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六根」,小編身邊發生過一件趣事。好多年前,小編去看演唱會,樂團在talking時,鼓手開玩笑說聽音樂能讓人「六根清凈」,主唱突然藉機發問:那你知道六根清凈是哪六根嗎?鼓手一時語塞,支支吾吾憋出個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就說不出來了。
小編回家後一查,嚯,不止六根,還有六塵、六識......這些「六」分別指什麼,你都說得上來嗎?
01
佛教人體觀
六根,是指生理學的全部範圍。佛教看一個人的構成,是從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來分析的。六根是屬於生理學,加上六塵的物理學及六識的心理學,便是一個人的總和,六根、六塵、六識的形成,稱為十八界,十八界的三大類,構成鼎足之勢,相互為用,缺了一類,其他的二類也就不能存在。
因為六塵與六識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塵與六根要靠六識的判別才有價值,六根與六識要有六塵的反映才有功效。
如果要下一個比喻,那麼,六根是鏡子,六塵是被鏡子所照的影像,六識是判別鏡中所照影像的人。
02
何為六根、六塵、六識
眼、耳、鼻、舌、身、意,從心理與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說,稱為六根,也就是生理學上的神經官能。眼有視神經,耳有聽神經,鼻有嗅神經,舌有味神經,身有感觸神經,意有腦神經,這些都是心與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稱為六根。
從六根所接觸的物件上說,稱為六塵,也就是物理學上的各類物質。眼根所見的顏色和形色,耳根所聽的聲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嘗的味道,身根所觸的粗細冷熱與濕滑等,意根思想的稱為「法」——指的是極微極遠的無從捉摸的東西,這些就被稱為六塵。
從六根接觸六塵而產生的判別力與記憶力上說,稱為六識。如果沒有六識而僅有六根與六塵,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屍,所以,六識是六根的操縱者,六根是六識用來接觸六塵的工具。
03
什麼是六根清凈
因為六根是六識的工具,作善作惡,固然是出於六識的主張,造成善惡行為的事實,卻是在於六根的作用。人之所以苦,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貪色、耳根貪聲、鼻根貪香、舌根貪味、身根貪細滑、意根貪樂境。
有貪,也必有嗔,貪與嗔,是由無明——煩惱而來,合起來,就是「貪、嗔、痴」。
事實上,凡是貪逐於物境的受用,總是六根不凈,不論是看的、聽的、嗅的、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只要有了貪取不舍的情形,就是六根不凈。
如果六根不執六塵,六根不受六塵的支配與誘惑,那麼,六根就從六塵之中得到了解脫,解脫了的六根,便是自由的六根,自由的六根,自然可以彼此互用而不分界限了。這個自由的六根,也就是清凈的六根,因為自由的六根雖然仍與六塵打交道,但已不受六塵的引誘而造生死的染污之業,所以稱為六根清凈。
說得明白一些,所謂六根清凈,不是沒有了六根,而是我們的生理官能,不再隨着外境的幻象而轉,這就叫做一塵不染——但這絕不是等閑的工夫所能辦到的事。
六根、六塵、六識分別是什麼,現在您都清楚了嗎?快講給身邊的同修們吧!
文章來源丨南普陀寺
圖片來源丨十願網
攝影丨丹珍旺姆、妙傳、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