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圖澄,西域龜茲人,本姓帛,精通梵、漢和西域各民族的語言。二十多歲時學習五明六通,能占卜吉凶。西晉永嘉年間來到了中國,成為羯族首領石勒的謀士。
石勒在襄國(今河北邢台)建立了後趙,但他的四周遍布着敵對勢力,有劉琨、王浚、彭祖、越石等漢族武裝集團,還有慕容、段、宇文、拓跋四個鮮卑族武裝集團。尤其是段部鮮卑非常強大,其將士十分兇悍。
永嘉六年(313年)十二月,王浚聯絡幾路軍閥共計五萬人,以鮮卑段部的猛將段波為前峰來攻打襄國。鮮卑人能征善戰,段部尤其兇悍,而段波又是這一群兇悍的人中zu兇悍的將領。段波,也叫段末波、段末柸,都是鮮卑語的音譯。
當時的襄國是一個接近正方形的城池,周長約九里,平均邊長兩里多一點。面積也就一平方公里多一點點。石勒有些擔心,這麼小的城池能扛得住五萬人的進攻嗎?他把佛圖澄找來,要他預測一下戰爭前景。佛圖澄說:「前景很明確,我剛聽了寺廟的風鈴聲,鈴聲里透露的信息是明天早上可以活捉段波。」
石勒
石勒第貳天清早就登上城樓,見段波的軍隊一眼望不到邊。他大驚失色,心裏犯了嘀咕,這麼強大的軍隊,怎麼可能抓住它zu猛的猛將,佛圖澄不會是在安慰我吧。於是派部將夔安去問他具體要怎樣才能抓住段波?夔安走下城樓,去城內的寺廟找佛圖澄。見面後,佛圖澄告訴他:「段波已經被活捉了!」
原來,在夔安去找佛圖澄的這段時間。因為長途行軍太過疲勞,段波還在城外的軍帳里睡覺,石勒的部將孔萇率領幾百名敢死隊從暗門中衝出,想搞一次突然襲擊,誤打誤撞,襲擊的正好是段波的軍帳。段波不愧是鮮卑第壹猛將,他從床上跳起來,赤身裸體,掄起大刀便與敢死隊對砍。沒有一個敢死隊員招架得住,他們雖然敢死但不想送死,很快就被打得落荒而逃。段波在後面緊追不捨。他一人追着幾百名敢死隊員衝進了城內。由於段波奔跑的速度實在太快,他身後的鮮卑兵沒有跟上。守門軍士把段波放進來後,趕快又把暗門堵上,把段波的部隊隔在了外面。孔萇回頭一看,發現只有段波一個人沖了進來,於是命令所有的士兵把他團團圍住。在砍殺了很多人之後,段波被一張大網給套住,眾人一擁而上把他按倒在了地上。此刻正是佛圖澄與夔安說話的時候。
由於猛將被擒,城外的鮮卑兵不戰而退。其他幾路軍隊也被迫撤退。
石勒召集將領開會,研究怎麼處理段波?大家都要求殺了他為犧牲的敢死隊員報仇。但佛圖澄勸石勒把段波放回去,與鮮卑人化怨結緣,化干戈為玉帛。石勒的想法是以段波為人質,向鮮卑部落勒索大量財物。佛圖澄說,要接緣就不要附加條件,自己有誠心才能換得別人的誠心。
石勒聽取了佛圖澄的意見,舉行宴會招待段波,為他壓驚。在宴會上兩人把酒言歡。石勒對段波說,你這樣的英雄真是世間少有啊,楚霸王項羽也不及你的十分之一,我如果有一個像你這樣的兒子,何愁天下不平?
段波雖然生猛,卻是個非常感性的人,幾碗酒下肚,當場就認石勒做了義父。在回鮮卑的路上,他每天都要朝襄國方向拜三拜,對身邊的人說:「那是我父親所在的地方!」從此,鮮卑族的段部與襄國成了戰略同盟,使得石勒能夠集中精力對付王浚。
佛圖澄用鈴音搞預測的事,在今天看來,依據的是全息學原理。因為宇宙萬物都是全息互動的,從部分中可以看到全部的信息。周易預測、梅花易數、傳統中醫的望聞問切根據的也是全息原理。當然,佛圖澄沒有學過周易,他學的是天竺的全息預測術。而天竺的預測術又來自波羅門教的梵我理念。大乘佛教中也吸收了部分合理因素,如《華嚴經》中的「法界圓融」思想,提倡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有法界中的事物都是相互圓融的,其信息也是相互包含的,一草一木中已具足了宇宙、十法界的所有信息,只要深入觀察就能發現。佛教據此發展出了有自身特色的預測術。
由於長年在寺廟中生活,聽慣了牆角上風鈴的聲音。佛圖澄從風鈴的聲音變化中聽出了一些規律,並與自己心中所想的事情進行對應,從中摸索出了一套鈴音斷事的本領。這種預測屢試不爽,讓石勒佩服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