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面膜熱賣,監管要及時跟進丨時評

隨着美妝的推廣發展,美容和化妝用品日益受到消費者廣泛關注,其中面膜產品的市場也從成人延伸到兒童身上。在淘寶商城,一款標價74.9元起的兒童面膜,有10多萬人付款購買。該店鋪對外宣稱,「全網累計熱賣超1879萬片」。(12月11日《成都商報》)

一款兒童面膜,超過10萬人購買,全網銷量累計超過1879萬片,凸顯了以兒童面膜市場的火熱。

縱觀兒童面膜廣告宣傳內容,諸如「好肌膚贏在起跑線」「終於能實現女兒變美的願望啦」之類的宣傳內容,不過是在販賣容貌焦慮,刺激和誘導家長為孩子容貌買單罷了。

圖源網絡

更嚴重的是,不少兒童面膜雖然宣傳得「科技感」滿滿,「都是植物提取物質,專門給孩子用的,不傷皮膚」「0添加,0酒精、0香精、0防腐、0重金屬、0可遷移熒光劑」「已通過權威監測」等,但實際上含有「尿囊素」「食用香精(料)」等化學成分,並不適宜所有兒童使用,存在安全風險。

從醫學角度講,一般來說,相較於成人而言,兒童的皮膚正處於發育階段,更加嬌嫩,兒童的表皮真皮每一層都有各自的功能,不同階段兒童皮膚結構及生理特徵又不相同。家長過早、盲目給孩子使用含有化學成分的面膜,會影響皮膚的正常發育,甚至會對皮膚產生傷害。現實中,就有不少兒童敷面膜後過敏。

我們無法保證每一位家長都能保持頭腦清醒和理性,不掉進商家的陷阱,這不切實際。關鍵是監管要跟上,要按照廣告法、《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及時亮劍,嚴格規範兒童面膜等兒童化妝品的生產、銷售和宣傳。

一方面,強化對兒童面膜等兒童化妝品產品質量的監管,確保產品無害。市場監管、衛健部門應當遵循安全優先原則、功效必需原則、配方極簡原則,根據原料的安全、穩定、功能、配伍等方面,結合兒童生理特點,列出一份兒童化妝品成分「黑名單」,明確兒童面膜不能使用哪些原料、不得含有哪些成分,而不是讓商家自行評估。

另一方面,強化對兒童面膜等兒童化妝廣告宣傳的監管,規範廣告宣傳。市場監管部門應當抓緊制定兒童化妝品廣告執法指南,為監管執法和商家宣傳提供參考。比如,明確規定兒童化妝品廣告不得出現「軟色情」「歧視」「容貌焦慮」等不良價值導向、違背兒童純真天性、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文丨何勇

責編 | 張齊 王雋傑

校對 | 彭繼業