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後,再來故鄉的聖泉寺

2022年10月02日19:18:21 佛學 1092

聖泉寺作為蕭縣縣城西北鳳山上的一個寺廟,是因為其旁邊有一個名曰「聖泉」的山泉水而得名,其所在鄉也因此得名聖泉鄉。1999年我在縣一中上學時對聖泉就有「聖泉水喝死不傷人」的美譽,以此盛讚聖泉水品質高、礦物質豐富可以直接飲用,實際上聖泉水品質的確很高,入口甘冽、清涼。

二十年後,再來故鄉的聖泉寺 - 天天要聞

聖泉寺大門

今年國慶,雖然各地都在倡導就地過節,我還是離開了合肥,回到了宿州蕭縣老家,因為疫情這也是春節後首次回蕭。1號從合肥回到蕭縣老家,2號一早上午,帶着母親和妻子孩子們一起去了蕭縣鳳山的聖泉寺。不知道很多80後是否和我一樣,步入中年,在經歷了社會的錘鍊和人生磨礪後,對家鄉有一種特殊的情愫。有時想家除了因為父母親情外,老家的那條路、那條河、那些鄰居、那所破舊的小學校、甚至那棵老樹和記憶中的那片草地也時常出現在自己的回憶中,呼喚我們歸來,尤其是自己成功或失敗的時刻,更是如此。

上高中時就經常去聖泉寺,因為學校就建在鳳山山腰,步行到聖泉寺不過20多分鐘,那時的記憶就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寺廟,有大概三四個和尚,正殿門口的兩棵松樹很古老,據說好幾百年歷史,差不多要有臉盆粗細,當時有傳說圍着松樹逆時針和順時針各轉三圈,是許願會實現還是會有霉運?具體記不清了,應該是會有霉運,不然高中三年也從沒試過。其他的就是功德碑,密密麻麻的記載着捐贈人的名字。寺廟周圍就是很多賣麵皮、娃娃魚(當地一種麵食的叫法)、地鍋雞、套圈、兒童娛樂之類的擺攤的,僅此而已。

駕車根據導航從聖泉寺北邊進入景區,這是我第一次從寺廟北邊進入,因為一中和縣城都在寺廟以南。北側的水泥路看起來有些年頭,路面有些開裂和破損,大概也只有5米寬。接近聖泉寺時,路兩邊的飯店逐漸多了起來,基本都是全羊館,在省內蕭縣羊肉還是值得一提的美味,500米的長度差不多有十五六家飯店,就像蕭縣的皇藏峪景區門口眾多的地鍋雞飯店一樣,不得不說美景美味真是一對孿生兄弟。景區沒有正式的停車場,車子停在路邊相對寬敞的松樹林里,被對面住戶告知收費5元不限時,對此車主們相視一笑沒有異議,畢竟,城市的停車場比這貴多了。

二十年後,再來故鄉的聖泉寺 - 天天要聞

路邊全羊館1


二十年後,再來故鄉的聖泉寺 - 天天要聞

路邊全羊館2

二十年後,再來故鄉的聖泉寺 - 天天要聞

聖泉寺東側牌坊

聖泉寺坐西朝東,從東邊入口處望去首先是一個高大的牌坊上書「聖泉古寺」,最上面寫的是熟悉的「南無阿彌陀佛」。要想進到古寺,還有一段很陡且寬的台階,高度大概十幾米,台階和高差是寺廟慣用的襯托正殿尊貴莊嚴的建築方式,要見佛祖,先要仰視。台階下的小廣場上是熟悉的賣麵皮攤位,5元兩個,老闆見到過往的行人都要招呼一聲。母親買了兩個,餡很單一,只有黃瓜絲和豆製品,並不多好吃,不如聖泉寺以外賣的味道好。拾級而上,熟悉的寺廟大門映入眼帘,古老的石台階梯、紅色的門、黃色的牆、斑駁陳舊的紅色柱子無不在傳遞着寺廟的古老和滄桑,廟門前東北側的廣場是套圈、打槍、兒童電子遊戲機攤位,和20多年前幾無變化。唯一的變化是廟門前廣場新增的嶄新花池和國旗陳設,還有兩個柱子上懸掛的國旗。物是人非,恍惚間有種時空倒轉的感覺,可我還是我,只是從十幾歲青春少年變成有妻有子有責任的油膩大叔,聖泉寺還是聖泉寺,只是又多見證了世間23年的悲歡離合。

二十年後,再來故鄉的聖泉寺 - 天天要聞

從寺門鳥瞰


二十年後,再來故鄉的聖泉寺 - 天天要聞

聖泉泉眼

疫情期間寺廟關閉,無法進入參觀,只好帶着桶到聖泉邊去打水,聖泉也是聖泉寺的核心所在,人氣自然最旺,為保護泉水政府特地在上方建了一個亭子。帶桶到此打水的居民絡繹不絕,基本都是要排隊的。用水的除了遊客、縣城居民外,還有旁邊賣麵皮的幾十家攤販,因為鳳山區域水比較緊缺,所以持續好多年沒有自來水。記得我上高中時,宿舍樓是沒有水的,經常一放學就到學校的水房排隊接水準備第二天早上的洗漱,而且水流量很緩慢。所以高中入學第一件事要先買一個水桶,標配15升的白塑料桶,每到放學,成群結隊的學生拿着白桶接水成了一中校園獨特的風景線。因為四層的宿舍樓沒有水和衛生間,所以大小便也是個大問題,經常臭氣熏天,現在想想宿舍樓的設計者也是很奇葩,太不人性。聖泉還有一個特點,它不像其他的泉水溢滿泉眼,而是從山縫裡滲出,滲出的量大概1升左右,旱時不怎麼少,澇時也不怎麼多,整個泉眼洞口大概一個單人課桌面大小,取泉水要用舀子舀出倒入容器內。有一位四五十歲的大哥在幫大家打水,泉邊排了六七個桶,旁邊有大人孩子大概二十個人左右,不少人在拍照,說說笑笑的聊着聖泉水的事情,大人們說水質如何好,孩子們好奇的看着怎麼也舀不幹的聖泉。終究某一天,現在在旁邊嘰嘰喳喳的孩子,變成了打水的中年大哥,中年大哥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翁,聖泉一定見證過而且見證過很多的孩童變老翁,永不停留的歲月啊…聖泉寺變化很小,依然是非常原生態的景區,可能蕭縣更重視打造4A景區皇藏峪吧!


二十年後,再來故鄉的聖泉寺 - 天天要聞

舀泉水

二十年後,再來故鄉的聖泉寺 - 天天要聞

聖泉周邊小吃


二十年後,再來故鄉的聖泉寺 - 天天要聞

岱湖橋


二十年後,再來故鄉的聖泉寺 - 天天要聞

公園簡介


二十年後,再來故鄉的聖泉寺 - 天天要聞

岱湖大道


二十年後,再來故鄉的聖泉寺 - 天天要聞

岱湖公園內的龍辰塔

從聖泉寺下來後,我們一行去了岱湖公園,這個在百度地圖上蕭縣人氣第一的公園確實不錯,公園兒童區、遊船碼頭、湧泉島、龍辰塔、石山主題園建造標準高、細節很用心。而且規模達到了100萬平米,也很宏大,公園旁邊就是綠城開發的酒店,建築也很新穎,一看就是政府重點打造的城市名片,也是民生工程。對於經常在外家鄉變異鄉的遊子來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能多回老家還是要回去看看,愛家人、愛家鄉,從家鄉汲取力量更好的打拚自己的事業,榮歸故里,不是人生一大樂事嗎?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