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2022年06月28日19:30:12 佛學 1574

電視劇《西遊記》中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掃塔辨奇冤」的故事:話說祭賽國中有個金光寺,寺里的僧人因為丟失「佛寶舍利」,被國王問罪,老方丈眼看就要被殺頭了。

唐僧師徒取經剛好路過祭賽國,看到這個自然不會不管,借住金光寺的當晚,唐僧和孫悟空在清掃佛塔的時候,發現佛寶丟失的原委,後來便奪回佛寶,替金光寺僧人洗清冤枉。

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 天天要聞

《西遊記》中唐僧取經的故事大都是虛構的,但是現實中,拍攝這集電視劇的佛塔取景地,確實保存過來自唐僧的寶藏。

日寇入侵中華時,要不是寺中方丈,這個寶藏恐怕已經落入日本人的手中了……

古寺寶藏

這座保存過唐僧寶藏的佛塔叫做「飛虹塔」,就在山西省洪洞縣廣勝寺內,它的問世,還得從另一部佛教古籍說起。

1930年,慈善家朱慶瀾來陝西賑濟災民,無意中在西安開元和卧龍兩座寺廟,發現了珍貴的宋版經書《磧砂藏》(音「奇沙葬」),消息一出轟動一時。

為了保護和傳播這部古經,《磧砂藏》被妥善運到上海進行影印。

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 天天要聞

因為在西安發現的《磧砂藏》還不完整,為了補全殘本,范成法師受影印《磧砂藏》委員會委託,去陝西、山西一帶走訪名山古剎,搜尋古經。

機緣巧合之下,范成法師在西安遇到了一位從五台山朝拜回來的僧人,他向范成法師提起了一件事情,瞬間引起了范成法師的注意。

僧人說,他曾經在山西洪洞趙城鎮有座廣勝寺,寺廟的書櫥中,看到過很多捲軸式樣的古版藏經,這或許就是范成法師找的古經。

范成法師聽後,立即趕到廣勝寺,果然在寺中發現裝了滿滿四大書櫥的古版藏經,經過清點共有4500多卷。

廣勝寺的僧人告訴范成法師,他們也不知道這些古版藏經的來歷,其中一部分還流失到了當地村民的手中。

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 天天要聞

聽到古經仍有流失,范成法師又二話不說,走村串巷地從村民手中收回了300多卷,一共整理出將近4900卷。

范成法師整理藏經之後,就和廣勝寺方丈商量,借了其中一部分經書去北平展覽,這些珍貴的經書一經展出,讓廣勝寺轟動一時,中外學者紛紛去廣勝寺觀看經書。

消息傳到了南京之後,南京著名佛學居士歐陽竟無,派出了自己的得意弟子蔣唯心,讓他去廣勝寺考察。

蔣唯心接到老師的委派後立即動身,為了儘快到達廣勝寺,他不顧大風天氣強渡黃河,卻不幸落水,灌了一臉泥沙,眼睛也從那之後落下病來。

掙扎着到了廣勝寺,蔣唯心顧不得眼睛疼痛,連夜閱讀經文,經歷了40天的高強度工作之後,寫成了1.5萬字的《金藏雕印藏始末考》。

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 天天要聞

蔣唯心不僅對廣勝寺藏經的價值做了正確評估,還根據發現藏經的地方,將這裡的藏經命名為《趙城金藏》。

蔣唯心的文章一公布,不但驚動了半個學術界,還讓很多人對這部寶藏起了佔有的心思。

不僅有軍閥帶隊前來索取,盤踞山西的閻錫山也派了特使去廣勝寺索要寶藏。

《趙城金藏》到底有什麼寶貴之處呢,這還得從唐僧遠赴印度取經說起。

玄奘取經,信女募刻

佛教傳入中國,就是從公元67年,印度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用白馬馱經來到洛陽開始的。

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 天天要聞

之後陸續有外籍僧人將佛經帶入中國,中國也有一些西行求法的出家人,但是截至唐代,出家人修習的佛經仍不夠完善。

而且當時傳入中國的佛經,都是梵文的,翻譯成漢文之後,因為翻譯者水平不均,所以翻譯出來的佛經水準也不一樣,這樣就勢必會影響修行者對於佛法的理解。

為了獲得更加系統和權威的佛經,唐代的玄奘法師這才遠赴印度取經。

在印度的那爛陀寺學習5年。後來因為熟讀經典佛藏,並將其傳揚四方,所以玄奘被人們稱為「三藏法師」。三藏即佛教的經藏、律藏和論藏,這三藏將佛教全部經典嚴格劃分。

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 天天要聞

《西遊記》中,玄奘法師被稱為「唐三藏」,就是在國姓後面加上了對他的尊稱。

玄奘法師來回花費了17年,從印度帶回佛經共657部,回長安後20年間,玄奘法師帶領譯經團隊,共翻譯出佛經1350卷。

唐僧帶回佛經陸續被翻譯出來後,宋太祖開寶四年(公元971年),朝廷又選取翻譯得比較好的佛經,命令工匠雕刻木版,以便將佛經印刷出來。

工匠耗時12年,才將木版刻完,因為這項工程開始於開寶年間,所以印刷出來的經書也被稱為《開寶藏》。

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 天天要聞

《開寶藏》是中國第一部木刻的漢文大藏經,光是精良的雕刻來說,就屬於精品了,更別說它的內容了,傳到今天只留下了4卷,所以相當珍貴。

而《趙城金藏》發現的時候,之所以會驚動半個文化界,就是因為這是《開寶藏》的復刻本,是照着《開寶藏》的原樣子複製下來的。

蔣唯心之所以將廣勝寺的藏經命名為「趙城金藏」,除了表示「趙城」這個地方,也因為它雕刻於金代。

關於《趙城金藏》的來歷,還有一個故事。

據說在金熙宗年間,潞州(今山西長治)有位員外叫崔進,他的女兒崔法珍自小聾啞,幸好被一位老和尚治好了。

老和尚臨死之前,曾說自己有個心愿,就是刊印一部《大藏經》,這話被崔法珍聽在心裏。

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 天天要聞

因為自己的聾啞被老和尚治好,崔法珍也開始親近佛法,聽到老和尚的遺願之後,她就發下誓言,要幫老和尚完成心愿。

為了表明自己的決心,崔法珍還不惜效仿慧可大師的「斷臂求法」,也自斷一臂明志。

從那之後,崔法珍就甩着空蕩蕩的袖筒,奔走于山西、陝西,為刊印《大藏經》募捐。

經過30年的努力,崔法珍終於募到了刊印經文的錢財,照着《開寶藏》的內容,復刻了16萬塊木版,印刷出了一套《大藏經》。

為了感謝慷慨解囊的善信,崔法珍還請工匠在雕版印刷的時候,在每一卷經書的最後,留下每一位捐贈者的姓名、籍貫,並記錄下他們捐了多少錢,有什麼願望等。

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 天天要聞

哪怕捐贈的人只是捐了一棵樹、希望自己家多生一頭騾子,崔法珍都一一記錄,雖然記錄了這麼多人,但對於斷臂募捐的自己,崔法珍卻一個字都沒有提。

還好崔法珍的善舉被朝廷表彰,朝廷賜她「宏教大師」的稱號,經她募捐刻的經版也被運到當時的元中都保存下來。

元代廣勝寺重修時,寺中的僧人請人到中都印刷了這部《大藏經》,這就是今天山西臨汾趙城鎮廣勝寺保存的《趙城金藏》。

由於中國現存的《大藏經》存世的非常稀少,再加上《趙城金藏》比較完整,這又是來源於玄奘大師從印度帶回的經文,所以是當之無愧的「唐僧寶藏」。

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 天天要聞

正是因為廣勝寺藏經非比尋常的珍貴,這些寶藏也招來了許多想把它佔為己有的人,這其中,就有日本人。

軍民護經

《趙城金藏》的價值被確定之後,有一個所謂的「日本東方文化研究所」就派人來到廣勝寺,他們也不好硬搶,而是開出22萬銀元的價格,想從廣勝寺方丈力空和尚的手裡,把經書買過去。

力空和尚也是山西人,從小就受過良好的教育,曾當過國民黨的縣長,因為不滿國民黨內部腐敗,才決定出家。

所以面對日本人的重金誘惑,力空和尚果斷拒絕了他們,日本人不甘心,又讓日本僧人二次來問,依然被力空和尚拒絕了。

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 天天要聞

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曾讓國民黨14軍軍長李默庵來到廣勝寺,想要將《趙城金藏》運到西安保護起來。

但是力空方丈並不信任國民黨士兵,組織當地鄉紳和僧眾,與李默庵談判了很久,才將經書留在了廣勝寺內。

李默庵走後沒幾個月,盤踞在山西的軍閥閻錫山也派了一名師長,想要將經書轉運到山西吉縣的山區保存。

力空和尚指着寺中的飛虹塔告訴來的師長,經文已經全部妥善封存在塔中,並且出口已經堵死,留在寺中可以保證萬無一失,如果將經書運出,不但不能保證運輸途中的安全,也會勞累士兵。

聽到力空和尚的話,閻錫山派出的師長也被成功說服,經書就這樣被封存在寺中的飛虹塔中。

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 天天要聞

日軍侵佔山西後,自然對《趙城金藏》勢在必得。

1942年春,一隊日軍突然闖進廣勝寺,他們通知力空和尚,說是要在農曆三月十八廟會這一天,登上飛虹塔欣賞風景。

力空和尚敏銳地感受到,日軍看風景是借口,其目的,還是為了封存在飛虹塔的《趙城金藏》。

力空知道這次無論他們怎麼努力,都不能在日本人手中保護寶藏了,思來想去,他決定將寶藏交給中共保管。

當天深夜,力空和尚趁夜躲過日軍,跑到幾十里外的趙城縣抗日政府駐地,找到了當時任縣長的楊澤生,將事情的原委告訴了楊澤生。

楊澤生知道《趙城金藏》的價值之後高度重視,立即發電報請示太岳軍區的領導陳賡。

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 天天要聞

陳賡接到電報後,又立即請示了延安,黨中央也立即回電,命令太岳軍區全力配合力空和尚,保護《趙城金藏》。

經過周密的部署之後,1942年4月27日深夜,太岳軍區組織了上百人的隊伍,神不知鬼不覺穿過日軍封鎖線,來到廣勝寺。

戰士們幫助僧人將經卷從飛虹塔中運到寺外,戰士們再用人力把經卷背到5里外的郭家節村,等在那裡的民夫立即用毛驢把經卷轉運安全地帶。

由於太岳軍區早做了周密部署,運經的行動有驚無險,日軍一點察覺都沒有,等他們在廟會當天來到廣勝寺時,力空和尚告訴他們,經卷被八路軍搶走了。

日軍自然不肯相信,把明晃晃的軍刀架在力空脖子上,逼他交出經書,力空之前已經帶領僧人重新布置了現場,看到日軍的威逼絲毫不慌,帶領他們看了現場之後,日軍才相信了力空和尚的說法。

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 天天要聞

之後,惱羞成怒的日軍在當地發起了「大掃蕩」,為了保護這些寶藏,游擊隊士兵就把經書背在身上和日軍周旋,先後有8名士兵因為「護經」而犧牲。

為了保證《趙城金藏》的安全,這些經卷先後換了很多次保存地點,最後在一座廢棄的煤窯內安了家。

直到日軍投降,這些經書才得以重見天日,1949年4月30日,這些寶藏才被運到了北平圖書館保存。

北平圖書館就是今天國家圖書館的前身,圖書館接到藏經之後,立即組織了對藏經的修復工作,後來山西的村民贈了自家收藏的經卷,這些都被北平圖書館妥善保管了起來。

目前《趙城金藏》在我國共存4856卷,這是世界上孤本藏經中,卷帙最多,保存又是最完整的一部藏經。

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 天天要聞

這樣的藏經,全世界也僅此一部,所以《趙城金藏》與《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和《敦煌遺書》一起,被稱為國家圖書館的四大鎮館之寶。

而國家圖書館的館長原館長任繼愈先生曾經說過,《趙城金藏》已經超越了國寶的價值,屬於世界文化遺產

《趙城金藏》被送到國家圖書館後,專家們又耗時17年,完成了對經卷的修復工作。

1982年國家重編中華大藏經的時候,就是以《趙城金藏》為依據的,可見其價值和地位。

從「唐僧取經」到崔法珍刊印,再到蔣唯心考據、力空和尚和抗日政府護經,這也體現了中華文脈沒有斷絕的原因。

古寺廟無意出現唐僧寶藏,引日本爭奪,方丈以死相爭,今成國寶 - 天天要聞

正是有了從古至今無數輩人的付出,才讓中華的文化源源不斷地流傳下去,才成了現在讓每一位中華兒女自豪的「華夏文明」!

結語

值得一提的是,廣勝寺的寶藏,除了《趙城金藏》之外,電視劇《西遊記》取過景的飛虹塔也是一絕。

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座有工匠題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2018年8月經過世界紀錄組織認定為「世界上最高的多彩琉璃塔」,那句「地上文物看山西」,確實不是虛話。

而那位忍着眼痛寫下《金藏雕印藏始末考》,讓《趙城金藏》這個「唐僧寶藏」以真面目和世人見面的蔣唯心,卻在後來一次搜尋古經的途中,死於土匪之手,不能不讓人扼腕嘆息!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裏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