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孕後,每個寶媽心裏想必又是喜滋滋又是憂心忡忡,婆婆每回打電話千叮嚀萬囑咐:孕婦飲食禁忌。而這時寶媽們口味大都變叼,各種"寶媽飲食論"層出不窮,像是 "寶媽們喜歡吃酸的代表懷的是男孩兒,如果喜歡辣的懷的是女孩兒"之類。寶媽們也不知道該信哪個了。
懷孕期間好的哪一口,真的能代表出來什麼嗎?
據統計研究,中國的孕婦特別想吃的食物有麻辣燙、酸菜、辣火鍋、酸辣粉甚至辣條、即食麵!還是老公、婆婆不給吃渾身難受的那種。那准寶媽想吃什麼,就是因為身體需要某種營養物質而發出的身體信號嗎?絕對不是身體需要,根據上述理論,如果准寶媽想要吃些奶製品,背後就代表着缺鈣嗎?如果准寶媽想要吃腌制食品,就代表着身體缺鈉要補充嗎?又如果准寶媽就是超喜歡吃即食麵,那這又該怎麼解釋,寶媽 身體缺了熱量嗎? 實際上,比較科學的解釋是,懷孕以後身體的激素水平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准寶媽的嗅覺、味覺都會空前發生改變,甚至情緒亦是。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准寶媽的口味跟生男寶寶或者生女寶寶根本沒關係,跟身體缺什麼說法無關,和懷孕之前的飲食也沒關係。可能代表了家長的一種美好的願望罷了,畢竟有的人很想要個兒子或者女兒。
如果,准寶媽出現突然很喜歡吃這些奇怪的東西的習慣,又該如何解決?
1、從行為方面着手調整,不要被一時的奇怪食慾帶偏,不要順從了腦子一時發熱帶給你的指令——"去吃毫無營養的甚至不健康的食品"。 這時候,就要冷靜思考,盡量保持清醒的腦迴路——我的寶寶怎麼會想吃這類食品呢?我要讓我的寶寶成為非常健康的孩子。過了勸服自己的一關後,開始想想吃什麼能替代。實在受不了,就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忘掉想吃東西這一茬。
2.在食物方面也要調整起來。要把不健康的食物調整成偏健康的食物。舉個例子,准寶媽們想要吃外面買的草莓牛奶,就把它拆分成草莓、牛奶。
孕婦的飲食要注意什麼呢?怎麼吃,孕期的營養會保證呢?
孕期的營養其實不用太過於理會網上列出的條條框框,或者是家裡的長輩的傳統說法。真正需要注意的其實就兩點:
1.營養素不要因為不均衡飲食而缺乏。
2.熱量不要因為攝入過多而超重。
具體展開講就是說,首先要管住嘴,吃飯不要老想着"現在是我跟寶寶兩個人"的想法放任自己猛吃。最多吃到九分飽,可以諮詢營養師等保證自己對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礦物質的補充。
甜食類的高熱量食物准寶媽們還是要避免,糖分高的飲料也不要碰了,可能會讓體重增加。運動方式最適合的應該是快步走,每天堅持快步走個半小時也是有幫助的,怎麼判斷快步走的效果呢?就是有出汗、或者心跳要明顯加快。
還有一個孕婦補葉酸的問題,孕婦有必要補葉酸嗎?
葉酸是人體代謝過程中必需的輔助因子了,其中被它主導的代謝——同型半胱氨酸代謝,是加硫酸銨代謝的主要產物。主要記住的一點就是,准寶媽們血內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偏高後,會容易出現胎盤早剝,先兆子癇等疾病,更有甚者會誘發流產。即便這樣,准寶媽們也不能盲目地補,要去醫院檢查後遵醫囑。
母愛大概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最無私的母愛了。關愛准寶媽,從科普有效的小知識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