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刺舌血寫佛經
風景秀麗的九華山,巍峨挺拔,這裡群山環抱,綿延起伏,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世界各地遊人紛沓而來,無數僧人和廣大信眾三步一叩,虔誠朝拜發出"地獄不空,誓不成
佛"弘願,悲心深切的地藏王菩薩。
九華山 月身寶殿內供有地藏菩薩的真身為廣大信眾熟知 ,而百歲宮里供奉有無暇禪師的肉身法相 ,是地藏菩薩的二次現身,被崇禎皇帝封為"應身菩薩"這個傳奇故事卻很少有人知道。
百歲宮坐落在海撥871米的插霄峰之巔,原名摘星庵,又名萬年寺。
寺院為何稱為百歲宮呢?
明萬曆年間,五台山僧人海玉,字無暇,雲遊至九華山 ,在此禪修100年,他死後肉身百年不腐,故稱百歲宮。
許多信眾,特別是老年信眾深信,能到百歲宮叩拜無暇禪師真身,必能逢凶化吉、消災延壽,大家也都能活到100歲。
他們不顧年邁體弱,攀山越嶺,走走歇歇,揮汗如雨,只為到百歲宮虔誠叩拜無暇禪師,只為能得到神祗佑護,一家老小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無暇禪師 怎麼這麼深受信眾崇拜,在廣大信眾心中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呢?
無暇禪師,又名海玉和尚,河北須天宛平(今北京市)縣人。
124歲圓寂,死後被皇帝尊為"應身菩薩",他用自己的舌血摻着金粉,歷時28年的時間,抄寫了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留下這部八十一冊的傳世至寶。
它字體工整清秀,活潑靈動,如石刻雕塑一般。因此,這部血經極為珍貴,經專家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放自己的舌血,歷時28年,81冊血經,光這幾組數字,就能想像出他當年在一個山洞裏,缺衣少穿、忍飢挨餓的環境中艱苦修行,渴了,就喝山泉水,餓了,就以野果為食,堅持不懈,以苦為師,以戒為師。
這種超乎常人的毅力,艱苦卓絕的精神,研讀佛經,終日佛號不間斷,水滴石穿,終成肉身菩薩,為廣大信眾膜頂崇拜。
二、百歲宮顯聖滅火
有一次,百歲宮大火四起,濃煙滾滾,火勢洶猛,眼看應身菩薩就要葬身火海,幾個老和尚冒着生命危險,想將其搬走。
奇怪的是,這應身菩薩怎麼也搬不動,幾個人急得哭了起來:
"海玉大師!火就要燒上來了,你要不走,我們都不走了,要死就死一塊了。"
這時,無暇禪師顯靈了,他舉起胸前兩個手,掌心向下。
瞬間,烈火熄滅了,濃煙四散,煙飛灰滅,大殿又恢復了往昔的莊嚴,一切風平浪靜,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
幾位抱頭痛哭和老和尚瞬間楞住了,無暇禪師顯靈了!
再抬頭看應身菩薩,原來平放胸前結印的兩隻手抬起,呈遮擋狀。
菩薩尋聲救苦,救人於水深火熱之中。我們一定要多做好事,多積陰德,心地純良,與人為善,深信因果,菩薩保佑善心人!
三、託夢皇帝 下凡九華山
一天,崇禎皇帝夢見地藏菩薩下凡,地點就在九華山一帶。天空出現七彩祥雲,放出萬丈光芒。
於是,崇禎皇帝派兵部尚書王大人帶人前來尋找。王大人來到九華山,看到這裡山川連綿,蜿蜒數里,僧人眾多,大小廟宇環抱群山。
俗話說:"真人不露像!"崇山峻岭中,哪裡去尋找下凡的地藏菩薩呢?
王大人和手下一個個廟宇叩拜,一個個僧人打量,多方探尋,沒有一點線索,王大人只好放棄尋找,然後第二天回京城復命。
就在這天夜裡,王大人突然看到從東崖之巔和神光嶺傳出兩道祥光,交相輝映。
王大人心生好奇:"這深山老林怎麼好好地放起光來了呢?"
於是第二天帶兵去那裡一探究竟,在東崖峰的一個石洞里,他發現了無暇禪師。
無暇禪師看起來和常人無異,像是端坐在一塊石頭上打坐。
走近一看,才發現無暇禪師已經沒有了呼吸,他在這裡已經坐化三年了!再看身邊,放着生平簡歷和八十一冊<<大方廣佛華嚴經>>血經。
1623年,無暇禪師於九華山圓寂,終年124歲。
王大人站在無暇禪師坐化的地方向外看去,眼前是金地藏肉身蓋函的神光嶺。
王大人立刻明白了:無暇禪師就是地藏菩薩第二次現身九華山啊!
他立刻回京城把這件事稟報給崇禎皇帝,崇禎皇帝聽後大喜,於崇禎三年時正式敕封為無暇禪師為"應身菩薩",並提額匾"為善為寶",賜海玉肉身塔"蓮花寶藏"四個字。並撥款給無暇禪師肉身裝金,然後把它供奉在了百歲宮裡。
從此,九華山聲名遠播,香火鼎盛,信眾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