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托資訊那麼多,聽聽歐耶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真實熱點》,讓我們共同探討那些熱點背後的真相。
就在前天,我們發表了一篇文章,講述了川崎在中國合資歷史的故事。
什麼原因讓川崎始終堅持大貿進口?兩次合資失敗到底是禍是福?
熱心粉絲在評論區補充了更多細節,說川崎和隆鑫也有過合作。的確如此,但是並沒有合資車型,所以我們就沒有收錄這件事。
關於兩家之間的合作,用一張圖就可以說清楚。

談了整三年,最後突然分手,而就在同一年,川崎宣布高調入華,正式拉開了進口大貿的序幕。
生意談不攏,川崎自己來。
後來的事情就不用我多說了吧,經過幾年的發展,川崎成了最受歡迎的進口品牌。不過最受歡迎的品牌也會有不受歡迎的產品,川崎KLX150就是這樣一款車,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KLX150有多不受歡迎呢?它是最早一批進入中國的川崎大貿,但直到去年都沒有消化完庫存。當年售價高達2.3萬元,在國四大限之前,官方居然降價1萬,因為再不掛牌就只能當水車賣了。
另外我國的政策是摩托車出廠超過兩年就按照生產日期計算報廢年限,所以如果KLX150庫存5年,那麼也就意味着強制報廢從13年變成了8年,因此降價幅度巨大。
KLX150失敗的原因和車輛本身無關,和市場環境有關。
中國不是沒有越野愛好者,但中國的大貿消費人群裏面的越野愛好者少之又少,所以KLX150的處境變得非常尷尬,富人看不上,窮人買不起。
有了KLX150的前車之鑒,川崎不但沒有放棄越野車市場,反而越挫越勇,據說要引進更大排量的KLX230了。

為什麼川崎會決定進口KLX230呢?其實我在前文已經給出了答案:川崎認為,如今的中國市場,大貿消費人群裏面的越野愛好者變多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大貿消費人群變多了。
雖然還是風冷2氣門發動機,但畢竟排量增大了不少,而且輪圈尺寸也變成了21-18的越野車標準規格,這才是越野車嘛,比KLX150那個「兒童玩具」強太多了。

那麼KLX230價格會是多少呢?很多人會猜3萬以內,我對此表示並不樂觀,我認為會超過3萬。
原因也不難理解,KLX230之所以引進是因為大貿消費人群裏面的越野愛好者變多了,因此它的價格就更不可能便宜了啊,既然高價也會有人買,為啥要定低價呢?說來說去還是那句話,這車是給大貿消費人群準備的。
有人說:這麼多年終於有款可玩的林道越野車了。
你看,這或許就是大貿消費人群吧。
說到可玩性,其實國產NC加法斯特(減震)的黃金組合比川崎KLX230要強很多,我們早就有很多很多具有可玩性的林道越野車了,但遺憾的是,如果國產越野能上牌,誰會期待川崎KLX230呢?

國產越野就像是沒有戶口的小孩,能生能養就是不能上學,家長也無心教育,任其發展。
在國產越野「合法化」的道路上,華洋曾經做出了表率,與金城的深度合作讓華洋越野(只有一款)終於能名正言順的上牌了。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趕上國四,想上牌就得再花一筆錢,華洋覺得就算能合法上牌銷量也不盡如人意,乾脆就算了吧。
我們一直期盼着下一個華洋的出現。
最後是常規的互動環節,歐耶菌想和大家聊一聊,你覺得不能(合法合規)上牌是阻礙國產越野摩托發展的根本原因嗎?
順便一提,文章下面的廣告展示量和點擊量都是有平台收入分成的,如果大家覺得本文有撥雲見日,醍醐灌頂的作用,點廣告就等於在打賞支持我們,謝謝大家!

真實熱點|還有人期待飛肯300單搖臂嗎?
真實熱點|升仕三缸離不開全鋁發動機嗎?
什麼原因讓川崎始終堅持大貿進口?兩次合資失敗到底是禍是福?
合資炒冷飯,進口賣的歡,售價1.7萬的125踏板能證明比亞喬的品牌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