL欲罷不能的關鍵之一。23年款積架XEL再次升級全系配置,採用跑車級鋁製雙叉臂前懸掛搭配多連桿後懸掛,兼顧優異的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適性,憑藉扭矩矢量分配系統減少轉向不足,實現跑車般靈活的操控性。還有先進的ASPC全路況自適應控制系統,增加陡坡緩降、低速定速巡航及低摩擦地面起步等支持,面對複雜路況仍盡享酣暢馳騁。

科技與奢華的完美結合,積架XEL打造智慧駕乘新境界 - 天天要聞

英倫風采是對優雅風度的詮釋,也是對駕控魅力的呈現,積架品牌自誕生起,致力於為用戶帶來更符合新現代豪華主義的生活方式,積架XEL更是以獨樹一幟的運動美學,點亮日常生活中的銳利與鋒芒。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懂車帝客戶端查看)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北汽隊讓對手拿到冠軍點 - 天天要聞

北汽隊讓對手拿到冠軍點

北京日報記者 陳嘉堃 王洋在總決賽最要勁的時候,北汽隊打出了賽季最糟糕的一場比賽。全場被對手壓制,攻防全面崩潰,在昨晚的CBA總決賽第四場較量中,北京北汽隊以73比106不敵浙江方興渡隊,對手以3比1奪得冠軍點。圖為北汽隊球員方碩(右)在昨晚的比賽中上籃。 北京日報記者 劉平攝大賽之前先減壓上一場方興渡隊首發五人...
長安啟源C390官圖解讀,或為啟源A07換代產品 - 天天要聞

長安啟源C390官圖解讀,或為啟源A07換代產品

2025年5月13日,長安啟源正式發佈全新中型純電轎車C390的官方圖片。作為長安SDA全球純電架構的首款轎車,C390以「科技豪華」為核心定位,通過800V高壓平台、激光雷達智駕系統及近5米的車身尺寸,直擊20萬級新能源家轎市場。
駕駛鋼鐵巨龍馳騁高原鐵道線上的親兄弟 - 天天要聞

駕駛鋼鐵巨龍馳騁高原鐵道線上的親兄弟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邢生祥 通訊員 趙風斌 周尚燊 陳學忠在青藏集團公司西寧機務段東運用車間東電車隊,有一對親兄弟,哥哥張宏剛,出生於1978年。弟弟張銀剛,出生於1980年,他倆都是火車司機,在蘭青鐵路值乘貨物列車。兄弟倆出生於一個鐵路家庭,從小對鐵路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1997年,張宏剛從部隊退役,來到西寧機務...
5米4巨無霸,比邁巴赫舒服,價格還不到四分之一! - 天天要聞

5米4巨無霸,比邁巴赫舒服,價格還不到四分之一!

5月13日晚,魏牌全新高山正式上市,此次推出高山8和高山9兩台車型,指導價分別為30.98萬和35.38萬元。而高山7因為在發佈後傾聽用戶意見進行配置升級,看齊高山8和高山9,目前還在驗證測試中,將會在後續儘快上市。
吉利雙缸增程器:以「小排量+高效率」重塑增程技術路徑 - 天天要聞

吉利雙缸增程器:以「小排量+高效率」重塑增程技術路徑

2025年,吉利汽車正式推出新一代雙缸增程器,標誌着其在新能源動力領域的又一次技術突破。這款增程器以「低振動、高能效、低成本」為核心賣點,或率先搭載于吉利銀河系列車型,直擊增程式電動車市場對經濟性與實用性的雙重需求。
日產交出 20 余年來最差成績單:2024 財年凈虧 45 億美元 - 天天要聞

日產交出 20 余年來最差成績單:2024 財年凈虧 45 億美元

DoNews5月15日消息,日產 13 日公布了 2024 財年的最終財務數據,其財務表現大幅下滑,日產首席財務官傑里米・帕平表示,公司營業利潤下降了 87.7%,原因在於銷量減少、產品結構不佳、價格壓力和成本上升。其中,成本上升是關鍵因素,4.05 億美元被用於重組。最終,日產記錄了 45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323.96 億元人民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