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班主任:班級前十名的學生大多來自於3種家庭,你家在其中嗎

老師又召開家長會了,這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小勇考了班級倒數,鄰居家的孩子,小勇的好朋友昊昊卻考了全班第一名

小勇的媽媽決定,讓自己家的孩子以後都去隔壁寫作業,讓小勇帶領昊昊一起,提高學習成績。

小勇媽媽也很愉快地答應了,合作學習也馬上就開始了。

放學回家後,小勇來到昊昊家,兩個人打開書包,在書房寫作業。

過去15分鐘,小勇就坐不住了,他說:「昊昊,我們休息一會兒,看會兒動畫片,好不好?」

昊昊說:「不行,我必須寫完作業,再練鋼琴,到七點鐘,才是我看電視的時間,你還是趕快寫作業吧!」

孩子們寫作業大概有四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昊昊媽媽一直都在廚房準備晚飯,昊昊寫完作業就去練鋼琴了,媽媽從頭到尾都沒有說一句催促孩子的話

小勇媽媽也很納悶,平時自己對小勇又是批評又是巴掌,這個孩子就是不聽話。而昊昊媽媽不聲不響的,孩子就知道自己每個時間段該幹什麼。

她真的是很納悶,昊昊媽媽是怎麼做到的?

面對這樣的疑問,昊昊媽媽笑了,她說:「孩子的好習慣當然是一點點培養出來的,我們家裡每個人都是遵守規則的,孩子也不例外,遵守規則完成了屬於自己的任務,就可以獲得自由的時間了。」

好孩子,一定不是家長用嘴巴說出來的,也許你說得越多,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家庭環境的影響,家庭教育的加持,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沃土。

我曾經幾次和資深班主任老師交談,他們總結,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大部分都來自這3種家庭,大家對照一下,看看你是不是能夠做到這樣。

第一,家裡有「家規」,父母不溺愛孩子,孩子養成好習慣。

孩子的學習成績好,除了智商高,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取得優異成績的重要基石。

比如,一個孩子有比較好的預習習慣,他能夠在課堂前對新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和思考,從而在課堂上更有針對性地聽講、提問,學會重點和難點

另外,認真是很重要的學習習慣,孩子認真聽講並做好筆記的習慣,有助於集中他們注意力,把握重點知識,為課後複習提供重要依據。

還有,課下是不是能夠認真完成作業,要看孩子是不是有自律性和責任感。

孩子的這些好習慣是如何養成的呢?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古人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家庭需要有明確的規則和規範,這為孩子提供了行為的準則和邊界,讓他們明白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

父母不溺愛孩子,對於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孩子更有可能養成良好的習慣。

比如自律的習慣,能夠自覺遵守規則,合理安排時間。還有尊重他人的習慣,明白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勤奮努力的習慣,懂得通過自身的付出獲取成果。

懂得制定規則的父母,往往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第二,家庭關係和睦,父母和孩子能夠進行良好溝通。

大多數認真學習的孩子,不用家長大吼大叫地去督促,父母為孩子創造了溫馨的家庭環境,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是比較融洽的,在充滿着溫暖、關愛和相互尊重的氛圍中,孩子能感受到安全和穩定,身心健康地成長。

要想塑造這個和諧的環境,父母和孩子之間良好的溝通,是關鍵因素,我們要學會好好和孩子說話,通過有效的溝通,父母能夠了解孩子的想法、需求和困惑,從而給予他們恰當的引導和支持。

家庭關係和睦以及良好的親子溝通,為孩子提供了積極的成長條件,幫助孩子在學業、品德、社交等方面表現得更加優秀。

第三,父母熱愛學習和生活,家庭充滿正能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和榜樣,當父母熱愛學習時,孩子也會展現出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這種態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

孩子會效仿父母,養成主動學習、不斷進取的習慣。

當然有的父母沒有文化也沒關係,他們熱愛生活,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機遇,也能向孩子傳遞了樂觀、堅韌的精神。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也會培養出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勇敢地面對困難,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家庭,沒有消極抱怨,只有鼓勵與支持。

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成長,內心充滿陽光,擁有強大的心理和積極的情緒,孩子往往更有自信,敢於嘗試新事物,勇於探索未知領域。

總之,優秀的父母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家長良好的品德、豐富的知識、積極的人生態度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互動話題:你家是以上3種家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