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消費市場中私家車已經有30多年歷史了,按說消費者選車觀念應該很成熟,喊了很多年的「按需選車」本是正確之道,但很多汽車消費家庭並不以「用車需求」為第一選車原則,他們往往會以「購車預算」為前提,然後卡着預算踅摸合適的車型,也有可能是因為鄰居買了一輛新車看着不錯,就產生了消費衝動,咱家也得來輛車才行,無所謂車輛形式,無所謂車輛級別,只要恰好在預算範圍內,剛好車輛外觀顏值和內飾設計又看得上,這就成了可以考慮入手的基礎。
一輛合資當紅小生緊湊級家轎-思域和一輛國產中級旗艦家轎-星瑞,本來兩者從定位來說並非直接對手,但因為價格有重疊,就有部分車友將這兩者列為了目標車型,汽車鑒聞直播間也經常遇到這類問題刷屏,今天就思域和星瑞這兩款車談談「錯位對比」選車的一些看法,供以預算為前提,正糾結在「錯位對比」選車中的各位車友做個參考。
星瑞推出的「只此青綠版」熱度甚高(下稱星瑞),指導價14.57萬元,也是目前星瑞序列中的「頂配」版本,為了對比的公平性,這次對比不以價格為前提,而以「頂配」為標尺,思域選擇燃擎版240 TURBO(下稱思域),指導價16.39萬元,看看在1.82萬元差價的前提下,兩者誰能勝出。
另外文末也會分享筆者對當前汽車消費的一些建議,這些經驗是通過收集眾多車主的用車滿意度,以及看法得來,相信對大多數普通汽車消費家庭選車用車有一定參考價值。
這篇文章將以外觀、內飾、空間、功能配置和「三大件兒」為順序展開,基本覆蓋了選車需要顧及的問題,歡迎各位耐心看完,體會文中的比較過程及要點,選車其實就這麼點事兒。
【一、顏值篇】
一輛車好不好看其實是個人的一種主觀審美,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不過汽車作為工業產品,外觀設計也是一種技術,還是可以拉出來談談個人看法,不過車輛顏值高下對比,消費者首先應該尊重自己的審美和喜好!
星瑞和思域在車頭設計風格方面差異較大,這也是因為兩者定位不同,星瑞作為一輛中級旗艦家轎,車輛外觀設計當然要考慮「端莊、大氣」,而思域作為一輛緊湊級家轎,在外觀設計自由度方面就有很大發揮空間,其目標用戶群在這方面也會相對寬容。
從車頭厚重感角度來看,星瑞整體表現更好,較大尺寸格柵和頭燈構成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則由杠下風口和「霧燈框」組成,整體來看上下兩個層級比例對等,視覺效果勻稱;
思域則採用了較小尺寸的格柵,左右兩側頭燈相對更為突出,格柵和頭燈的融合度更好,杠下風口和左右兩側霧燈框構成佔比更大的下半部分,帶給人的視覺效果重心更低,符合運動家轎的定位;
車頭元素和線條應用方面,星標車頭視覺效果表現整體性更好,得益於更大尺寸的格柵,成功營造出一輛中級旗艦家轎的大氣,而思域車頭各元素及線條則略嫌凌亂,較小尺寸的格柵表現相對小氣,但好在更大尺寸的杠下風口挽回了部分氣勢,如果就個人審美而言,兩者車頭從美感和設計方面,筆者認為星瑞勝出,您怎麼看呢?
兩者車側設計風格接近,車尾都採用了溜背造型且附帶了一個小鴨尾,提升車輛運動視效,得益於更長的車身尺寸,星瑞在氣勢上略有優勢。
筆者羅列了兩者部分基礎數據,從車身及軸距尺寸來說,星瑞較思域大了一號,對於一輛車來說,65mm的軸距尺寸差異在車內空間表現方面已經比較明顯了,不過在車輛空間利用率方面,本田還是有相當功力,所以思域車內空間仍能滿足大部分中等身材消費者的用車需求。
當然,因為車身尺寸更大、車輛更重、輪胎更寬等因素影響,星瑞在燃油經濟性表現上不佔優勢,這方面在文章的動力傳動部分再談。
星瑞擁有更長的質保周期,對於持有15萬購車預算的消費者來說,可能大多數人都會在乎,您說呢?
星瑞和思域的車尾設計風格都和各自車頭設計保持一致,星瑞勝在了整體感,另外貫穿尾燈的亮條和雙邊雙出的尾排也為車尾造型增色不少;
思域車尾設計和前款車型相比,可能部分車友會認為缺乏個性,但筆者認為是個進步,畢竟這麼多年,思域也該成熟一點了。
另外,筆者認為思域車尾牌照多少破壞了一點車尾視效的整體感,那您更喜歡車輛牌照中置呢?還是牌照下置呢?
說到底,車輛顏值和個人審美、喜好相關,這是一種感性,關於星瑞和思域的顏值,請尊重您的個人喜好就行。
【二、內飾篇】
就內飾設計而言,星瑞和思域價位區間的大多數車型都採用了T字形儀錶台,不過是功能區域布置、各組件的差別和用料不同而已。
中控台設計方面,星瑞略嫌複雜了,不過內飾採用的翻毛皮提升了視覺效果的高級感和觸手所及的質感。
作為一輛運動家轎,思域中控台偏向於簡約,筆者僅認為一體式空調風口和整體簡約風格相悖,但這點能忍。
方向盤是駕駛艙中一項相當重要的配置,星瑞採用了平底方向盤,更符合潮流,也釋放了部分腿部空間,而思域則採用了圓形方向盤,單手揉輪時操作更便利。
【三、空間篇】
星瑞和思域兩者在車內空間方面的表現誰更寬適應該是沒有疑問的,這一章節主要談談兩者座椅設計方面的差異。
星瑞和思域的座椅都屬於運動風格,座椅墊側翼和腰靠側翼佔比較大,不同的是兩者採用了相反的搭配。
星瑞座椅側翼採用了翻毛皮材質,中部則採用了皮革,激烈駕駛時兩側摩擦力較大,有助於束縛乘員身體,而思域則是中部採用了翻毛皮,兩側採用了皮革,乘坐時更有利於臀部和背部吸汗。
兩者後排座椅設置和前排一致,星瑞勝在了軸距更長,後排腿部空間更加寬適,另外星瑞後排座椅墊厚度略有優勢,乘坐體驗方面可能相對更好。
還有後排中央地台,得益於更寬適的空間表現,星瑞這點對中排乘客乘坐舒適性影響更小。
行李箱方面,兩者設計接近,後排座椅靠背都能放倒,方便放置一些較長物品,從行李箱支撐搖臂角度,思域設計了護板,而星瑞則沒有任何防護,看來貴了一萬八,還是有一定道理。
【四、功能配置篇】
現在國產車在配置豐富程度方面,已經完勝同價等級合資車型了,我們來看看在思域指導價高出一萬八的前提下,兩者配置豐富程度星瑞是不是更佔優勢?
外觀配置方面,星瑞多了雙邊四齣鍍鉻排氣管、外後視鏡倒車自動下翻、18英寸鋁合金輪轂;思域多了鯊魚鰭天線、行李箱撐桿裝飾罩,外觀配置差異方面,星瑞勝出。
其他配置方面,星瑞和思域定義有所不同,所以整合成為一張表格,簡單將兩者各自優勢配置標紅,如上圖所示。
從上述表格中,星瑞的配置豐富程度的確優於思域,比如香氛、10揚聲器BOSE音響、無極變色呼吸氛圍燈、主駕駛席10向可調/記憶、4向電調副駕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通風、540°透明底盤、自動泊車/遙控泊車、12.3英寸的液晶儀錶/中控屏、後排預緊限力安全帶、行人識別、CN95空調濾芯/空氣質量管理系統、前後12探頭泊車雷達等;
思域的優勢配置包括:手機無線充電、自動防眩目內後視鏡、後排2個USB接口、後排側氣囊/前排膝部氣囊、PUH前艙蓋主動彈起功能等。
從配置豐富程度來看,星瑞佔據了明顯優勢,而思域的優勢配置值得一提的不過是後排側氣囊和前排膝部氣囊,但星瑞後排兩側預緊限力安全帶對後排乘客也能起到更好的保護,另外星瑞還配備了行人識別功能,可以和思域的PUH前艙蓋主動彈起功能相抵。
【五、三大件兒】
就三大件兒來說,星瑞其實更有優勢,一句話:排量就是王道,相信老司機都懂這是什麼意思。
從發動機排量和相關參數來看,星瑞較思域更有優勢。
星瑞搭載了2.0TD發動機,匹配了濕式7DCT,採用了235/45R18的輪胎,整備質量1542kg,官方綜合油耗數據6.7L/100km;
思域搭載了1.5T發動機,匹配了CVT變速箱,輪胎規格為215/50R17,整備質量1398kg,官方綜合油耗數據5.9L/100km;
雖然看起來思域更省油,但是這是在車身更輕更小、輪胎更窄更小的前提下獲得的優勢,並且其動力系統相關參數也不及星瑞,所以這一章節,應該還算星瑞勝出;
雙離合變速箱和CVT變速箱各有優劣,對於一款成熟產品來說,只要調校得當,其平順性表現都差不到哪兒去,不過車輛動態表現也是一種主觀感受,如果您正在關注這兩款車,還是建議自行親身體驗,以自己感受為準。
不過正如上圖所示,星瑞前機蓋採用了兩根自動撐桿,而思域則為一根手動撐桿,站在將近貴2萬的前提下,這實在太不應該了。
星瑞和思域懸掛形式相同,麥弗遜獨立前懸,多連桿式獨立後懸,憑經驗來說,車更小相對更好開,思域在這方面有先天優勢,不過車輛動態表現到底行不行同樣建議消費者自行試乘試駕,以自己的感受為準。
傳說中的三大件兒之一-底盤,這裡將其定義為安全車身。眾所周知,吉利沃爾沃聯姻之後,吉利旗下車型在車身防護方面提升巨大,而十代思域在中保研側碰測試中失利,成為為數不多B柱撞斷的車型,所以安全車身方面,筆者更傾向信賴星瑞。
另外從現實交通事故案例當中,體型大小不同的兩輛車相撞,體型相對較大的車輛可能因為潰縮緩衝區更長等原因,對車內乘員防護相對更好,體型相對較小的車輛就比較容易吃虧了,在這方面,您怎麼看呢?
綜述:
如果您看完了全文,了解了星瑞在動力傳動、功能配置方面都較思域更有優勢的話,即便是「錯位對比」選車是不是也不難了?
思域在車身級別、動力參數和功能配置都不如星瑞的前提下,指導價高了將近兩萬,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品牌價值」,看重更高配置價格比、更好動力輸出表現、更務實的車友可能會優先考慮星瑞,而更注重「情懷」、張嘴就是「歷史、傳承」的車友可能會更傾向于思域,但如今思域的品牌價值值得這些差價嗎?您認為呢?
選車強烈建議參考歷史車型抱怨案例,比如2018年以來,本田地球夢1.5T發動機出現大量「機油增多、乳化」的抱怨,檢索相關信息,現在2021款CR-V 240TURBO版本還有相關案例,所以對於十一代思域來說,筆者認為可能也會存在類似風險,高寒地區的車友更應注意。
儘管星瑞也有不少投訴案例,比如車機卡頓、油箱異響、漏水等案例,但相對於機油增多和乳化來說,這類問題更容易容忍,或者說更容易解決。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點選車經驗,消費是一種感性,但對於持有十幾萬購車預算的消費者來說,這其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一定要避免衝動消費,盡量不要為沒有實質價值的情懷買單。
汽車進入家庭已經很多年,現在已經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它只是一輛交通工具而已,所以選車建議要務實,集思廣益、獨立思考、按需選車、理性消費,一句話:選車功課做得好,用車養車少煩惱!
註:文內配圖源於網絡,侵刪!即興成文未及審校,若有錯誤疏漏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