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紅孩兒帶上金箍咒前,面帶連續的質詢,觀音菩薩為何一聲不吭?

2022年10月12日20:43:18 佛學 1907

給紅孩兒帶上金箍咒前,面帶連續的質詢,觀音菩薩為何一聲不吭?

觀音菩薩的左右脅侍,是一對金童玉女。男孩兒的名字,叫善財童子;女孩兒的名字,叫小龍女。

關於小龍女的來歷,相傳她的父親是西海龍王(娑竭龍王)。8歲時,小龍女偶然在龍宮中聽到文殊菩薩的講經說法,頓然覺悟,遂前往西天靈鷲山大雷音寺禮拜如來佛祖,剎那覺悟,以龍身得道成仙。

小龍女瞬間頓悟成佛的經歷,成為大乘佛教的一個典範。她手中捧着一顆包容三千大世界的如意寶珠,能夠化解世人痛苦,助人實現心愿。

為了輔佐觀世音菩薩普度、教化眾生,小龍女以幼小身體成就「菩薩道」,又由佛身示現為童女身,成為觀世音菩薩的「右脅侍」。

給紅孩兒帶上金箍咒前,面帶連續的質詢,觀音菩薩為何一聲不吭? - 天天要聞

由於小龍女的神通和慈悲善心,具有菩薩覺悟的品行,善緣普度眾生,在民間受到了百姓的喜愛。

那麼,金童善財童子又是什麼樣的來歷呢?

佛經中,曾談到一位叫做「善財」的人,是文殊菩薩曾住過的福城中長者五百童子之一。

之所以取名「善財」,是因這位童子在出生時,家中忽然湧現出許多珍奇財寶。

但在四大名著《西遊記》原著中,稱善財童子是牛魔王鐵扇公主的兒子——聖嬰大王,小名「紅孩兒」。

給紅孩兒帶上金箍咒前,面帶連續的質詢,觀音菩薩為何一聲不吭? - 天天要聞

之所以觀音菩薩將紅孩兒收降,並讓其成為近身脅侍,有幾方面原因:一是牛魔王、鐵扇公主、如意真仙,以及紅孩兒家族勢力、神通背景較大;二是牛魔王一家,拒不配合,甚至阻攔三界暨定的西遊取經工程;三是紅孩兒變着法兒將唐僧騙到八百里號山枯松澗火雲洞,想要吃唐僧肉;四是紅孩兒在與唐僧取經團隊鬥法中,變身成觀音菩薩模樣,惹得菩薩有些生氣;五是紅孩兒有本領神通,觀音菩薩有意培養成就他。

《西遊記》原著第42回,「大聖殷勤拜南海,觀音慈善縛紅孩」一章節中,曾談到了觀音菩薩收服紅孩兒的過程。

觀音菩薩先是用手中的水凈瓶沉滿了五湖四海三江之甘露水漿,滅了號山火雲洞周圍的火氣威風,又讓木叉前往天庭,向父王托塔李天王借到了36把天罡刀,化成一個蓮花寶座,最後又趁機給紅孩兒的項部、手足戴上了金箍兒咒,但凡念動咒語,就會疼得紅孩兒搓耳揉腮,攢蹄打滾。特別是觀音菩薩用楊柳枝蘸着水凈瓶,留給紅孩兒的「觀音鈕」,讓紅孩兒雙手合掌當胸,再也不能放開,不能拿槍舞棒。

給紅孩兒帶上金箍咒前,面帶連續的質詢,觀音菩薩為何一聲不吭? - 天天要聞

最後,為了真正讓紅孩兒靜心修行,修成正果,觀音菩薩還讓其一步一拜,徒步拜到普陀珞珈山,是為童子拜觀音,五十三參,參參見佛。

有細心的讀者注意到,觀音菩薩在給紅孩兒戴金箍兒咒前,有一個奇怪的小插曲。觀音菩薩帶着徒弟惠岸行者,來到號山火雲洞,先行安排齊天大聖孫悟空上前叫陣。

「怒發潑妖魔,惱急猴王將。這一個專救取經僧,那一個要吃唐三藏。心變沒親情,情疏無義讓……棒來槍架賭輸贏,槍去棒迎爭下上。舉手相輪二十回,兩家本事一般樣。」

紅孩兒與孫大聖打到了觀音菩薩面前,趁機將身一幌,躲藏到了菩薩身後。第一次見到菩薩的紅孩兒,還可愛地連聲問觀音菩薩是不是孫行者請來的救兵!

給紅孩兒帶上金箍咒前,面帶連續的質詢,觀音菩薩為何一聲不吭? - 天天要聞

西遊神話影視劇和原著中,描寫到這段情節時,非常有趣!面對無知的紅孩兒,對他的連聲質詢,觀音菩薩並不正面回應,也不與他直接出手,發生衝突,而是面對紅孩兒揮槍刺來,她化身一道金光,徑直飛到了九霄雲空。

那麼,為何觀音菩薩在給紅孩兒戴上金箍咒兒前一言不發呢?通讀西遊記並結合民間神話故事傳說,應該有以下原因:一是話多必失,觀音菩薩在紅孩兒面前,有意地保持着距離和神秘感;二是用自己的理智和慢待態度,進一步激怒紅孩兒,讓其失去判斷,進一步查探紅孩兒的本領;三是觀音菩薩慈悲神通,不想正面傷害紅孩兒,誘其坐上了36把天罡刀蓮花寶台,令其失去自由之身;四是趁機在天罡刀和降魔杵的助力下,觀音菩薩一邊交代木叉,切勿傷害紅孩兒性命,趁機給他戴上了金箍兒咒,可謂出手不凡,防不勝防。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